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

宗继兵

江苏镕锦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使用,建筑施工行业也出现了高速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虽然我国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无数次探讨,技术水平目前已经趋于完善,但是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就我国目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探讨

前言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也出现了高速的发展,施工技术也开始变的多样化。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正在加大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促使建筑行业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建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一种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脱颖而出,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在面对一些比较复杂,施工水平要求高的工程时,如何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是我国目前建筑施工队伍所面临的重点难题。所以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做仔细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的设计结构和施工人员的水平综合考虑分析,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建筑施工工艺的选择,技术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施工人员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放过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恪尽职守,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碾压夯实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碾压夯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对地基的碾压夯实主要通过压路机和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来进行,通过碾压夯实处理,使地基的基础更加结实和紧密。夯实处理之后,需要进行分层填土施工,进而使整体地基的夯实度可以满足土建项目施工要求。综上所述,出于土建施工项目耗费的人力、物力量比较大的特点,碾压夯实地基处理技术比较适用。

2、土壤固结技术

自然土体往往会受到液化影响,在液化作用下,土壤自身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都形成了地基土体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土壤固结技术让土壤中的水分排出,然后让土层在失水后能够固结起来,进而改善地基的强度,将地基土层沉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换土处理技术

针对地基的一些特殊土体,一般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进行换土处理。由于在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地基土体受到施工过程的影响,土体自身承载力发生变化,一些具有膨胀性以及湿润性的土质容易产生土体失稳问题,因而需要进行换土处理。通过换土来改善地基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而减少土层沉降问题。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换土方式有换土垫层以及分层填土等方式,通过换土处理,地基土体密度很好的得到了保证,减少了地基中的缝隙以及空洞等问题。

4、化学加固技术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添加一定的化学添加剂,对地基土层进行化学加固处理也可以很好的改善地基状况。通过化学添加剂的化学作用,将地基土体粘结在一起,进而改进整体土层的土体性质,增强地基的强度以及承载力。此外,地基土壤固化还可以通过灌浆以及喷浆处理技术来实现,将一些促进土壤固化的浆液注入到地基土壤中,起到改善土体物理性质的效果;喷浆法主要是指在施工地段进行钻洞作业,然后在孔洞下方设置喷射设备,钻孔完成后,利用钻杆对周围土层进行喷浆处理,进而实现土层固结的效果,增加地基的稳固性。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

1、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最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钻孔灌注桩主要是在施工地段进行钻孔处理,然后往钻孔内泵送浆液,最后形成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注意孔深以及孔径,钻孔完成后要进行清孔等。该桩基施工法主要应用于一些砂土、淤泥土以及粘性土等土建项目桩基处理中。

2、沉管灌注桩技术

沉管灌注桩施工中,主要将制作好的桩头利用锤击或者振动打桩机等方式压入土层之中,然后往桩头中注入泥浆,最终形成土建项目的桩基础。沉管灌注桩的直径一般为30到50公分,长度最长可达25米。利用这种桩基施工方法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也容易出现缩颈问题,因此该施工方法不适合居民区附近地段。

3、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主要呈现为方形或者圆形,桩基截面直径为25到55公分,桩基长度一般为6到25米。进行预制桩施工时,需要注意接桩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焊接法、硫磺胶泥锚接法来进行。

4、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技术主要利用静压力来进行压桩处理,在一些深软质土层中安置预制桩,然后将预制桩逐节压入地基土层中。利用静力压桩法进行桩基础施工时,产生的噪音比较小、也实现了施工资源的优化利用,因此,该施工法适用于城市以及居民区,还有一些软土地区的土建项目。

5、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是在桩基顶端安装振动器装置,利用振动器的振动使桩身慢慢嵌入土层中。利用该沉桩技术,大大的减小了沉桩过程中桩身同土层间的摩擦力,在桩身振动以及自重的作用下,沉桩效果以及效率大大提升了。桩基开打时,需要先进行小距离的轻度锤击,当沉桩达到土层内1到2米,整个桩基在土层中相对稳固之后,才能加大对桩身的锤击力度,增加锤击的落差距离,然后持续锤击,直至桩身完全进入土层之中,达到施工设计目标。

6、树根桩

树根桩施工法是指利用小型钻孔灌注桩进行延伸施工的一种方法。该种桩的桩直径一般为7.5到25公分,施工方法同钻孔灌注桩施工法大致一样,但是,树根桩的桩径比钻孔灌注桩桩径小,因此,需要增加桩基数量来满足桩基基础要求。进行树根桩进行施工时,占地面积一般比较小,施工强度往往比较高,同时对周围建筑物的地基影响程度低。因此,该种桩基施工法主要应用于一些碎石土、粘性土地段的桩基处理施工中。

三、转换层模板施工技术

1、支撑体系设计技术

在模板施工底模板施工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底模板施工之前,针对支撑体系的设计也是关键。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实现确定支撑体系。设计支撑体系一般要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认真详细的计算。一般意义上这些指标包括剪力撑;步高,立杆等。在设计支撑体系的时候要重视在对应的模板之上铺设塑料薄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持底部温度。对于立杆的设计同样重要,对于立杆的设置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

2、楼梯支撑技术

楼梯支撑也是模板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与侧模施工相比,楼梯支撑的荷载就小的多。在楼梯支撑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对应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为了增加其稳定性,一般要对斜撑辅助以及槽钢进行精心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脚手架支进行加固处理。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表现,做好施工技术的创新,对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业生产活动能够带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而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施工建筑企业应严格控制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手段相结合,确保施工技术实施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建建筑既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又能安全舒适的服务于人们。我们一定要根据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施工工艺与方法,使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咏梅.建筑节能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2012(9).

[2]刘剑.关于对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及对策的有关探讨[J].建筑施工,2012(1).

[3]宋德萱.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建筑机械化,2011(9).

[4]蒋超群.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5]孙永国.房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