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项目的沟通管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关于市政道路项目的沟通管理实践

李金栋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市政道路项目的沟通管理,需构建完善的协调机制,全面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实现管理目标。首先,概述了沟通管理的内涵。其次,结合实例分析市政道路项目的沟通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沟通管理办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项目;沟通管理


现阶段,市政道路项目不断增加,做好项目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项目推进的角度分析,现场环境复杂,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保障工程有序开展。探索提高沟通管理水平的办法,具有现实意义。

1 沟通管理的内涵概述

项目管理中沟通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以及效益。从运营角度分析,资源的采购和调度使用等需要做好供应链和使用端的有效沟通,明确道路工程施工需求提供相应的物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需专业之间有效协调,并且需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保证作业方案科学合理及施工有序开展。沟通管理的内涵特点,可用以下关键词概括:(1)协调。项目施工作业的开展前与市政部门做好沟通,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协调推进施工方案,避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给周围供暖用电或者用水等造成不良影响。(2)高效化。项目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效沟通,实时化传递工程数据信息,能够促使市政道路施工任务高效化开展与落实,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3)全面化。市政道路系统的构建,围绕安全和质量等管理内容,做好全面化统筹安排,实现对不良因素的有效控制,可保证项目管理效益目标得以实现。

2 市政道路项目的沟通管理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市政道路项目为例,施工路段的长度为18.8公里。从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分析,道路红线宽度为60m,断面设计为三块板,道路规划绿带两则在0-30m不等。为达到使用要求,还设计了雨水收集管道、污水管道以及电力隧道等,作业内容繁杂,涉及到很多专业和部门。为保证项目高质量推进,在预期的进度时间内完成作业,构建了完善的沟通机制,采取了系列沟通手段,有效协调处理了工程问题,获得不错的成效。现结合沟通管理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2.2 项目沟通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提出科学合理高效化推进市政道路建设目标,通过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做好过程化监督控制实现。

工期目标。项目计划在585天内完成所有的建设任务,实施项目管理时必须要做好进度控制。

安全管理目标。围绕安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职业健康等管理模块,贯彻落实施工管理制度,做好全面严格控制。

为了高效化推进市政道路设施建设工作,实现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等,组建了项目管理小组。在项目推进期间,需要材料部和财务部以及实验室等部门有效沟通配合,高效化推进道路建设任务,保障项目效益目标实现。细化分解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例如技术质检部主要负责道路工程的规划以及方案的管理等工作,同时做好设计文件的复核,落实技术交底制度和技术指导等各项工作。

2.3 项目沟通管理特点

从此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具有工程量大和人力资源多等特点,因此沟通管理的层次多且沟通面广,增加了项目沟通管理难度。详细分析如下:(1)沟通规范广泛且涉及到的层次很多。首先,项目团队内部利益主体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其次,项目近外层利益相关者之间需要针对施工问题做好有效沟通。最后,外层利益之间要做到有效沟通。(2)沟通管理的要素多。从沟通的角度分析,涉及到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供求关系、协作配合关系以及约束关系等,需针对性解决。(3)沟通管理阶段性强。道路工程沟通的主要阶段为规划设计、执行调整、规划运行以及收尾。

2.4 沟通管理常见问题

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从道路工程管理实际分析,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影响着道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外部沟通不畅。道路工程推进过程中需和居民、环保部门等做好沟通,并且也涉及到和材料供应商沟通等,若外部沟通不畅造成纠纷或者事故,则会造成很大影响。

沟通方式落后。目前,很多工程项目采取的沟通方式不够灵活,主要以开会或者汇报等为主,缺少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沟通效率低,工程沟通不畅。

2.5 项目沟通的优化做法

优化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的内容繁杂,有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还有工期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实施全过程控制,需优化组织结构,形成多层次,共同推进各项工作,保障项目管理到位。对各个管理主体的任务和职责落实情况,结合道路项目管理工作表现和成效进行评估,分析管理问题,采取调整和优化的措施,提高沟通管理水平。

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一般来说,道路工程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沟通方法,主要为上下单向沟通,使得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只能被动听从,而无法有效反馈道路工程的问题。为避免无效沟通的发生,构建双向沟通机制,形成多级的、双向化沟通方式,便于各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增强项目沟通的有效性。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则要认真参与项目决策,保障道路建造任务高效化推进。沟通管理实践中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克服线路长和野外施工等的沟通难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手机微信或者项目管理APP或者视频监控系统等,实时化共享项目数据信息,共享给工作人员,保证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和落实,妥善处理道路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

构建完善的反馈机制。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双向的、动态的,需构建完善的反馈机制,消除沟通障碍。在管理实践中利用各类平台,或者开设其他渠道,方便现场人员提意见或者进行信息反馈,使得管理者更好地掌握现场情况,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3 市政道路项目的沟通管理策略总结

3.1 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

沟通管理的优化,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各项问题得到有效推进。一方面,做好内部的沟通协调。项目部之间构建合理的沟通机制,明确施工协调会议的召开时间和频率,高质量推进施工协调。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和外部的沟通。通常来说,市政道路的建设总会遇到很多难题和挑战,需与外部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针对管线问题或者其他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例如避让或者保护等,避免产生施工问题[1]

3.2 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

从项目沟通管理实际分析,对沟通效率和数据共享程度等有很高要求。根据项目沟通管理的需求,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实现各个专业的协同,可节约很多的时间精力[2]。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市政道路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例如材料供应链管理模块和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管理模块以及质量管理模块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相关工作高质量开展和落实。目前,很多道路工程管理实践中都在推广使用“智慧化”管理系统,利用大屏幕或者手机终端APP等,各部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权限实时化获得现场的状态和进度以及施工情况,甚至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的“数智化”控制,全面提高项目沟通的效率,实时化传递数据信息,为道路项目沟通提供支持,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根据项目管理需求,进行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功能开发,满足沟通管理的需求[3]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项目的有序推进,需各个专业和部门的有效配合,提高沟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实例,分析了如何进行沟通管理。通过贯彻现代化理念,引入管理新技术,可实现高效化沟通。

参考文献:

[1]陆标.基于EPC承包模式市政道路项目管理实践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20(05):180-182.

[2]陈翔宇.浅析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进度管理[J].运输经理世界,2020(11):82-83+86.

[3]徐晶晶.市政道路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0(0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