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旧住宅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国内外旧住宅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张宇 卢佳莉 李宁宁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7

摘要:将旧住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的改造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由于老旧住宅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国内外对于老旧住宅空间改造拥有不同的改造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老旧住宅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的老旧住宅空间改造的现状。

关键词:旧住宅;空间改造;国内外

所谓旧住宅是指建成久远,其设施设备陈旧,没有实施物业管理服务,其在功能上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形态上呈现老旧痕迹的建筑集中的居住房屋!。旧住宅区是时代发展和经济变迁的产物,如何将老旧住宅进行空间设计改造,是每一个地区以及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住宅空间改造

住宅房屋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是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对住宅空间进行符合个人需求的改造,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它不但能提升空间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能使人感受到住宅带来的魅力。

(一)改造室内空间结构

以前,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设计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以技术领域为外延,对室内空间的视觉感受以及合理的功能配置等没有加以重视。如今,室内空间改造设计不仅重视室内装饰的色彩、质感、人文等,也对室内空间给人的视觉感受以及居住时合理的功能设计等加以重视。在对室内空间结构进行改造时,我们应对垂直方向上的柱子、陈设等限定因素加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设计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移动墙体,使用柱子隔断等方法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强化室内空间的功能性;不仅如此,空间的视觉感更美,更加突出其整体优势。

(二)对住宅空间进行功能定位

对一套房子的好坏进行评价的时候,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功能。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讲,缺少装修经验,第一次进行装修设计的时候考虑的主要是美观、享受,对其功能性、方便性等没有加以重视,所以很容易犯一些错误。完成装修入住后就会后悔,从而会重视起住宅空间的改造工作。在住宅空间进行改造设计的时候,居住人员应该主动向设计者陈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设计者应以此为基础,将其与功能性相结合对设计方案加以修正。改造住宅空间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对当下的自然特点、文化特点、经济特点进行结合,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住宅空间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该城市的文化底蕴,确保改造方案符合当地的生活需求。要想改造的生活环境适合自身的需求,必须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人的生活习惯、行为进行全方面的研究。空间改造的过程中,要对两方面内容进行综合的考虑:平面布局、基本功能。我们要全面的考虑生活中的各种功能,然后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改造。

二、国外旧住宅空间改造设计

在国外,旧住宅的改造是居住环境改变的一部分,城市住宅建设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大规模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对旧住宅更新改造现代化为重点的阶段。以俄罗斯和日本国家为例,对国外旧住宅空间改造设计进行研究。

在俄罗斯实行的“波形”改造方案是对60~70年代旧住宅小区的一些空地上先建造12~16层的高层住宅,然后将其周围应改造或拆除的旧住宅中的居民迁入新楼,完成旧住宅的改造。也可以在拆除旧住宅的位置上重新建设新楼,然后再对其他老楼拆除或改造,这样的方法不断循环,可以避免居民在城市小区中进行来回搬迁。近年来形成了改造这类住房的一些原则性做法:对住宅平面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用连接相邻住宅的方法扩大住宅面积,增加房间的数量,进行一些新工艺的装修工作。

日本政府在推进建造新住宅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旧住宅的改造,其主要改造手段有:(1)重建,1955~1964年建设的住宅,属于最早建的公团住宅,面积较小,房间较少,设备老化严重,但是这些住宅地理位置好,占地面积大。政府作出规划,将这些早期住宅分期分批进行全面重建,从而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地利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住宅;(2)扩建,1955~1974年建设的住宅。它与之前住宅相比,整体住宅水平提高了,但大多数住宅面积较小。因此,对这些小面积的住宅,通过增建一室来保证居民有足够的居住面积,从而扩大住宅面积;(3)两户合一户,1975年以后建设的住宅,通过将这些住宅中的两户小型住宅改造合成为一户大型住宅,从而使住宅的设备水平提高;(4)空房的特殊修,对时间久远的住宅进行特殊的改造,使室内装修、设备彻底翻新;(5)对各种部件进行维修,除了进行日常维修外,还要定期进行更换装饰材料的维修。

国外在旧住宅改造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相关部门和产业,对旧住宅的空间改造成为了他们建设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个行业带动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为西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旧住宅空间改造通过实践的方法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改造方式;对待旧住宅空间改造的态度也比较谨慎,对于旧住宅空间改造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国外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新建筑再雄伟,也代替不了那些蕴涵着文化底蕴的老建筑。

三、国内旧住宅空间改造设计

目前,我国大量存在70~80年代建筑的城市多层砖混结构的旧住宅,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住宅建造标准的不断提高,这些落后、陈旧、老化,并且建筑时能源消耗大的旧住宅,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现代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不能满足居民居住行为模式的变化,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并且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特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待这些旧住宅,国内目前普遍采取的是两种办法:一是采用“大规模”更新,即推倒旧住宅重新建筑;二是采用“适宜的改造技术”进行改造。然而大规模推倒重建的各种危害已经显现出来,其中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可持续的人居发展理论为我国旧住宅空间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持续发展”理论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主要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这些原则为旧住宅的空间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例如在新建成的住宅区环境品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为居住在旧住宅区中的居民进行居住条件的改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公平性原则;不断发掘旧住宅的潜在价值,体现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对旧住宅不断的更新改造,减小新旧差距,体现和谐性原则;重视居民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需求性原则;通过对旧住宅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旧住宅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体现高效性原则等。有效的对旧住宅的空间更新改造,使旧住宅的社会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我国“可持续人居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近几十年对旧住宅空间改造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师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许多旧住宅在其破旧不堪的基础上,再次迸射出新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次新旧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过程。对旧住宅进行空间改造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E·C·普鲁宁,霍晔,《俄罗斯大城市住宅建设趋势》,世界建筑导报,1998年

[2]亦东,《日本解决住宅问题的成功之举》,中国房地产金融, 1994年

[3]李耀培,赵冠谦,林建平,《中国居住实态与小康住宅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陈易.《室内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


作者简介:

姓名:张宇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枣庄市 出生年月:2002.2 学历:普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