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资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资源管理

武春芝

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滨州 251900

摘要: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需要提高自觉性与坚定性,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下、自然资源、管理

引言:要想使社会进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使自然资源管理的效果更加显著,相关部门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策。同时,要做到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资源的完整性进行保护,实现生态文明新局面。

1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土地供需矛盾严重突出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各地的多样化用地需求持续增长,而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各地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针对这一问题,为数不少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为了填补“土地缺口”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常常对于开发商的非法占地、违规用地行为“开绿灯”,采取默认的态度。由此导致了土地市场混乱频频发生,诸如土地实际用途与部门审批不相符、未经管理部门审批擅自开发占用、超出环保标准违规开发等现象泛滥,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产生严重的阻碍。

1.2缺乏科学规划与配置的问题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广泛存在着土地有效利用率低下、无效利用以及配置失衡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土地资源的规划目光短浅、缺乏长期性。很多城市在初始规划时注重面子工程,将大块土地用于形象工程,造成了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土地资源配置的整体失衡、缺乏系统性。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持续向城市化开发用地倾斜,忽视了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和关注,农村耕地面积逐年降低,甚至引发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问题。

1.3土地质量下降、后备力量不足

土地质量急剧降低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其关键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透支式”开发利用。由于长期以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错误观念所主导,违规占地、非法开发以及过度利用等恶性行为屡禁不止。在自然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广泛存在着过度开垦、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以及不符合土地管理标准的开发建设,极大的扰乱了生态平衡,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降低的土地质量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而且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相对于不断降低的土地质量,我国还面临着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虽然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实际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相对有限,并且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更加稀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承载力将逐步达到上限,这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瓶颈。

2生态文明视野下自然资源管理的方法

2.1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中心进行改革

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绿色发展的政策,并且在几年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首先,要做到对资源进行节约和保护。要想使生态文明的成果显著,就要对一系列政策进行落实。所以,这要求相关部门做到从源头进行保护,首先改变人们保护环境观,其次对一些濒危物种进行优先保护。而且,要重视对系统的构建,大量吸引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利用其自身过硬的本领和综合素质对节约机制进行优化。同时,要在资源方面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并且对其进行培训和交流学习,使其快速的培养起节约意识。必要时,可以进行一系列法律宣传,将职责明确到个人,保障生态文明工作的合法性,从而有效的提升生态文明的质量和效益。

2.2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

过去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中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进行必要的改良优化。以其中的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过去几年,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总是在不同方面出现很多问题,这不仅仅使可持续发展国策的实行滞后,而且导致很多相关方面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为了改善这个局面,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进行优化。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为切入点,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次,要对源头和过程两个名词的概念进行辨析,针对两者不同的含义和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工作进行调整改良。然后,在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对空间的统筹规划,使其得到合理的运用。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奖惩措施的构建,其不仅可以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使其不敢懒政怠政,而且对于创造一个良好负责任的工作氛围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奖惩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对于一些不良言论要做到及时制止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惩不贷。这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的管理得到有效保护,而且还减少或避免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2.3对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大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都是有着人类不可控制的规律的。因此,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时,首先要做到保护自然,这不仅仅是保护自然资源,还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推动我国自然管理新格局的发展。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等生物,迄今为止已经发明了很多种工具用来征服自然。但是,事实是人类并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如果不按照规律做事,反而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其不仅会使自然资源减少,而且会导致大规模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保护环境可以增强大自然的价值从而反馈给人类。

2.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队,这对于保护环境是一项重大的举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督察制度和政策法规,并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国家各级部门、各省市都要建立与监督机构性质相同的法律法规并贯彻执行,同时要注意定时向上汇报;其二,不仅仅是各省市,国家也要将耕地、水源、森林、煤炭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联系林业、海洋等方面的执法监督机关,使其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整体。要做到对监察进行创新,例如,在土地检查方面,可以总结土地监察的经验和不足,吸取教训,并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对土地的督察效率进行提升。

结束语: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在我国生态文明政策的大环境下,对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应当体现安全观、节约观、价值观、循环观和保护观,严格管制国土空间用途,建立健全长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完备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与监测奖惩制度,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全行业全链条标准化建设,在过程中不断完善监督制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注重制度之间协调配合,从而达到促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京春,王峰.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4(8):56.

[2]谷树忠,杨艳.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程[J].国土资源,2019,211(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