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网调度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基于配网调度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研究

刘旭

玉溪供电局 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研究深入,目前的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大部分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误差以及人力费用,通过配网调度管理承担着整个城市的用力量,对供电线路起着指挥、主导作用,有效地维持着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其中一旦发生管理混乱,就会对我国电力供应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因此配网调度的合理管理十分重要。 电力系统实施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时,要综合考虑诸多问题,充分利用各类先进技术,立足于电力系统配网管理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管理方案,加大电力配网的建设投资,实现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功效的充分发挥,实现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网络的完善,提高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配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

1 引言

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在电力系统电网管理中占据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位置。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采用的相关数据,通常是电力系统生产以及管理的基础数据。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具有相应的数据基础,建立具有较长周期,大量耗资的通信网络,需要耗费长期过程并避免重复建设。这对我国电力配网调度的管理难度提出更大要求。尤其在用电量巨大的今天,如何在用电高峰时期,将有限的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调度,并加强配网调度管理实践以及技术的研究成为电力公司与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值得我们的讨论与思考。 

2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状 
  2.1系统的平台之间有差异 
  现阶段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平台是基于计算机平台之上,一般为分布式体系结构,这一结构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连接,并进行统一的操作控制,从而确保电网调度环境的安全可靠,降低运行时间,提高效率,但是,由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台类型众多,在系统日渐完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IBM、DELL、SUN等,各类平台的差异性较大,而且电力系统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RISC架构的小型机作为硬件平台,同时也面临着设备停产、硬件平台更换的问题,对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带来困难。 
  2.2电网模型的多变性 
  电网行业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很多变电站和发电站来维持电网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如此,电网模型一直在变化,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要完成变电站的建模需要从设备画图开始,再在数据库中建立关联和记录来将数据库与图形联系起来,可谓工程量巨大,而且每建立一个变电站都需要对电网模型进行补充或更换,大量消耗了工作人员的精力,还不能确保其准确率,使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安全隐患。 
  2.3集中控制功能不完善 
  在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为确保电网调度系统能够可靠地在高干扰电网系统中发挥作用,实现信息关联,应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确保电网模拟及系统中整体数据库的一致性。因此,这就需要在高干扰电网系统中有效提升集中控制力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电网系统当中各项功能仍然相互独立发挥作用,系统与平台间的关联性不高,造成了信息孤岛,影响数据信息库及电网模拟之间的信息畅通。 

3 我国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分析 
  3.1完善电力配网调度管理机制 
  不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将电力合理、有效的进行供应,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就必不可少。而当前,我国在这一环节仍有问题出现,因此还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首先,要优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班次设置,将工作时间合理设置,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得配网调度工作合理运行。其次,要对相关人员设立奖惩措施,积极表扬工作优秀的,将工作不负责的员工进行一定惩罚。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利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 
  3.2加强维修力度和效率 
  要确保电力配网调度工作合理运行,定期的维修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维修才能使得我国的配网调度工作稳步进行。而在维修过程中,首要关键的就是要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普及,使得安全效应在整个工作环节处处展现,不仅仅将安全挂在嘴边,还要将安全落于实处。其次,在进行维修过程中,还要对维修预案进行完善,设立较为完备的维修方案,使得维修部门以及维修人员能够及时、有序的进行维修工作,以此来提高维修效率。除此之外,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看护、监督是更为重要的,要尽量避免大型维修的事件出现,将平时的定期维护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保证电力配网调度工作合理运行,减少事故,提高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3.3负荷管理一体化 
  在电力调度的一体化工作中,要实现一体化技术的优越之处:其一,要做到对供电系统的实时动态给与实时监控,并针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特点有的放矢,以保障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其二,要对供电系统的负荷情况采取有效控制,促进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营,让系统控制保持精确和稳定。其三,通过对负荷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对供电系统的负荷情况及时检查,对供电量实时监控,实现供电信息的实时化、高效化、可控化、自动化管理实现,保障供电负荷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对负荷管理的一体化的实现,也是对供电网络的运行状态的管理方式,同时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优势,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化管理,降低可能发生的电力损失和用电危害,满足用电单位的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在我国电力系统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通过改善设备运行环境,加强监控工作,加强系统安全,加强设备优化,加强员工培训,完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制度等方案加强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促进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清松.浅析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 
  [2] 许书锟.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策略分析[J].大科技,2013(10):85. 

[3]陈静.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4):104-104. 
  [4]余伟.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