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

王鹏1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312000


摘要:大学校园的建筑逐渐将多种功能融入到同一空间中来,这足以体现了未来校园建筑朝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将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探讨多元化校园空间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功能、多元化、校园空间


一、多元化校园空间特点

功能多元化是现代校园建筑的大趋势,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应性

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是主要人群,他们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空间需求。而单一空间只能满足一类人的需求,因此需要多元化功能空间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休闲、生活等,多元化建筑能够提供满足大学生不同功能空间的需求,因而更具有吸引力。

2、交往性

交往需求是大学生重要的需求之一。空间功能的多样性让大学生聚在了一起,使得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多。这样的空间不仅人性化,还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交往需求。

3、形式多样性

形式是空间设计的关键,与功能相辅相成。在许多传统的大学校园中,空间形式单一,导致空间的使用率不高,而形式多样的多元空间以其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室内布置,被大多数学生喜爱。[1]


二、绍兴文理学院学生对空间的需求

校园作为公共教育空间,首先得满足安全便利,保证师生物质和精神需求。据调查,绍兴文理学院中,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学生对空间的需求不同。他们不仅需要舒适的学习空间来提升个人专业能力,还需要交往空间培养社会情感和集体精神,需要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方式,更需要个人空间来宣泄情感。


三、绍兴文理学院多元化校园空间形态

绍兴文理学院布局充分结合地理位置的特点,做到了因地制宜的要求。以风则江校区为例,整个校区被风则江贯穿,在各种干流、支流的分布下,学校以干流为主要框架,不仅区分了河西、河东两个校区,还形成了以江流为参考的带状分布。学生在从进入校园开始,就能随着江水游览整个校区。在功能空间布局上,宿舍、食堂、教室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建筑集中建在了一起,不仅方便了学生,也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校园功能空间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如下空间,

1、学习空间

学校将理工楼、志廉楼、图书馆周围的灰空间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延伸,作为临时学习空间。[2]宿舍楼之间的连廊也设有自习区,同时附带休闲的功能。在春台等户外场地,通过植物的围合布置桌椅,作为临时性的户外学习空间。在大多数场地,学校通过植物和建筑小品的设计来增强场所感,营造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

2、运动空间

绍兴文理学院河东田径场具有多种临时功能。其在不同时间可以举行不同类型的活动。首先是在田径场运动、锻炼和比赛,其次,升旗等集会活动也在田径场举行。田径场在校园

中基本形成了白天锻炼,晚上休闲的空间地位。田径场没有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实现而刻意设计,但其开敞的特性,让其能适应多种活动的发生,很好的拓展了场地功能。

3、景观空间

在风则江边,利用大草坪、植被营造了休憩学习空间。林下空间不仅给师生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可能性还具有通透的视野,开阔的视野能使人身心愉悦,是学习、休息、活动的好地方。树荫即界定了空间,既可以倚树学习或休息,又可以到水边观赏风景。


四、多元化空间营造原则

1、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主要体现在空间给使用者的感受上。空间不仅要满足活动的必要条件,还要有一定的品质。这就要求空间的尺度、形态等各方面要素都要便利使用者,让其在空间中活动更加便捷。舒适性影响着人们对空间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等。因此,为了让空间更具有吸引力,在营造功能多元化空间时,要将满足活动的必要条件尽量转化为适宜条件。适宜的空间才能让使用者舒适,从而形成人与空间的互动。

2、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主要体现在空间的选址上。空间的位置要能够到达且容易到达。可达性与到达空间的距离、路径以及空间场地周边的交通便捷程度有关。可达性高的空间往往有更多的人接触空间、停留空间。从而促进人与建筑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空间。许多校园空间都面临可达性差的问题。在可达性差的空间举办必要的活动,往往会引起交通拥堵、交通工具乱停乱放等问题。在校园可达性差的空间中,学生很难自发的举办活动,导致空间利用率降低,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出现。[3]因此,在营造功能多元化空间时要充分考虑空间场所的可达性。

3、开放原则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使用者进入空间的难易。开放性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的使用,还要保证和户外空间没有太强的空间界定,封闭的绿地功能过于单一,不能进行丰富的活动。因此校园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多设开放空间。在满足开放的同时也要保证一些空间的私密性,满足使用者对开放和私密的需要。大学校园建设发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从封闭到开放,开放性体现在多种空间对校园内的开放,使各专业之间有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各学科之间有机联系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开放也体现在对社会的开放,校园与市民保持接触和联系而不封闭。

4 联系性原则

联系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功能的联系上。功能多元化决定着多种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功能间的联系是一种以组合的方式将关联的功能空间结合到一起,使空间使用起来更加便捷,更具吸引力。

5、时序性原则

时序性主要体现在人对空间的使用时间上,多元功能空间能够满足人各个时段的使用,人的各类活动在空间中交替进行。空间能适应不同人的活动规律,在不同时段承载不同群体的活动,空闲期短。[4]


五、未来校园改建意见

绍兴文理学院校园正在改建。笔者认为,改建后的校园应该抓住绍兴地域特色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时代气息。在满足建筑空间功能使用的同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营造更多舒适,多元的校园空间。[5]


参考文献:

[1]卜域.大学校园功能复合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6.

[2]郭春蓉.高校校园园林灰空间与交往活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3]邓跑.大学校园户外自发性活动与空间环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4]王福魁.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8.

[5]李最.校园户外空间营造的设计建议[J]新课程学习,2013(4):185.


1作者简介:王鹏(2000—),四川德阳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Email:22343198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