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研究

张迟

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用电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新时代,电气自动化设备作用突出,其运行直接关乎供电以及用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基于自动化应用,要重视分析诸多影响因素,掌握原因,形成改善措施,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设备 安全运行


前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企业前进发展的动力。基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势必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性,诱发安全隐患,因此,要重视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发展策略,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与可靠运行。

1深入分析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

1.1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其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温湿度、粉尘、日晒等,一旦条件不佳,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具体讲,如果环境温湿度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不在设备极限范畴之内,自动化设备运行很难有序进行,安全性降低。另外,如果出现超量粉尘,一旦进入电气系统,就会导致管道堵塞,造成电路损害。除此之外,有些设备设置在户外,长期受到雨水、日晒等影响,自动化设备运行可能受到阻碍。因此,恶劣的环境势必引发自动化设备运行安全隐患,无法保证稳定性与可靠性。

1.2人为因素的影响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鉴于专业性与经验的差异,引发不同程度的安装调试问题,对后期设备运行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在完成安装调试之后,日常检修与维护也不可或缺,但是,很多电气自动化设备自身较为辅助,很容易引发维护保养失误现象,这也是威胁设备运行的重要原因。

1.3设备自身的影响

在科技的带动下,电气自动化设备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相关厂家越来越多,技术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基础品质各不相同,尤其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元件无法保证统一性,但是,元件有时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关键性因素。另外,有些生产商盲目追求成本降低,生产质量不达标产品,与设计标准不符,给后期设备运行造成隐患。

  1. 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对策

2.1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以及设备的元器件选型与采购合理的选择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其性能的发挥既与设备本身质量关系紧密,也与周围环境有些不可分割的俄关系,因此,要做好设备选择问题。一方面,要以环境为出发点,对设备周边环境进行系统与全面的分析,掌握使用条件,保证设备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得设备类型符合特定场景的需求,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创设优质的运行环境。其次,对于内部电子元器件,其质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使用质量不达标产品,在根本上保证元器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元器件的采购也不容忽视,做好入库阶段的控制关注,保证其拥有成套与完整的质检证明以及相关报告。为了将质量管控落实到位,要对元器件进行部分抽查,切实保证其完整性与稳定性。在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测,检查其质量水平。对于元器件的选择,除了考虑其质量之外,还要关注其经济性指标,促使价格与市场价格基本保持一致,对其成本进行控制。由此可见,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全面系统地考虑使用工况,分析环境因素,把控元器件质量成为影响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

2.2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及检修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而言,其本身极具专业性与精密性,同时,在科技的带动下,更新较快,这就对维护检修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人员培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保证其思想与时俱进,技术与时代同步,实现维护与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另外,构建相应管理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安全防范观念,构建优质学习环境。基于检修,要合理进行规划与安排,保证科学性,尤其是要呈现完整的数据记录,为以后的维护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落实责任制度,保证责任到人,提升责任观念。设备维护保养到位才能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长远性奠定基础,降低事故率。

2.3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合理的安装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应用中,安装是首要任务,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事关设备后期运行稳定性。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系统检查,目的是掌握其基本性能,了解其质量状况。另外,对安装场地进行熟悉与勘查,做到全面了解,构建科学安装计划,结合设备安装条件,形成针对性安装措施。具体将,要将标准化作为安装的基本要求,遵循设备安装流程进行合理安装施工。安装结束之后,结合要求进行调试,保证参数达标,根据运行工况,制定运行规则,满足运行需求的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4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管理者,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监督,以便能够及时找到问题,彻底消灭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内部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是重点,负责人需要遵循行生产管理职责,对生产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全员范围内增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另外,要重视积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善于听取意见,以便能够实现问题的针对性解决。除此之外,要加强安全事故紧急救援演练,目的是提升员工安全救援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落实岗位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执证上岗。

2.5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重视提升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落实人员管理,为电气设备安全使用奠定基础。一方面,要将安全生产教育渗透在各个环节,加强培训,促使员工能够将安全思维贯穿在生产实践之中。企业要注重员工基础教学,包括电工基础、电气常用元件认知与仪表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拖动控制、安全用电与接地系统、常用公式及电气选型、电气图纸识图、电气元件排布与故障、《PLC 入门基础》等相关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培训的课程要丰富多样,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员工学习电气自动化入门知识扎实牢固。也可以开展线上的员工教育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同步教学,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保证员工的学习质量。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跌安全技术大赛,给突出者以鼓励,以便有效提升其积极性。其次,出台科学高效的考核机制,构建不同时期与阶段的目标与任务,目的是为员工设立量化目标值。另外,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合理设置题目。积极打造安全管理平台,目的是及时解答实践中遇到的有关电气安全方面的问题,提高数据信息共享性,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引入电气设备等级表,对不同设备进行分项记录和管理,有效提高相关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气安全。

结束语:综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气自动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增多,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提升经济价值、维护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全面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分析其诸多影响因素,从环境、条件等多角度出发,充分重视使用工况与所处环境,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实现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亚男.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J]. 汽车博览,2020(30):84.

[2]方楠. 探析天然气场站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J]. 中国化工贸易,2021(18):163-164.

[3]刘东. 关于电气及其自动化设备地安全运行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4):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