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析


刘韶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10120


摘要:医院供氧系统是患者用氧需要和重症患者抢救的必备设施,医院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发生时医院能够正常运转。本文将简述医用供氧系统的重要性,探讨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设计原则,并具体分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内容,以期为应急预案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引言:医用供氧系统是医院治疗病人缺氧的救护设备,现阶段医院供氧模式分为汇流排、液氧罐和分子筛制氧机等供氧方式,但都未脱离以氧气瓶为患者供氧的基本形式,应急预案也应立足于基本供氧形式。

1医用供氧系统的重要性

氧气对于人类生命健康活动的意义无需多言,医疗用氧更是如此,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氧气,是治疗救护的必需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和多种设备中。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医院已经开始采用中心供氧的基础模式,为临床、急救、监护、手术麻醉等医疗工作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用氧供应服务。医用供氧系统的优势在于即插即用、干净卫生,在临床治疗时可以使患者及时得到抢救和治疗,尤其是在昏迷、窒息等病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用供氧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治疗意义。

2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设计原则

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设计需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第一项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医用氧本身属于药品一类,而供氧设备也属于医疗器械,所以供氧系统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第二项是切实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需要考虑制氧方式、制氧中心位置、供氧管线分布等因素,是细化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参考的内容。第三项则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命安全第一作为标准,科学开展应急处理,坚决不能出现为了抢修系统而断供氧气的情况,也要在修复供氧系统的同时着重注意次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应急预案以人为本,降低事件负面影响[1]

3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1应急预案组织

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设计需要从院长开始逐步落实院领导、科室、工作人员的责任。专门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其责任是监督应急预案制定的合理性,与相关权责的落实情况,指导并监督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行,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进行现场指挥,组织患者的救护,安排供氧系统的抢修等工作。一般来说应急预案由三个小组协同配合。第一个小组是医疗救治组,其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则,在发生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维持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通常由主管医疗的领导负责。第二个小组是应急处置组,负责供氧系统故障的现场抢修,由维修人员组成。第三个小组则是后勤保障组,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调配维修人员到故障现场,并向医疗救治组提供氧气瓶等救援物资,为救援人员和抢修人员提供后勤支持,由医院后勤部门负责。通过分配在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的权责,可以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各司其职,迅速展开应急处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2应急处置管理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工作人员需要立即报告给值班人员或管理人员,由值班人员通知维修人员开展供氧系统的抢修工作。首先由院长或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召集工作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展开应急工作。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第一环节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当立即向医院值班人员进行报告,如果是应急工作组成员则可以直接向组长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供氧系统出现问题的时间、地点、损害程度等情况。三个小组成员在接到值班人员的信息传递后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医疗救治人员需要统计用氧的患者人数、在院领导和医务人员人数,同时做好稳定患者情绪的工作。应急处置组则立即准备抢修工具,组织人员赶往事故现场。后勤保障组则开始调配救援物资,为医疗救治和系统抢修提供支持。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现场事件报告、患者情况报告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各工作组开展救护、抢修、供给工作。如果出现领导小组组长不在场的情况,应由第二负责人负责指挥,其他三个工作小组也是如此,必须尽快开展救援工作。

之后领导小组需要按照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况、人员伤亡等信息,根据受损程度向卫生厅、卫生局、公安消防等部门请求支援。而现场工作人员赶到故障地点或病房后开展抢修或急救工作。抢修人员需要视事故情况开展维修工作,应当及时关闭供气阀门、切断电源,避免发生更大的意外事故,并对供氧故障进行抢修。如果故障无法立即修复,则需要通知后勤小组向医疗小组提供氧气瓶并同时联系领导人员汇报情况,如有必要也可联系安装供氧设备系统的公司,让其派遣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若供氧系统发生重大事故,无法进行维修,维修小组处理故障地点周围,延缓事故蔓延速度,并迅速撤离。

在突发事件解决后,维修人员需要对故障问题进行技术奠定,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将调查结果汇报给医院领导层以及卫生部门。在事故排除后,供氧系统恢复正常供氧便可解除应急状态,并由领导小组做好此次应急预案的信息记录,后续可根据档案内容优化调整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2]

3.3应急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可靠性,需要为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来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预案能够迅速实行。

一是加强供氧系统的值班。规定供氧站、供氧设备的巡视周期与次数,值班人员的手机或电话需要清晰记录在值班室。

二是加强对应急工作组人员的培训。突发事件发生是对于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的一种考验,医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心理素质的培训与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进入应急工作小组,培训与考核的内容也需要包含供氧系统出现故障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保障应急预案有效实施的基础。

三是加强供氧系统的日常维护。医院管理过程中自然不希望发生突发事件,通过加强供氧系统、供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供氧系统的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邀请供氧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相关设备,提供维护维修方案,消除事故隐患。

四是定期复核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发布后,无论是否发生突发事件,每隔一年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重新审核应急预案一次,针对医院新增设备、建设发展、人员调动等情况重新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与医院实际发展情况相契合,确保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结论:医院供氧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现代医院临床医疗的必备设施。本文在探讨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设计原则后,明确了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设计方向,通过确立应急预案组织,分析应急处置管理流程,以及构建应急保障措施为医用供氧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支持,降低突发事件对医院运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毅,王星魁,崔兵彦,等.疫情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供氧方法探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0(05):50-53.

[2]万志远,刘勤明,叶春明,等.突发事件下的医院应急群决策模型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1-11[2021-10-22].https://doi.org/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9.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