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域下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4

人文关怀视域下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思考

高淑平 林娟娟 席宇 凡颖 姜莹 邢利民(通讯作者)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本科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本文首先阐述了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涵及重要性,然后分析当代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关怀素养,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护理本科生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医学院校教育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2]应大力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因此,注重人文关怀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3]。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教育“仁义礼智信”中,就有着与政治关系密不可分的内容。真正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是建立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它也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因而这个学科和专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具有强烈的渗透性,鲜明的主体性和民主性[4]。护理本科生除了应具备普通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通过有步骤、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医德灌输,医德培养,并施加医德影响的活动,把社会主义医德理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医学生内在的医德信念、医德修养和医德行为,才能使护理本科生真正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

(二)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既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宗旨,即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5]。这种价值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护理本科生培养人的价值取向是高度契合的。针对即将成为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护理本科生而言,其人文关怀思想的培育实质上就是医学人文关怀思想的培育。因此,高校对护理本科生进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准则,不仅培育学生掌握过硬的医疗专业技术知识,向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专业技术服务,同时必须具有关心人、爱护人,向患者提供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务,以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引导学生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自身观念、意志、情感等方面的问题[6]

二、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表现

(一)教育内容重政治教育,缺思想引领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仅限于意识层面的教育,容易导致许多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时,一些教育者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却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

(二)教育目标重共性发展,缺个性培养

从培养目标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其社会政治目标,但由于受片面的“社会本位论”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用一元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对象,忽视受教育者的层次性、创新性及个体性的差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强调共性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注重了社会整体利益,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与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文关怀思想背道而驰。

(三)教育形式重理论教学,缺实践锻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它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而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7]。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存在理论性较强,内容过于深奥、枯燥、针对性不够等问题,不少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以“人文教育”为主线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加深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就显得极为重要。

(四)教育内涵重效果评价,缺情感关怀

尽管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寻求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效途径,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存在误解。具体表现为,一些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政治倾向问题,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些教育工作者只依据市场的需要来培养学生,没有从思想引导、精神感化和心灵沟通等方面进行教育,偏重“摆事实,讲道理”,忽视以情感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三、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

纵观我国教育史长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虽然被提及但在践行中并未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按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质[4]。在传统的医学教育观的理论世界中,学校只是教师传授知识以及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的地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学生要做的就是听、记、从[8]。一定程度上来看,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社会本位与知识本位上,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超过了人性价值,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人”的地位。所以,部分医学院校思想政治“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没有从观念上落到实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师资是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待提高[4],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偏低或者有些学校理论课教师不足。二是医学院校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在现实中受到偏重医学专业课程大氛围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只是机械化地将课程内容单纯地灌输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指引和个性化的培养。

(三)护理本科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认识不足

医学类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不仅学制长、学业重,而且行业准入难、就业压力大,具有教学实践性强、职业素质要求高的特点[9]。在这一背景下,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时数上均倾向于专业课的优先考虑,甚至有部分学校将人文类课程作为选修课,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影响护理本科生对人文类知识的摄取与积累,势必也影响护理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同时,受社会认知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能治病救人,有一定护理技能,越来越成为“好医生”的规定性[6],因此大部分护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在新医学模式下对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需求。

(四)医学院校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氛围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全体教职员工及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形成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理想目标、价值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4]。研究表明,一些高校投入巨额资金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文化活动,但尚未有目的性地将人文关怀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10]。从医学专业课程人文元素的挖掘,实验实训课程人文精神的培育,到后期临床实践人文文化的践行,每个方面都涵盖了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拓展了培育方式、方法,但医学人文氛围仍尤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忽略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培养阶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导致未能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

四、增强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实效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一项系统工程[11],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更应该与时俱进,秉承现代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切实提升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效果,更好地完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系统性工作,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这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作不是单靠发布一个文件,制定一项制度,开设一门课程,增加考核项目等就能迅速实现的。尤其是对医学院校而言,其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人员培养的严格性和师资力量的高标准性,都迫切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因此,从医学院校的领导机制、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都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以不断提升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包含入学教育、在校教育、毕业教育和求职教育,全方位的培养包含思想认识、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综合能力等。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为指引,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载体,以丰富课外实践为途径,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不断增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2.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我们在开展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医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医学生作为独立的教育主体,通过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成为我们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处境,从思想上、心理上、制度上来关怀学生的成长,培养其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在肯定学生价值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培养、塑造、发展、完善等工作,积极探索并开展适应护理本科生思想特点和生活实践的教育活动。

(二)提升教师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1.不断更新教师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国家明确指出现阶段高校应注重人才的培养,打造优质专业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保证教师具备良好的思维、视野、人格、能力等,以保证教育水平提升[12]。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应不断更新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念,从护理本科生需求出发,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使人文关怀活动得到学生支持。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使人文关怀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其次,应充分发挥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辅导员和班干部等在教育实践中的职责,增进与医学生交流的机会,使医学生成为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

2.用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医学生

教育者先受教育[13]。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当代护理本科生的思想特点发生了变化。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当代护理本科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适应当代医学生需要的合格教育者。只有自身基本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精湛,才能在给医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时做到“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医学是“人学”,教师对待医学知识和实验对象的态度、研究和探索的精神,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但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更影响他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后行医准则地形成。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转变授课方式,善于应用授课技巧,是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求学中得到彰显,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三)将护理本科生的自主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1.尊重学生个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具有自身独立的思想,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3]。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紧密结合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尊重学生的自由和自主,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有自由思想、有独立人格、有价值追求、有生命尊严的现实的人,根据学生的个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保证教育内容适当,方法有效,进程合理;既要注重集体教育,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从而增强护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关注学生需要,在多元的环境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更为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激发医学生们提高自我能力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14]。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一方面,改变过去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双向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走近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调动其积极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要践行对学生“尊重、理解、关心、肯定”的人文关怀行为,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诉求和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问题,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付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者的关怀,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富有生机和效率。

(四)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关怀良好氛围

1.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

医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也可以增强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15]。对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而言,需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和医学实际,科学合理地组织健康义诊、送医下乡、关爱老人、走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医学生走出学校,积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这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深化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充实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世界,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渴求,了解到基层医疗资源的短板,体会到医学救治的神圣职责。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从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体现和提升。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目前德育工作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16]。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其首要功能就是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使护理本科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再次,以传媒为载体,加强广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建设,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最后,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校园建筑、教学设备、文化基础和生活设施等,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1. 小结

综上所述,要使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必须在人文关怀视域下进行自我革新,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提升师资队伍、优化育人环境、践行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思想引领和行为指导,不断推进高等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 (1)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7/11/content_5209710.htm

[3]洪傲主编.高考专业详细介绍与选择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83.

[4]左娴.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8.25.26.40.

[5]刘绍华,李建宁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与价值云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5年成果选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71.

[6]孙新红.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D]. 山东:山东大学,2017:41.153.

[7]陈利荣,方华主编.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17.19.


湖北医药学院2021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2021021)

湖北医药学院2020年度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编号:YHJ20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