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腔疾病防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浅谈口腔疾病防控策略

任存贵

甘肃省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744100


相对于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外伤等致命性疾病,社会对口腔疾病的防控关注度明显不足。而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口腔疾病对社会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位居所有慢性病的前列。研究还表明,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关系密切,存在共同的致病因子,如口腔里的微生物可以导致龋病和牙周病,也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多糖的消耗、吸烟、饮酒、外伤、心理压力、卫生条件差和缺乏运动是口腔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共同危险因素策略”作为口腔疾病的防控策略之一。本文对共同危险因素策略进行解读,提出以共同危险因素策略为指导、适当调整我国口腔疾病的防控策略,并对口腔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实施方式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及口腔同行对当前的口腔疾病防控策略有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我国过去70年的口腔疾病防控策略,从改革开放前各地分散存在的各级牙防所(机构),到1989至2008年间的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以及后来的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的“口腔卫生处”,均是基于“单独系统的口腔疾病防治网是有效防治口腔疾病的组织形式”的理念,坚持独立的牙病防控体系。面对挫折,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专家始终坚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疾病防控策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体系是由口腔疾病的特征决定的,也曾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然而,对于尚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我们这样的大国,建设和运行这样的体系十分艰难。从国际上看,运行和实施这样的体系也成本巨大,效果并不令人满意。2017年《柳叶刀》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1990年还是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最高的疾病都是口腔疾病。实施CRFA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每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造成4 11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3.4%。因此,慢性病的防控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将口腔疾病防控纳入慢性病防控可以更有效率,例如口腔工作者和营养学专家可以共同合作改变民众的饮食习惯,比强制控制糖摄入减少龋齿更容易获得认可和成功。

必须看到,调整口腔疾病防控策略迫切需要一个根本性的思维转变。与全身疾病防控分离、独立的针对口腔疾病的防控体系,在专业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当面对更广泛的全身因素和社会因素时,常显得力不从心,举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从全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我们仍然面临巨大的口腔疾病问题10。巨大的口腔卫生需求不可能只通过扩大口腔医疗服务得到解决,必须实施“上游”策略。

(1)减少糖消耗量:在慢性病防控政策方面,最重大的改变在于饮食政策。因为糖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各国政府被迫推出政策,通过向含糖饮料征税和在学校实施膳食指南减少糖的消耗量,由此带来的直接益处是即使口腔医师没有做很多,龋病也会下降。“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三减三健”体现的也是共同危险因素策略。在“三减三健”宣传中,强调减少糖消耗量的同时,还应从预防口腔疾病的角度,强调合理的用糖方式。实施学校膳食指南,指导正确饮食后的口腔护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全身健康,也会对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产生明显作用。

(2)口腔护理:口腔微生物是多种慢性病,特别是龋病和牙周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也是许多全身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口腔菌斑控制、口腔健康保健是口腔与全身慢性病同防同治的潜在途径。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以大大减少牙菌斑的量,既有利于控制口腔疾病也有利于减少全身疾病,应成为民众日常的生活方式之一,也应成为基本健康教育的内容。除在健康教育内容中加入戒烟戒酒、合理膳食等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内容外,还应强调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疾病防治在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慢性病防治中的辅助作用,加强民众的口腔健康意识,推动口腔与全身慢性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3)戒烟:另一个对口腔健康非常重要的共同危险因素是吸烟。如能与慢性病预防措施一起进行控烟,将有利于减少牙周病的发生。

(4)减少意外伤害:意外伤害中的牙及颌面骨骼损伤是儿童及青少年缺牙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12 岁儿童牙外伤的发生率为 20.7%10,是重要的口腔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将牙外伤的防治策略整合到全身健康促进的公共卫生策略中。

(5)关注健康行为支持的大环境,使口腔健康教育更持久:在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过程中, 需要关注社会环境和政策对疾病的根本性影响。只有具备行为支持的环境,人们才容易将获得的口腔健康知识,自觉转化为态度的转变、行为的改变,并能长期保持健康的行为,最终达到改善和提高口腔健康的目的。

(6)将口腔健康教育与项目结合,加强内容和宣教对象的针对性:口腔健康教育应该结合项目进行,例如前几年“中西部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时,由原国家卫生部相关部门牵头,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窝沟封闭的宣传,使整个社会对窝沟封闭有所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口腔健康教育可与现有的慢性病项目宣传结合,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糖尿病日”“高血压日”“世界骨质疏松日”“脑卒中日”及“世界无烟日”等活动中可加入口腔健康的内容,如在禁烟预防慢性病的宣传中加入戒烟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内容,告知烟草是牙周和口腔黏膜疾病的重要病因。由于大多数民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精神疾病、外伤等比较重视,如将口腔健康教育与这些疾病的教育放在一起,借力而为,可使民众更加重视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将更全面、更好。

总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口腔疾病是慢性病、多发病,我国口腔疾病的防控必须采用“上游策略”。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口腔公共卫生策略,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口腔疾病给民众带来的痛苦,减轻口腔疾病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