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对肺通气功能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对肺通气功能影响

赵民红

汶川县人民医院 623000 四川阿坝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影响效果。方法 以双盲数字为基础,对本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45例变应性鼻炎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于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与对照组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在肺通气功能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的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更高,数据P值相比差异十分显著。结论 对于变应性鼻炎病例,其肺通气功能比健康人明显下降,通过积极治疗后,可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有机改善,促使肺通气指标优化,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肺通气功能;治疗


在耳鼻喉科疾病体系中,变应性鼻炎十分常见,极易病发支气管哮喘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机体影响上,还会影响到肺通气功能。如果临床得不到有效治疗,必然会导致病情迁延。因此,针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必须准确把握发病机理、潜在风险,尽可量通过干预措施,促使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下降。笔者选择本院45例变应性鼻炎病例,采取积极干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45例变应性鼻炎病例进行实验观察,建立观察组,观察组病情资料:有女20例以及25例男,年龄为27岁到54岁,均值41.59±4.29岁,患病持续时间0.4a~4.6a,平均病程2.5a。所有患者在入院均进行临床诊断,确诊属于变应性鼻炎。排除范围: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心肺病症者,妊娠哺乳妇女以及近期接受鼻部手术者。同时,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相关资料:有女21例以及19例男,年龄为26岁到53岁,均值40.546±4.15岁。组间的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药物治疗方式:针对观察组病例,选择糖酸莫米鼻喷雾剂,一日两次,一共治疗12周。同时,选择孟鲁司特钠进行口服,一片含量10mg,每日一次;选择醋酸波尼松进行口服治疗,一片10mg,每日一次,药物治疗共持续两周。

肺通气功能的检测:采取肺功能仪,对观察组治疗前后、对照组的肺通气功能进行相关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在本组实验中,所有病例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采取T检验进行资料计量,在治疗前后,通过X2进行经验,在检测后P值未超过0.05,表明组间数据比较存在一定可比性。

2.结果

2.1治疗前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在治疗前,在肺通气功能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体如表1所示。

1 治疗前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n

FEV1/FVC

FEV1%pred

PEF%pred

FEF25%pred

FFF50%%pred

FEF75%%pred

FEF25%~75%pred

观察组

45

73.3±4.6

96.5±11.2

95.7±10.7

96.5±12.6

88.3±16.6

74.5±17.4

78.7±18.4

对照组

40

87.7±4.5

102.3±10.4

102.0±11.2

106.3±16.3

101.2±17.4

94.7±14.6

96.6±14.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治疗后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在经过治疗后的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更高,数据P值相比差异十分显著。实际如表2所示:

2 治疗后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FEV1/FVC

FEV1%pred

PEF%pred

FEF25%pred

FFF50%%pred

FEF75%%pred

FEF25%~75%pred

治疗前

73.3±4.6

96.5±11.2

95.7±10.7

96.5±12.6

88.3±16.6

74.5±17.4

78.7±18.4

治疗后

82.54±5.81

100.3±11.3

103.3±12.6

104.3±17.5

99.7±14.7

90.3±16.1

94.2±16.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鼻科临床上,变应性鼻炎多发性、常见性病症,病发机理为I型变态反应,因为变应性鼻炎影响,极易引发支气管哮喘问题的发生,根据解剖结构,上下呼吸道存在密切关系。因此,由于鼻部黏膜存在高反应性,在肺功能上直接体现。如果患有变应性鼻炎,则支气管黏膜会出现炎症反应,通过病例切片检测,存在IL-5、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在鼻黏膜中,嗜酸性细胞是其重要的炎症细胞,对下呼吸道产生大量浸润后,导致呼吸道黏膜出现损伤状况,进而引起肺功能FEV1指标的降低。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发生哮喘病理。在本组实验研究中,在治疗前,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这说明,变应性鼻炎的出现,对患者肺功能具有一定影响。因小气道发生病变,使得气道阻力有所增加,进而对肺通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临床具有多种治疗方法,而免疫治疗属于新型治疗方式,然而治疗费用较大。为此,需按照患者实际病症,结合病理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计划,以促进鼻腔功能的有机恢复,促使纤毛功能的有效改善,进而降低炎性介质释放几率,促使气道高反应性下降。在本组实验中,观察组病例通过药物治疗,在肺通气功能指标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这表示,通过规范治疗,可促使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有机优化,进而患者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变应性鼻炎是鼻科的常见性病症,临床需加强相关治疗,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有机优化。通过本组实验数据表明,对于变应性鼻炎病例,其肺通气功能比健康人明显下降,通过积极治疗后,可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有机改善,促使肺通气指标优化,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梁秋林,杨秀海,彭维晖,等. 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对肺通气功能影响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5(11):1798-1800.

[2]张丽.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其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D].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军医进修学院,2012.

[3]陈树煜. 变应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与不同气道炎症水平哮喘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效研究[D]. 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