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

杨浣君

(揭阳市慈云医院 广东 揭阳 522000)

摘要:目的 对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为观察组,结果异常为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每组患者进行血涂片检查,对血细胞和形态学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在对照组中的血涂片结果中,正常结果共有7例,假阳性率14%;在观察组中的血涂片结果中,异常结果共有6例,假阴性率为12%,二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选用血涂片镜检,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精准率,所以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血涂片镜检,血常规检验,作用

0.引言

近几年中,随着我国医疗分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血常规的检测效率,促使血常规检验变得更加灵敏与精准,但因当前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对细胞形态(特别是幼稚细胞)进行有效辨认,所以,在形态学检查方面,细胞分析仪只能用于进行筛选。但是通过显微镜复检异常或者可疑的标本,可以有效避免误诊、漏诊等现象,能够更加精准诊断血液疾病。基于此,本文就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两个小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患者。正常患者为观察组,异常患者为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具有23例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20-78)岁;在对照组中,具有22例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21-77)岁。综上所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研究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在本文中,主要选取住院部及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血常规检验标本,标本均采用EDTA-K2抗凝,选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装置XN-1000(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及原装的配套试剂进行血常规检查;选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珠海贝索生物)及双目光学显微镜进行血涂片检查。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100个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在进行油镜下观察过程中,主要对细胞的比例、分类计数、形态学结构等进行观察,通过进行详细观察,判断是否产生毒性改变、异型淋巴细胞,分析WBC的形态正常与否;分析红细胞结构是否出现畸形、红细胞淡染色区是否扩大、红细胞大小是否均匀等;详细记录血小板的数量,同时需要对血小板的聚集性、形态进行分析。通过选用城墙式移动血涂片来计数100个WBC并进行有效分类,同时对血细胞的比例进行观察与统计,详细观察是否存在核右移或者核左移现象。

1.3评估标准

第一,假如血涂片检查与血液检测仪的结果均为正常,则为阴性;第二,假如血涂片检查与血液检测仪的结果均为异常,则为阳性;第三,假如血液检测仪的检查结果为正常,但是血涂片的检查结果为异常,则为假阴性;第四,假如血液检测仪的检查结果为异常,但是血涂片的检查结果为正常,则为假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来处理数据,用率(%)来表示计数资料,用(619c7f1228ba7_html_1387e12718031e3f.gif )来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表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照组中,血常规检测结果均为异常,根据血涂片分析结果,共有7例正常患者,假阳性率为14%;在观察组中,血常规检测结果均为正常,根据血涂片分析结果,共有6例异常患者,假阴性率为12%。通过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自涂片检查结果的正常率,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人体血液是由血细胞及血浆组成的,检查血细胞是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根据功能的不同,血细胞可以划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血常规检过程中也是把这3种血细胞形态的相关数据与具体分布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检查结果,以判断患者疾病的类型,有助于临床诊断效率的提高。通过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对患者早期身体疾病的病变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同时能够对患者骨髓的造血功能是否正常、身体是否贫血、血液系统是否存在病变现象等进行有效评估。在血常规检查中,血涂片镜检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方法,在临床中,血涂片镜检被得到广泛的运用。不过,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与进步与完善,血涂片检查渐渐被血液分析仪所取代。尽管选用血液分析仪,可以更快速地获取精准的检查结果,不过并无法对幼稚细胞进行有效区分,同时无法全面检查异型淋巴细胞。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选用血液分析仪时,假如存在不符合病情发展的情况,为避免发生误诊现象及医疗事故出现,需要进行人工血涂片镜检;通过进行血涂片分析与血液分析仪检查以后,不难发现,在对照组中,根据血涂片分析结果可知,正常标本共有7例,假阳性率14%;在观察组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正常结果,根据血涂片分析结果可知,异常标本共有6例,假阴性率为12%。通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涂片检查结果,二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通过选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有助于诊断精准率的提高;对于血液分析检查,尽管检查结果表明为正常情况,但是还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通过使用血涂片镜检,可以有效提高检查数据的精准性。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选用血涂片镜检,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精准率,所以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顺生.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07):89-91.

[2]张方锦,刘爱民,林茂阳.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2):34-35.

[3]戴怀玉.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36):12-13.

[4] 施泽瑜.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9(18):48-49.

医师在线:杨浣君,1991年,女,汉族,籍贯:广东揭阳,学历:本科,职称:中级检验师,研究方向:临检,单位:揭阳市慈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