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胡依茹

温州综合保税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推广及应用,是我国建筑市场规范化、标准化重要举措,对优选施工单位、降低工程造价具有积极作用。新时期背景下,投资人员更多将焦点放置于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整体资本投入层面。招投标阶段,强化建设项目造价管控,有助于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为提高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水平,需掌握该阶段造价管控重要价值,并深层次分析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控存在不足的原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提高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控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造价管理

1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控价值

建筑工程投资合理、高效管控,是项目建筑管理的核心构成,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需充分发挥主导价值,建设单位核心目的在于确定和控制造价,促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保证建设项目整体投资控制在批准限额内,并对其进行实时跟踪,针对不合理的偏差应及时纠正,以此达成项目投资目标。由于建筑工程整体工程量大,建设周期较长,价格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控制和管理构成中存在多个不确定因素,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可避免出现工程造价失控和“三超”现象。应按照项目实际状况,构建行之有效的投资控制措施,促使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招投标核心目的不仅是通过此种形式,在众多单位中选取与项目匹配度较高的中标单位,而且是通过高效、科学应用招标手段,达成控制造价的主要目标。

2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控策略

2.1 做好招投标文件编制——加强工程造价管控的基础

做好招标文件编制,是强化工程造价管控、降低项目投资重要举措,应将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1)通用条款的选择。通用条款主要是指,广泛适用于多个工程特征合同条款,选取该条款时,应按照招投标工程实际特征、资金来源等合理选取;(2)专用条款确定。专用合同条款主要是对合同条款的补充、细化,编制合同文件内容时,确定通用条款同时,保证与投标项目吻合度较高,对通用性条款中非强制性规程,依照项目实际需求予以补充、细化,确保吻合合同实际需求。(3)技术条款的编制。技术标准作为招投标文件核心构成,其主要呈现招标人对工程项目技术要求,也是合同落实中承包商控制施工质量核心依据。按照建设项目实际状况,严格依照相关施工技术规程,方可保证合同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质量。技术规范、招投标图纸和工程量等,是标底编制重要资料,需对其系统性掌握,科学、合理预期拟定相应施工总体规划。

2.2 加强投标人资格预审——加强工程造价管控前提

系统性审核投标人实际条件,判定其是否吻合招投标文件要求,是资格预审工作。通常正式发出投标邀请文件之前,均会进行资格审核。针对大型建设项目,应全面做好资格预审工作,通常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审查投标人基本状况。核查投标人相关资质文件资料信息,是否与招标人要求条件相吻合;二是核查投标者完成与项目相似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现下新承接工程;三是抽调专业人员,对投标者历来连续三个年度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进行审查,掌握投标者实际财务经营状况;四是审查其信用状况,近年是否存在涉及履约合同方面诉讼等;五是两个或超过两个企业法人联合投标时,应需注重审核其组织结构,分别投入人力物力、承担的风险等,各主体实际资质是否吻合招投标要求。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审核投标者进入以下环节拼比,未通过审核主体投标人,取消其参评资格;同时,选取综合水平较高,与建设项目匹配度较高的施工单位,保证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2.3 加强投标人施工组织设计评审——加强工程造价管控客观要求

评标阶段对投标人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进度等内容评审,与最终建设项目是否如约完工相关,同时也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客观需求。一方面,施工组织设计及评审,投标人编制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按照项目实际状况,系统性研究招投标文件各项要求,掌握各施工阶段施工工期和合同工期,工程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掌握建设项目各方面基础信息条件之后,科学编制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所以不仅直观体现投标人管理水平,而且影响投标人报价,影响工程实际造价;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是施工效率、质量及安全重要措施的重要保证,应在实际评标过程中加大以下几方面评审:一是审核投标者实际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判定其是否吻合工程实际需求,项目经理和核心负责人资质,是否满足相关招标文件要求。二是评定投标者施工机械状况,施工机械和设备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加大审核此类工作力度,主要以投标者提供相关分施工设备数量为切入点,明确其实际性能及年限。三是评审投标者提供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建设项目实际进度及质量控制,需依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流程,应对其进行多层次比对,判定其是否满足施工需求。另一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投标者编制报价核心依据。投标者系统性掌握相关条款,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条款,结合与企业相关实物量耗损,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及流程,最终完成投标报价编制。由此表明,投标人施工组织设计对投标项目拟定人员、设备、施工方案等,均一定程度对投标人报价造成很大影响,选取可行性较高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保证项目实施中标价合理性,以及减少各类索赔等费用。

2.4 加强投标报价评审——加强工程造价管控根本体现

投标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按照自身实际状况,系统性分析掌握相关投标竞争者实力之后,不断优化自身报价,促使其更具合理性。实际评标过程中,为了避免投标报价存在不均衡因素,对投标者带来一定风险,应结合投标者施工组织设计,以免相同报价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合理性,增加项目施工中隐性费用,需加强投标报价评审。首先,评审和调整投标报价依据为我国相关法律条款、评标办法、招标文件和图纸等;其次,评标调整核心内容。评审和调整实际内容,应依照相关招标文件中要求实施,招标文件中未进行规定不予调整。通常常见调整内容包含不平衡单价调整、提前预付款调整、非重大偏离和保留的调整等,通过对此类因素优化调整,确定投标人实际评标价。

2.5 做好合同谈判——加强工程造价管控重要保障

评标委员会主要以招标文件为核心导向,全面对投标文件相关内容审核,选取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规定各项综合性评价标准,并在获取评审团的一致通过之后,综合评分最高的便是中标候选人。招标人按照其实际评审结果,就评标委员会建议、招标文件等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进度及管控进行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正式进行合同谈判时,不能对招投标文件作出本质性变更,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明确合同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划分,最大范围界定好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范围,减少后期执行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合同谈判完成之后,中标人递交相关履约保函,双方可进入一下环节,即合同协议书签订,上述过程中包含多项资料数据,具体解释顺序按后签订的有优先解释权利来执行。

3 结束语

我国建设项目规模持续性扩大,对工程造价管理要求愈发严格,其涉及领域较多,始终贯穿于施工各阶段,做好招投标工程造价管控十分关键,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应积极掌握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工作,并分析其实际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从多维度、多层次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 伍珂珂.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J]. 居舍, 2020(05):160-160.

  2. 沈斌.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分析[J]. 居舍, 2020(11):128-128.

  3. 梁勇. 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分析[J]. 房地产导刊, 2020, 000(0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