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印染技术在针织童装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浅谈绿色印染技术在针织童装设计中的应用

杨超

绍兴大发布业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服装设计是多元化设计"童装设计在服装设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文中介绍了针织童装设计的特征"并从儿童心理特点$实用性$图案色彩和装饰手法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针织童装的设计方法"阐明了面料选择的一般原则"即注重功能性$色泽和质感。

关键词:绿色印染技术;针织童装;设计;应用

引言

童装设计肩负着培育和美化儿童的特殊使命设计与制作符合孩子心理特点"满足孩子情性需要乃至激发孩子丰富想象力的针织童装"是针织服装设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针织童装设计的特征

针织童装设计最重要的是掌握儿童每个发育阶段的体态特征和心理特点。如婴幼儿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头大、腹大、无腰,处于生长发育最快、体态变化最大的时期。孩子活泼好动、爱食贪玩、天真和富于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和小动物交朋友,偏爱明快的色彩和富于童趣的图案[2j。因此,针织服装以舒适、方便、美观、实惠为原则服务于孩子。舒适有利于孩子的正常发育;方便的穿脱形式既便利于家长,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的良好习惯;美观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实惠则可以减少家长的经济负担。

2针织童装的设计方法

针织童装设计要求设计者不但要掌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还要了解父母的心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要用家长般的感情去设计,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突出儿童的生理、心理特性

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特性的变化,儿童时期可分为婴儿期(出生-1周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4-6岁)、学龄期(6-12岁)和少年期(12-16岁),不同时期的儿童心理变化随着生理的变化而不同。儿童时期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高速阶段,从出生到少年,体型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变化,而且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有早晚、快慢之分,尤其是心理变化与其生长环境、生活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如学龄期儿童服的设计,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己转向以学校为中心的集体生活,服装应与学校教育的特定环境相协调。该阶段儿童的运动机能和智能发育十分显著,逐渐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稚气,体型与性格均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同时,现代有个性的儿童向往独立,梦想长大的心态促使他们需要建立“个人风格”,喜欢“酷”的着装。因此,设计男女儿童服装时就不能拿儿童体型的共性去考虑,而是有所区别。女童装可采用X型,H型,A型等外轮廓造型,连衣裙分割线也更加接近人体自然部位;男童装外形可以0型,H型为主。色彩明快、鲜艳、活跃、富有流行性,款式简洁大方,便于活动。针织T恤衫、背心裙、茄克、运动衫、组合搭配套装都极为适宜。同时,学生服或校服也是该阶段儿童在校的主要服装,为了使学生着装统一、整齐,中小学生的校服设计应具有标志性和运动性两大功能,且能保持两年以上穿用合适,故设计的款式具有可调节性和组合性。

2.2注重童装的实用性

儿童天性好动,款式应大方简洁、随意安全,避免繁琐和累赘。如婴儿最基本的“毛衫”—交叉领和扁平系带,袖子连裁,只有一道侧缝线并在接缝缝头处不锁边,柔软的全棉针织布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婴儿娇嫩的皮肤,柔软的骨骼,便于穿脱和适应生长发育而设计的。再如,在衣服臂肘、膝盖、臀部等磨损较高的部位选择不同形状、色彩图案或各种款式的袋兜进行贴补设计,既增强了服装的实用性和耐磨度,也增强了服装的装饰效果,给人以新奇、时髦的美感。为了使服装有一定的“调节和组合”功能,以满足儿童生长时期体型的迅速变化,则可在衣服下摆、袖口、裤口处采用同色或异色、同料或异料的翻边设计,肩袖缝合处采用拉链设计,背带裙(裤)采用可调节式系结设计等。除此以外,在领部、袖部、腰部等处加入抽带设计,一方面可改变服装外型及穿脱方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服装的活泼性和趣味性,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理。实用性还包括童装面料的服用性能。近年来,人们对休闲童装的偏爱以及全球“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使得人们对童装面料的舒适、柔软、易洗、吸汗、透气、耐磨、阻燃、抗静电、防撕裂、刺激性小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其机可洗、洗可穿、随便穿的特点,为儿童的穿用和家长的洗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针织面料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性好,有较好的弹性,天然纤维的针织面料穿着舒适,无拘谨感,而化纤或混纺的面料则耐磨、防撕裂、易洗快干等。诸多的特性使得针织面料广泛地应用于童装设计中。

2.3注重童装的色彩图案设计和装饰手法

在针织童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与图案的设计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色彩运用与装饰直接影响到整体设计的效果。童装的色彩要趋向鲜艳、明快、协调,还要随流行色的变化而变化。

2.3.1童装的色彩与图案

童装的色彩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它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童装流行色与地域时尚的联系,一是童装色彩和儿童心理与生理本身特性的联系。童装流行色在纽约国际儿童时装展发布,各国童装流行色专家不仅综合处理、宏观锁定了全球的童装色彩流行趋向,又突出了不同地域的童装色彩差异与特色。如春季流行色五彩缤纷、地域特色十分强烈,但全球童装中性色调的趋向始终左右着主导色彩。红色系列中柔和的桃红、鲜嫩的粉红、还有浅淡的中度橙红相互交映;蓝色系列中柔嫩的浅蓝成为主流色彩,即使浓郁的传统的蓝色牛仔也通过水洗、石磨工艺实现了灰调的中度色彩系列。体现了春季童装的柔丽、温馨与跃动 童装色彩与图案的研究同时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基础研究。一般0-2岁的婴幼儿不可用大红大绿等刺激性强的色彩去伤害视觉神经;浅淡色不仅能避免染料对皮肤的毒害,还可衬托出婴幼儿清澈的双眸和粉嫩的皮肤。儿童在2}3岁可认识颜色,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4-6岁儿童可以认识4种以上的颜色,能从浑浊暗色中判别明度较大的色彩。6-12岁是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色彩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素质。通过观察试验发现,从小穿灰暗色调的小女孩,易产生羞怯、不合群的心态,若换上桔黄和桃红的鲜亮服装后会改善女孩孤僻、无靠的心理状态。经常给小男孩穿紧身的深暗色服装,致使男童易骚动、并可能伴有“破坏癖”,若换穿黄色与绿色系列的温和色调的宽松服装,小男童的心态可转变,趋向乖顺和听话。

2.3.2针织童装的装饰

童装可以面料色彩作为装饰,也可以图案在前胸或口袋等其他部位作为装饰,图案多取材于卡通、童话、水果、自然风光,如小公主、米老鼠、小兔、小熊、花草、文字等。选择这类图案的服装,易被孩子接受并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婴儿服常采用刺绣方法进行装饰,如简单的彩绣、打缆绣、贴绣等。用小动物的形象和色彩来装饰,更能体现婴儿可爱的形体特征,凸显其天真特性。如采用鹅黄色的针织绒布或棉毛布,使孩子仿佛如小鸡小鸭般稚拙可爱,充满了童稚情趣。幼儿服仿生设计最能体现装饰趣味,仿生设计装饰手法,不仅具有独特的装饰作用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使孩子认识生活、热爱自然。如幼儿对口袋特别喜爱,将口袋设计为花、花篮、动物、杯子等,既实用又富于趣味性。再如女童的蜜蜂装,不仅能生动营造儿童特有的纯真感受,还能教孩子学习蜜蜂的勤劳。衣服上的花形领、后背上的背包口袋、帽子上的兔耳朵等生动的形态、色彩与服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穿后显得生动可爱而有趣。

3 童装印染技术的创新应用

根据环保健康这一主题,设计人员在对印染助剂的选择上极为慎重,需要充分考虑衣物的安全性,再对其颜色进行甄选。现行的色牢度试验方法大部分都是按照作用的环境及条件进行模拟或综合实验,并根据样品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色牢度等级。比较特殊的是耐光色牢度是用蓝标评级,而耐干洗色牢度则会评定溶剂的沾色。在色牢度的评级时,要综合考核颜色三属性的变化,即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在三属性中,色相可以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颜色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称之为色相。根据物体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颜色的明暗程度不同,这种颜色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色相纯度越高,反之纯度越低。纯天然甲壳质抗菌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甚广,广泛适用于棉、涤纶、尼龙、腈纶及其混纺织物制成的四季用品,非织造布等,包括内衣、丝袜、衬衫、运动服、童装、西服、毛毯、床上用品、帽子、袜子、婴儿服、湿纸巾、尿布等。设计师在设计图案和风格上应用了大自然的元素。在风格上,不仅有春夏秋冬的季节风格,还采用动漫绘制的充满童趣的动画风格,既满足了孩子们的童心,又满足了父母的消费心理。

结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求新求变的创新社会,只有创新的品牌才能赢得消费者。同质化竞争、互联网营销激烈的今天,唯有创新、特色才有生机。童装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终端市场,无论是商家还是设计师,要想抢占市场,就必须审时度势地将绿色印染技术进行深度推广,不仅创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还要能将消费者代入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中。

参考文献

[1]赖慧娟.仿生针织童装的益智功能分析[J].针织工业,2020(07):77-80.

[2]陈楚怡,于述平.浅析针织童装无结构设计[J].西部皮革,2019,41(07):67.

[3]原丽雅,毛莉莉,袁斐.针织童装毛衫的图案设计及应用[J].针织工业,2018(10):17-20.

[4]马文慧,沈雷,方东根.针织童装智趣性设计方法研究[J].针织工业,2016(08):70-73.

[5]颜晓茵.针织童装设计研究[J].针织工业,2005(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