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系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系统分析

祁晓鹏

祁晓鹏新疆哈巴 河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哈巴 河 836700

摘要: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是我国政府奉行的基本理念,因此,国家领导部门始终要求不论在任何形势下,都要以保证人民安全为第一原则,对于本就具备高安全风险特点的矿山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更是尤为重要,由于有色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社会反响更加强烈,目前如何保障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成为相关人员考虑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笔者就围绕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系统进行一系列分析,以期对矿山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系统

引言

由于矿山行业安全事故问题时有发生,并且每每都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因此不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国家有关部门,都对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矿山领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风险预测系统也被适时应用到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合理分析风险预测系统技术在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途径,深入研究风险预测系统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效益,可以为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效参考。

1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机制的作用

预测分析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推断,这种推断和预测建立在对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搜集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理论以及分析方法,通过具体的测算方式和计算方法来描绘事物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预测分析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分析方法能够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以及当前事物所呈现出的各种状态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趋势进行预测,这对于矿山生产过程中进行各类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特别是针对有色金属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且可能导致这些安全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此来形成能够反映影响因素和预测目标之间的模型状态,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训练能够在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活动中通过导入相关的因素指标,来生成对应的预测数值,实现科学的预测结论,帮助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决策。

2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的关键技术

通过对有色金属矿山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网络抓取能够实现有色金属矿山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两种重要风险数据来源,通过这两种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和提取以及分析过程能够实现最终的建模过程,并通过该模型来对有色金属矿山的安全生产风险提供预测功能。

2.1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矿山企业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各个岗位所包含的建筑物,生产设备,采矿区所安装的传感器监测仪以及摄像设备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和归纳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生产人员数据来自于生产人员所携带的射频标签,当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射频读取设备,该设备便能将工人的相关信息传送到了信息收集设备,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转化能够对工人当前所处环境的各类数值进行掌握,地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自于当前矿井内的情况进行清晰的掌握。其次,在对矿山环境信息进行搜集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数据差异问题,应当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筛选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2 三维模型的建立和作用

在进行数字化集成应用的过程中,因为该集成应用最主要作用是为了加强矿山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水平和力度,同时能够对监控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监控过程的有效性,通过多种平台和软件的测试选择了3Dmine作为集成应用的主要平台,通过对生产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场所等相关空间建立相应的模型,然后利用传感器和摄像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将摄像机所采集的图像进行转换格式,在此基础上建立3D仿真模型,扫描设备扫描了生产人员随身携带的射频识别标识所包含的数据后,变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导入至3Dmine,形成对应的生产人员模型,并可以通过模型读取该人员所处环境的氧气含量,温度数值等相关信息。

2.3 数据信息处理

通过将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以及模型库,并完成相关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良好的数据交换机制,数据库中所包含的内容包含生产人员信息,生产人员所处环境的视频监控,环境信息中包含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井下监控设备,最后通过将生产调度数据与这些数据和三维模型进行关联,实现了立体交叉的矿山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对数据信息中包含的各类环境指标来对当前的生产状态进行分类,如果环境数值超过警戒值则发出警报。

3 案例说明

该案例通过某矿井中的生产序列所包含的各类环境利用3DMine进行模型仿真构建,同时将生产环节中的员工信息,员工所处环境信息与仿真模型进行有效的关联。

3.1 仿真模型和数据模型的标准制定

依据该矿山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单体设计标准来完成生产过程的仿真模型构建,通过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仿真模型作为数据信息载体,通过仿真模型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反映,并依据这些数据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3.2 多数据系统的应用集成

集成技术及其标准的制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通过对生产过程所对应的仿真模型开展监控过程和数据集成应用,这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管理流程能够将矿山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数据低压检测数据和生产人员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并反映在纺织模型中,使得生产过程的监控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3.3 危险因素的辨识和排除

通过3DMine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所反映出来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能够对危险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通过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危险因素判别标准,能够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范围划定,应对该范围的安全状态进行科学分析,利用仿真模型就反映出来的数据对存在于危险区域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警示作用。

3.4 最终效益所涵盖的内容

在矿山日常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引入数字化矿山集成技术,使得传统的矿山生产过程安全风险较高的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也对矿山发展同样的重要。通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引入数字化集成技术使得施工现场的各类工作人员能够对身处的环境所包含的各类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同时能够将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输,地面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的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利用3Dmine进行仿真建模,同时将采集的各类信息通过模型进行清晰的展现,只能够有效的对工作区域的各类人员所处的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可以发出相关的安全预警。未来的矿山数字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集成技术逐渐覆盖至矿山的所有区域,以此来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的总体水平。


结束语:从宏观角度出发,矿山安全生产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一定关系,站在微观立场则是矿山安全生产涉及到采矿企业经济效益及其运行发展和采矿一线人员人身生命安全,不论从哪个层面说,矿山安全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在有色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中合理应用风险预测系统,可为保证生产安全提高有效保障,因此,我们应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友良, 张兴凯, 李全明,等. 一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平台:, CN109636055A[P]. 2019.

[2] 南宁, 吴超, 周科平. 大型矿山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8(5):3.

[3] 王顺佳, 高金涛. 大型矿山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刍议[J]. 中国科技投资, 2014(A15):2.

[4] 张育磊, 张楠. 万峰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 煤炭工程, 2019, 051(006):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