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质量管理

周璐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为了探究提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主要路径,笔者首先对特种设备的特殊性能进行阐述,总结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重要性,分析当前检测人员考核现状发现:部分地区考核内容不够完整,难以满足现场检测的实践技能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考核工作中,应该将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贴合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实际内容,提升其检测技能,确保特种设备资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字:无损检测;特种设备;考核质量;实践操作;重要性

在信息科技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特种设备已经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较多,一般可以归为机电类和承压类两大类型,并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从这一层面来讲,对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保障设备在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和突发障碍,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可以确保设备资源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稳定性,通过人为方式和管理手段,让社会生产和技术发展相互融合,为特种设备的应用获得更大空间。

  1. 特种设备的特殊性能和无损检测人员的重要性

特种设备一般可以归为机电类和承压类两大类型[1]。其中机电类主要包括启动机械、游乐设施、电梯索道、专业机动车等;承压类主要有压力管道、气罐、锅炉压力含气瓶等设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该类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耗费,维护、保养、修复成本较高,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在社会生产使用中万无一失,必须配备专业的无损检测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维护,在设备制造、技术应用、安装质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已经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为Ⅰ级检测人员考核和Ⅱ级检测人员考核,考核机制逐渐完善,同时也获得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对检测人员进行资格管理、理论考核、技能测验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让特种设备符合相关使用标准,提高生产安全系数。

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现状

当前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考核主要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2]。中高级无损检测人员可以利用机考,做到。在理论学习中,无损检测人员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知识,教材和习题之间的配套相融性较好。然而,现有考核体系下,部分地区难以满足现场检测实践技能要求;其次,考核内容不够完整,比如在磁粉检测考核中,多数地区对湿法检测钢焊缝、磁轭法多有考核和培训,但是对于线圈法,干粉法支杆法等技术的学习不够透彻;或者在超声检验考核中,对于超声检测、丙型锻件、对接焊缝等主要内容考察次数较多,而对于T形焊缝、螺柱螺栓、不锈钢焊缝等检测技术的考核频次不高,此类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必要的。因此在今后考核管理中,笔者建议应该丰富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内容,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质量监督,提升从业准入,规范实践程序,做到检测考核制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

三、提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质量的根本途径

(一)理论考核

在集中理论授课之后,应该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整体测验,其中测验方式主要以机考为主,从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题库中抽取题目,形成新的套题,其中套题选择应该贴近检测人员实际工作内容,并且将合理规避风险、法律责任、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类型、职业操守、个人素养、测试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突发事故处理案例等方面进行结合,对检测人员进行综合考量,之后通过电脑阅卷方式,减少主观因素对阅卷质量的影响,从而提升阅卷速度。其次,笔者建议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中高级考核还应该在理论知识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口试,让参与考核的人员回答2--3个与实际操作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回答自从持证以来,自己对本专业工作的感悟,尽量减少纯理论概念的考试,更加侧重于行业标准、技能应用、未来发展、操作规程、工艺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口试考核人员主要由专家学者、行业骨干等技能性人才组成,对参试人员的应用能力和理论基础、工作思维进行评分评级,提升其检测理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二)实操考核

在实践操作考核中,应该根据各专业级别工作实践内容,提升检测人员操作能力[3]。比如在RT专业实践操作考核中:对于Ⅰ级检测人员应该考验其底片冲洗、X射线机操作、暗示胶片切装、X射线拍片、钢板对接焊缝等技能;对于Ⅱ级检测人员应该考察其γ射线机操作、对接焊缝γ射线拍片、X射线机曝光曲线制作、观片灯使用、底片评定等方面的技能。再比如,在UT专业实践操作考核中,应该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对Ⅰ级检测人员进行超声波模拟机、超声仪器水平线性参数测定、探头参数测定、锻件-板材对接焊缝检测等技能的考核,对Ⅱ级检测人员应该考核其钢板对接焊缝检测、数字机操作、螺栓螺柱检测、小径管对接焊缝检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T形焊缝检测、距离波幅曲线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在PT专业实践操作考核中,对于Ⅰ级检测人员应该进行不锈钢板对接焊缝方面的考核,对Ⅱ级检测人员应该考察及铝合金试块低温对比技能、不锈钢板对接焊缝技能(荧光渗透检测+后乳化检测)、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技能等。在MT专业实践操作考核中,对Ⅰ级检测人员应该进行水机荧光磁悬液配制、油基黑磁粉磁悬液配制等方面的考核,外加磁轭法检测钢板对接焊缝等技能考核,对Ⅱ级检测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线圈法检测螺栓螺柱、直接通电法检测螺柱、湿法检测钢板对接焊缝等方面的能力测验。配备足够的设备和器材,在考核之前应该制作缺陷试件,将其作为实践操作考核标的,比如:制作典型射线缺陷底片,其制作参数如下:

表1:典型射线缺陷底片制作参数

焊缝结构

壁厚(mm)

底片数量(张)

缺陷类型

大直径管道焊缝

≤30

2

单面未焊透缺陷;

内凹缺陷;

裂纹缺陷;

条状缺陷;

伪缺陷;

平板对接双面焊

≤30;

30-60;

>60;

4;

2;

1;

小径管对接焊缝

≤8

1


其中每袋底片有10张,手工焊在4张以上,深槽焊底片1张,焊接位置(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各一张,让参与考核的人员对缺陷试件进行观摩和测试检验,如果有参试人员考核结果不过关,应该配备专业的实训人员,对其进行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帮助其掌握基本行业规范和操作知识,提升其职场竞争力的同时,让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更加贴合社会需求,提升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稳定性,提升无损检测人员行业经验,突出考核管理的质量性和科学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考核主要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因此为了突出考核管理的质量性和检测人员的技能性,应该贴近检测人员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套题选择,尽量减少纯理论概念的考试,更加侧重于行业标准、技能应用等方面的技能的提升,根据各专业级别工作实践内容进行针对性考核,制作典型缺陷试件,让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和检测,从而让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更加贴合社会需求,突出考核管理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朱慧宇, 刘丹丹. 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常见误区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36):169-169.

[2]谢亚斌.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的监督检验[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000(008):228-229.

[3]原徐成. 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附件M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J]. 起重运输机械, 2019, 548(02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