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监控系统及防越级跳闸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电力监控系统及防越级跳闸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郭建军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300

摘要:在煤矿供电系统中应用电力监控系统、防越级跳闸系统,能够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从应用方法、应用思路、应用功能这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电力监控、防越级跳闸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煤矿生产水平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电力监控;越级跳闸;煤矿供电


引言:煤矿供电系统负责为所有煤矿生产设施提供电能,这使得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直接决定煤矿生产能否正常开展,因此,为了维护供电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可以将防越级跳闸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嵌入到供电系统中,增强系统自身的运行维稳能力,让煤矿生产供电更加可靠。

  1. 电力监控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 应用思路

在煤矿生产中,掘进、采煤、通风、运输等生产环节均需要依托于机械设备完成,这使得煤矿生产对电力的需求较大,需要设置专门的供电系统,来满足上述设备的作业需求。在此背景下,供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就会使大量设备停运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传统的供电监测系统,不支持实时的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不能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只能在设备已经瘫痪时,才能实现设备诊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煤矿生产埋下了隐患,不利于生产活动的稳定开展。为此,在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中,核心的应用思路应以故障预防为主的应用思路。在此应用思路下,电力监控系统借助传感器、无线通信等高新信息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然后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由此及时找出故障隐患因素、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使工作者可以基于此,提前采取措施来预防供电系统故障,增强该系统的应用效果。

  1. 应用原理

基于上述应用思路,可以将监控系统的应用原理阐释为,在由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设备层组成的三层网络架构下,通过借助设备层的硬件设施,如传感器等,实时获取供电设备的运行参数,然后运用网络通信层设施,接收设备层传输来的运行参数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给信息管理层,由信息管理层对所获取的运行参数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更有价值的供电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如运行异常点、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等,最后,再运用网络通信层,将该信息传递给中控系统,为工作者的运维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由此即可帮助工作者提前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及时排除故障,实现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其中,考虑到目前煤矿作业所需的电力较多,甚至能够达到全国总发用电量的70%,使得其的供电系统规模较大,系统中包含的电力设备数量也多,因此,在监测过程中,系统会采集到海量的数据,如果运用常规的数据处理方法,就很难完成信息管理。为此,在应用原理中的信息管理层运行部分,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来有效应对海量的数据运算处理任务,以实现电力监控系统的顺利应用。

  1. 应用功能

根据上述论述,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功能应当包括以下几项:

  1. 数据采集记录,采集监测点各类运行参数,同时记录监测点的故障参数:第二,五遥功能,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即后台主机可以实时显示上述系统前端所采集的数据,而且能够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远程的控制、查看,由此提高电力监控工作的灵活性;第三,预警和报警处理,可以根据所采集到的电力设施运行参数,对故障进行预警,并在发现故障时,立刻将故障参数、故障诊断结果等信息予以显示,为工作者的排故工作提供依据;第四,历史数据和报表处理,将历史数据予以统一的存储处理,支持1min、10min、15min、30min、60min、24h的数据存储,以供工作者随时查询。在此过程中,数据会先被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之后,则可以按照需求,被存储到永久介质中。此外,在查询时,能够自动生成表格,并支持输出、打印。

  1. 防越级跳闸系统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 应用思路

在煤矿供电系统的运行中,由于运行环境复杂,所以系统的井下线路经常会出现故障问题,导致供电系统保护跳闸,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而在此背景下,非故障区域可能会受到跳闸的影响,使该区域的煤矿生产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而上述跳闸问题主要源于,供电系统的供电半径短、供电层级多,使得其跳闸保护功能的选择性不佳,由此经常会出现越级跳闸的情况,让跳闸保护影响范围更大,不利于煤矿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基于此,应当将防越级跳闸系统的应用思路设置为,通过优化煤矿供电系统的跳闸保护选择性,规避越级跳闸的问题,由此适当缩小跳闸保护范围,保持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作业状态。在此应用思路下,可以考虑运用越级闭锁信号,来分隔各个跳闸保护层级,以预防越级问题[1]

  1. 应用原理

根据上述应用思路,可以运用分布式区域保护原理,来应用防越级跳闸系统。其中,该分布式区域保护原理可以被阐释为,通过构建各级保护之间的联系,使跳闸保护系统中任何一个级别部分在检测到故障时,立刻发出闭锁信号,让该级别的上一级保护,能够马上闭锁,不接受,也不执行跳闸信号,由此将故障跳闸范围锁定在故障所在的级别范围内。在此应用原理下,如果断路器失灵,上级保护也会立即动作,针对母线故障,也可以保证跳闸处理的快速实现,因此,基于上述应用原理,进行防越级跳闸系统应用,能够使区域保护能够适应多分支配电网条件,化解保护时间级差无法配合的问题。总体上来说,相较于系统判别、集中式保护等其他的防越级原理,此应用原理下的防越级跳闸系统的使用性能情况如表1,由此可见,按照上述原理运用防越级跳闸系统,能够取得更好的供电系统维稳效果。

1 防越级跳闸系统性能对比表


电流差动原理系统

系统判别原理系统

集中式保护原理系统

通信闭锁原理系统

分布式区域保护原理系统

可靠性

★★★★★

★☆☆☆☆

★★☆☆☆

★★☆☆☆

★★★★★

可行性

★★☆☆☆

★★★★☆

★★☆☆☆

★★★★☆

★★★★☆

可维护性

★★☆☆☆

★★★☆

★★☆☆☆

★★★★☆

★★★★☆

经济性

★★☆☆☆

★★★★★

★☆☆☆☆

★★★★☆

★★★★☆


  1. 应用功能

按照上述应用原理,在运用防越级跳闸系统时,可以将系统架构设置为如图1所示。在防越级跳闸系统的功能运行中,该架构中主要负责执行防越级跳闸保护功能的部分为间隔层,同时,由GOOSE交换机相连形成的通信网络层,会将越级跳闸保护信息传输给本地监控系统,而通信管理机、调度中心等部分组成的管理层,则负责通过控制上述部分作业,来保持防越级功能运行的稳定性。基于此,防越级跳闸系统的整体应用功能可以被阐释为,通过借助GOOSE交换机,将防越级跳闸闭锁信息,从下机高开保护,传输给上级保护,由此在跳闸时,让站与站之间、站内部的出线、进线之间存在闭锁信号,将跳闸信号与其他无故障线路相隔绝,达到防止越级跳闸的效果[2]


6194c4b10166a_html_d6f2283357e51e9b.jpg


1 防越级跳闸系统图

结论:综上所述,增强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可以推动煤矿生产水平的优化发展。在供电系统运行中,通过科学的防越级跳闸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应用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的供电系统排故、防止故障恶化、提高供电质量,实现防越级跳闸,缩短停电时间及停电范围,从而使煤矿安全生产作业更加稳定,提高煤矿生产力。

参考文献:

[1]任俊卿.现场开关中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的应用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1(17):89-90.

[2]周建军.矿用供电系统故障模型及诊断方法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1,36(08):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