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的中医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1

上肢骨折的中医疗法

赵建

蒲江县寿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四川省 ) 611633

骨折患处常会出现淤血、肿胀、疼痛、错位、畸形等多种症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感,所以骨折要及时采取治疗,才能摆脱疼痛。手臂骨折也称上肢骨折,可采取传统的中医治疗,中医疗法主要是针对穴位进行治疗,通过电针刺激患者的穴位让患者感受肌肉的收紧与放松,根据骨质损伤情况予以不同的疗程施以有效治疗。现收集几种以中医疗法治疗上肢骨折的方法如下:

  1. 耳穴埋籽联合中药脐疗外敷

上肢骨折后,可采用耳穴埋籽联合中药脐疗外敷予以治疗,它是保守治疗骨折中的一种常见方法:1) 耳穴埋籽法 寻找最敏感穴位,

使用少许酒精予以消毒,将王不留行籽放于麝香止痛膏中间位置,贴敷于敏感穴位上,并用手指适当按压,留置一天后对另侧耳穴予以上述按压,持续交替按压三天。2) 中药脐疗贴敷 以多种中药如:生大黄、马钱子、赤芍子、黄芪、当归等混合研碎成粉末,将其敷在神阙穴上,使用五克每次贴敷一小时,每天贴敷两次,坚持贴敷治疗 三天。外敷中药针对骨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的病人,治疗效果会更为明显,可促进皮下出血的快速吸收,从而加快消退肿胀的症状。3)另外,要注意如是开放性骨折,就要禁忌外敷中药,因皮肤有外伤口,外敷中药后,很容易导致感染。

  1.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

上肢骨骨折种类繁多,如:锁骨骨折、肱骨骨折等,通常此类骨折是多因外力受到重击、摔倒等情况造成软组织受到损伤导致骨骼移位,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并会出现红肿、肿胀现象,同时也会导致受伤骨折部位功能性障碍。1)可依据患者骨折类型,并观察患者骨折移位情况等予以采取正骨手法复位疗法,此项疗法包括: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等,当骨折复位成功后,再使用小夹板在外固定。2)中医正骨疗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主要施用膝顶拔伸手法,患者需坐正,挺胸抬头,医生用膝盖顶住患者的背部正中央,然后双手握住患者两肩外侧向后拉,以此方法将移位的骨折复位,再使用软垫放于患者肩胛骨间,指导患者伸展患肢,最后再予以小夹板固定。3)中医正骨手法同时加以辩证用药处理配合康复训练,此治疗无创伤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显佳。

  1. 中药烫熨联合运动锻炼

中药烫熨治疗方法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除风祛湿、消除肿痛、舒筋活血为治疗根本,对伴有肢体肿胀的骨折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1)中药烫熨中药用:采取川芎、当归、红花各30克,桑枝、桂枝、伸筋草各20克,干姜、羌活、苦参、延胡索、制草乌、威灵仙、制川乌、宽筋藤、透骨草各15克,将其混合碾磨成粉末,放于棉布袋中自制成小药包。再将其放入锅中,温水浸泡20分钟左右,待水煮沸后,仍需再煮20分钟,然后捞出药包并把要包袋上的水分空掉,待温度降至60℃-70℃时将其放入治疗盆中备用。采用按压、揉搓、拍打等中医手法将药袋置于患处熨烫半小时左右,每日需熨烫治疗一次。十天为一疗程,坚持治疗三个疗程。在起初开始烫熨治疗时,患处肿胀感会稍有加重,在治疗7天后会就会好转。如皮肤有挫伤导致溃烂则要立刻停止烫熨治疗。2)施以中药烫熨治疗后配合康复锻炼:半个月为一疗程,坚持治疗四疗程。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疼痛程度制定适当的运动锻炼方案。如患者能将手掌握住拳头状时,则可以关节伸展作为康复训练,锻炼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由单关节开始锻炼,逐渐再多关节进行锻炼,而后再联合多关节配合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发展情况予以调整锻炼时间及范围。中药烫熨联合运动锻炼以动静结合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更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四、总结

除此之外,还可使用激光进行穴位照射,或进行刺血配合拔罐,放出淤血后再固定患处,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中医治疗骨折多是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同时配合接骨丹的使用予以治疗为主,能够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加快骨折愈合的时间。上肢骨折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愈合,下肢骨折需要两个月才可愈合。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中医疗法可提早愈合且效果明显。当然不同部位的骨折,治疗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病人是青枝骨折、裂纹骨折、稳定性骨折,此类骨折愈合就比较快,如股骨、颈骨骨折,其骨折部位血液供应比较差,愈合就相对来讲比较慢一些,但中医治疗骨折愈合效果显佳,因外敷中药,可以促进骨折端的血液循环以保持通畅,同时还能改善微循环,促进静脉回流,这都有助于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