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中医内外治疗

/ 2

痔疮的中医内外治疗

杨杰

什邡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德阳市 618400

痔疮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主要位于肛门周围。痔疮的发病年龄无限定,任何时期句可发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换上痔疮的几率不断增大。其治疗也不是非常复杂,所以关键就在于患者能否及时就诊。在治疗之后,或者是没有患痔疮时,怎样护理和预防?下面作简单的介绍

61921db6ed6dc_html_56b0f76593a859bf.jpg

致病因素

一般情况下,当人在站立或坐位时,因重力或脏器的压迫会使得位于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端血液向上回流出现阻碍。直肠静脉和周围分枝部位会因为缺乏静脉瓣,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容易瘀积。因为血管特殊的排列分布,越是处在较高高度穿过肌层,受粪块压迫的影响就越大,越容易引起血液回流。当静脉通周围没有固定支架的黏膜下层疏松组织时容易弯曲舒张。静脉壁由于机理性的薄弱,抗力明显不足,无法抵抗血管内压力,会渐渐扩张。人长期处在站、坐、重远行等行为之中,会阻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循环不畅以及腹内脏器血流缓慢引起充血,还会使痔静脉异常充盈,静脉壁承受能力不足,血管容易瘀血扩张。缺少运动锻炼,会影响肠蠕动减少,粪便排出时间变缓,或习惯性便秘,都能对静脉起到压迫和刺激作用,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临床表现

痔疮主要的表现为便血。便血的特点可以是无痛的,间歇性,可以在便后出现鲜血,或大便时同时滴血。便秘、大量饮酒、食物刺激强的时候症状加重。单纯性内痔可无疼痛表现但是存在坠胀感,也可出血,当出现感染、嵌顿时可出现疼痛感。

内痔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多于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出血也停止,痔不脱出肛门;第二种在排便时出血,会脱出肛门,等排便结束后,痔回归原位;第三种,痔脱出肛门后需要借助外力归位;第四种痔长期暴露在肛门外,不能归纳。一般的第二种以后的痔类型多属于混合痔,具有外痔和内痔的双重表现,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坠胀等,常因为痔脱出时带有粘性分泌物。

外痔正常情况下无明显的症状,当发生血栓、感染、创伤时会表现出肿胀、疼痛。没有症状时,可以进行非手中治疗。绝大部分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早起均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需要患者注意日常饮食,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纤维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纠正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畅通、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保持肛门的清洁卫生。避免久坐,适度运动。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后患者仍然需要注意日常习惯,避免复发。

中医对痔疮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痔疮的病因认识较为深入。《素问》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顾而饱食,筋膜横解,肠僻乃痔。”《诸病源候论》记载“房事不慎”可损伤气血筋脉“渗漏肠间 冲发下部”可致“诸痔”;劳伤筋脉则生热,热积于血,血得热则流散,渗入大肠,故大便血也。《医宗金鉴》云 :“痔 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简而概之,以脏腑虚弱为本 ,感受风湿燥热邪气所致。《血证论》云 :“魄门之病多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有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肾经 阴虚,不能润肠者;有肝经血热,渗漏魄门者;乃大肠之滞与 各脏腑相连之义。”根据中医对痔疮的认识可以将其分为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气虚下陷、热毒炽盛等证型。

中药内治法

1、风伤肠络证。患者多喜饮酒,之后受风热、湿邪侵袭,致使壅遏肠道血分,经脉损伤、血外渗所致。症状为:大便带血、滴水样滴血,血鲜红,或存在肛门瘙痒、大便干燥等。此症应以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为治疗目的。周兵等使用地黄凉血汤或槐花散治疗该症状痔疮出血患者486名。其药方组成有:槐花15g、荆芥炭15g、炒枳壳9g、地榆炭15g、当归12g、 黄芩12g、丹皮12g、玄参12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生地黄15g、生大黄3g。增减治疗。伴大便射血者加用防风炭10g、侧柏叶10g;伴便秘者生大黄加至6g;伴口干者加用芦根10g、天花粉10g。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果显示其总治疗效果为97.9%,治疗效果明显。

2、湿热下注证。患者饮食不节、多食肥厚、喜好生冷、骤起湿邪、湿为阴邪、黏滞内阻、阻于内脏、致使气机不畅、升降失调、内生湿热,阻滞于肛门。多表现为肛门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大便黏滞。治疗注重降热祛湿、消肿止痛。贺向东等使用痔炎灵浓缩液(黄芩、黄连、 黄柏、白茅根等)治疗混合痔感染出血者738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果显示总治疗效率为91.19%,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肿胀、出血等明显改善,逐渐恢复。

3、气滞血瘀证。患者因情志抑郁、导致肝脏失调、气机不畅、气血瘀滞、肛门血脉不通、淤积成团,排便时受挤压导致出血。其表现为内痔嵌顿、水肿疼痛。治疗宜选用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法。宋爱莉等采用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由桃仁、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等组成)治疗肿痛痔患者40名患者,一段时间后结果显示总治疗效率为90.00%。殷绪胜采用活血化瘀法(桃仁20g,泽泻、红花、延胡索、秦艽、乳香、没药、白芷、木通、赤芍各15g,丹皮牛膝、制大黄、皂荚各10g)治疗80名患者,其治疗效率为97.5%,效果明显。

中药外治疗法

1、熏洗法。熏洗法是将药物熬煮后利用蒸汽蒸熏或局部清洗起到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祛除湿邪的效果。崔麦茂使用中药熏洗法(芒硝30g、鱼腥草20g、蒲公英20g、马齿觅20g、苍术20g、地榆炭20g、甘草15g、防风10g、冰片10g)治疗70名患者,将药材熬煮后先进行熏蒸,待水温适宜后进行熏洗,每天两次,早晚进行,一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效率为94.29%,其效果明显。

2、塞药法。是指将药物与适当的基质混合均匀而制成的一种在室温下为固体,遇体温时会迅速溶融或溶解,并与体液相混合的一类剂型,由腔道 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王智勇使用九华痔疮栓剂塞肛治疗诉有出血、局部不适等患者,每天一枚、每天两次,连续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局部不适症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