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发展研究

李鑫

青海,西宁 810000

6321221993101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我国城市化得以健康科学发展,必须要推动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城市和城镇规划协调发展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基本原则以及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协调发展

1、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的要求

1.1系统协调发展

这里所提到的系统协调的原则并是指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以及自然资源之间整体的布局需要维持协调和谐发展的状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发展目前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相对较少,而城镇的数量相对较多。在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必须要将城镇发展作为中心,并在全面协调的前提下,针对城镇的建设规划进行有效的优化。自然资源和城市发展的协调主要包括了土地、水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与城镇快速发展之间的协调,除了需要在同一个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也需要注重各个地区发展之间的自然资源应用以及有效保护。对于城镇和城市规划发展而言,交通作为其中的核心也是城市和各个城镇之间得以连接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要重视交通运输网络的合理建设,并针对绿化设施、给水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做出合理的规划以及布局。

1.2科学整合

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作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比如沿海地区的城市和城镇需要重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全面发挥其和内地的中转和通道作用。那些历史古迹相对较多的文化城市以及城镇,需要在保护原有文化古迹的前提下针对城市的快速规划发展给予相应的调整。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重视建立与国际接轨以及联系的全方位一体化多功能格局,以此来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城镇发展网络。

2、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城镇规划必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必须既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又遵守当地政府制定的五年、十年远景规划。城镇政府及规划部门在制订规划时,一定要聘请有专业知识的有关专家参与;规划要在深入细致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要有多套方案、反复比较分析。要开展“阳光”活动,城镇规划方案也要交给当地群众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修正和完善工作,使城镇规划更科学、合理、适用。2、规划工作必须抓住要点。当前,城镇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城镇性质、建设规模、总体布局、基础设施及道路网络、人均用地指标、民房安置等。3、规划内容应全面,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规划不但要考虑商业服务、文化与教育、医疗卫生,还要形成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网络、旅游等市场体系。4、规划必须树立经济观念。规划方案能否做到既有总体构思又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衡量该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3、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的具体策略

3.1城市规划应将城郊、城镇纳入一体化统一规划开发建设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与城郊及中心乡镇的发展“城市群”与“城市带”等城市发展空间现象的出现无不证明了区域中心城市与郊区及中心乡镇协作发展的优势和威力以点带面以面辐面其强大的辐射威力必将带动附近农村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城市规划总体布局中城乡一体化已深入人心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以“城乡一盘棋”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既拓宽了思路又充分合理利用了资源开阔了规划视野符合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工哺农”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要求在工业与农业的规划中以现代化的工业为基础带动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将工业生产创造的财政收投入到村庄建设的整治中大力发展都市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笔者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将集中成片的耕地和冲垄整理成农业基地发展苗木和种植业。②依托农村现有的畜牧养殖规模和技术进一步发展牲猪和鸡禽养殖业。③依托现有的水塘水库发展渔业养殖。④依托农村内山体改善和培养经济林等。拓展产业类型发展各种经济产业实现城市城郊农村整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3.2信息时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应积极适当作出调整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推动和电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城市规划中与城市建设中如何应对信息化背景条件下的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国目前的城市编制体系沿用上世纪90年代初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很多方面都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而信息化的社会内容没有过多的涉及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业等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适应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也应该有前瞻的研究。信息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一些研究学者也多次提出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也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发展趋势即第一产业、二产业比例下降三产业比例则显著上升与信息有关的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政府和其它服务则显著增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影响下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并籍此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和城市定位将城市建设提升至较高的水平。

3.3现代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优先原则

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态和环境整体质量在下降并出现很多城市病区域生态失衡等现象生态规划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和城镇体系规划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环境生态规划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环境保护规划核心内容为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二是强调生态分区以浏阳市为例可细分为:自然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林业建设区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镇等来划分局部生态功能。第三是强调生态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城镇的建设即在较大区域内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重点生态城镇通常是指域内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县城和中心镇籍此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演化下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

紧接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稳定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城镇化之间维持一种协调健康发展的趋势。就要求城市规划中将城镇澄江南路到一体化的规划开发建设中并全面考虑生态优先的原则,并结合信息时代下的具体规划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赵潇.农业型小城镇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2]李金栋,季文霞.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居舍,2020(15):5.

[3]马晨光.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