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优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乡村生态旅游优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第一作者:戴艳,第二作者兼通讯作者:刁培松

山东理工大学, 255000

摘要: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乡村生态旅游能够在改善乡村环境的同时,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发展。文章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字: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优化;乡村生态旅游

引言

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国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振兴和新农村战略得以落实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独一性、原生态及追求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特色和活力,使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判断。对于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生态旅游可以改善农村卫生和村容村貌,能够解决农村收入差距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城乡不协调发展等问题。然而在优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生态旅游的价值及原则。唯有如此,才能调动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生态旅游事业的积极性。

1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保护生态环境是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农业生产现代化立足于基本国情,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生态发展现代化。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兼顾环境资源的保护,其中的生态旅游项目的推进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化发展的活动之一,能有效助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不仅如此,生态旅游项目还可以推动资源开发合理化,解决非再生资源污染问题,提高环境保护力度。将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结合,可以健全强化保护生态的制度,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健全农业生态经济体系。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还能带动广大农村基层群众二次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率,带动农村GDP发展,改善乡村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生态旅游项目不同于以往的工业集成项目,可以给经济带来持续的动力,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但可以使乡村居民享受到诸多的惠民政策,丰富农民收入来源,还能推动乡村振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构建城乡一体化谋篇布局。

2乡村生态旅游优化发展路径

2.1增强生态旅游的活动宣传

农村要把旅游品牌当成吸引游客和商家的宣传内容。在推广农副产品的情况下,增加对手工业制品、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等销售产品的选择。不把某一类产品作为运营品牌的主打宣传内容,而是在旅游景区内,宣传节假日消费活动或者产品优惠方案,使游客能亲身体验产品消费带来的体验感。农村要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游客对产品宣传活动的基本要求,适当为每个来到景区的游客赠送活动产品。使前来农村游玩的人员,能够以带走产品或者发布旅游线路的方式,为乡村生态旅游进行活动或者产品上的推广与宣传。在旅游产业活动宣传中增加消费产品,让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收获。并增强工作人员参与社会活动服务价值,使他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把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做大做强,让更多人能够在销售或者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经济领域内的发展。同时,以宣传副产品的活动内容的方式,增加旅游产业中的生态农业消费活动,使游客能够体验到农业生产特殊旅游场景,增强农村吸引游客的当地品牌效应。

2.2设计多产业融合机制

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强大优势,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未来还会发挥好更为显著的作用,这需要高度认识到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尝试去打破传统的旅游业态,对当前所拥有的旅游产业进行不断的转型升级。在多产业融合机制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促使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有更深度的融合,可以考虑最大限度地延长农业产业价值链,以此确保乡村生态旅游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二是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事业时,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手段,将社交媒体、网络视频、旅游网站等相关性的传播载体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新媒体营销平台,让更多的人知晓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和消费。

2.3明确相关政策和机制

体验式乡村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也依赖于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政府应明确相关政策,保证旅游经营者的正常开发经营,同时完善机制建设,鼓励旅游产业开发体验式旅游,以科学的政策来帮助旅游区当地居民开发旅游产业,发展当地经济,确保体验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明确体验旅游的项目和相关检测评估标准,严禁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的旅游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资源整合、农业生产及旅游规划便能够得到有效统筹,可以在商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乡土风情与乡土气息,使乡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民俗与民间习俗,开展各类的农业生产活动。譬如休闲农业的经济支持,使乡民可以更好地开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有关政府部门在乡土气息保留上,应将蕴含乡土风情、乡土气息的习俗和活动作为独特的生态旅游项目,使其在旅游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2.4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培训

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主体的个人能力普遍不高,通过能力培训,可以有效提升经营主体的个人综合能力。各个地区应重视经营主体业务培训工作,结合当地生态旅游和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经营主体轮训计划。经营主体培训活动由当地旅游部门组织,每年定期开办能力提升班,组织各个经营主体参加,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旅游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组织管理能力、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宣传营销、相关政策法规培训以及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分享。培训经营主体在培训后,个人素质和能力会有明显提升,甚至能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经营灵感,帮助经营主体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5加强政企乡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和当地经济水平息息相关,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经济提升后反过来哺育生态旅游,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因此要注重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多部门、多行业进行密切关注并配合,发展区域性的生态旅游产业,和当地的特色经济结合,与知名企业联动发展,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相关部门要担起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意识,承担监管责任,调动当地企业共同发展,选派带头人组建工作小组,进行实地摸底排查调研,对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加强建设,比如公路、水电、绿化等等,以满足游客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理念更新升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组建专题培训班,对参与人员代表进行培训,比如企业带头人、农户经营者、旅游市场管理人员等,升级理念,打破旧有思维,结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对旅游环境进行更新迭代。除此之外,在发展经济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提升环保意识,科学规划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乡村发展有了更强盛的动力源。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下还需要注重政策引导,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地区特色与发展需求的生态旅游产业,构建和谐的乡村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翔,姜晓琴,陆引.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龙海市东泗乡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2020(25):74-77.

[2]夏正超,项小伟.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模式与创新:文献综述与展望[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11.

[3]金媛媛,王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20(1):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