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病理教学中 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分析

魏玉龙 1 宋青竹 2

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病理 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2.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抽选本单位2018年至2020年期间接受病理教学的60例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学生,分别采用常规病理教学与PBL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分,学习态度,思维能力提升。结果: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考试成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思维能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能够全面提升考试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思维能力,使其更加全面掌握病理教学知识点。

关键词:病理教学;PBL教学模式;应用对比


在以往的病理教学中,教师采用常规教学,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随后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操作中[1]。但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常规教学模式虽然专业知识掌握较强,但是实践操作较为薄弱,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操作中[2]。为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用PB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PBL教学模式又被称之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将学生为主,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3]。本次研究选取60例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病理教学与PBL教学,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选本单位2018年至2020年期间接受病理教学的60例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学生,分别采用常规病理教学与PBL教学。对照组男性学生19例,女性学生11例,年龄在21~26岁之间,平均年龄(23.5±2.69)岁;观察组男性学生16例,女性学生14例,年龄在22~28岁之间,平均年龄(24.5±2.92)岁,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的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理教学,根据教学大纲与病理内容制定教学方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展,巩固教学内容,课后布置课程作业,并定时检查,更正错误内容。

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1.PBL教学宣教。课程开展,教师需要全面了解P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定义,教学内涵,教学科学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制定PBL教学模式,课前了解学生的疑问,在课前制定课前教学导读,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课程内容预习,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并记录查阅期间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相关病例,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详细了解;2.制定学习小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小组,每5名学生为一组,课中教师需要将每组的问题进行讲解,并让每组学习进行讨论分析,选择一名学生为小组长,让小组长进行小组分配,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划分问题方向;3.查阅资料。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制定问题,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为学生预留讨论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分配同一课程中的不同问题,进行课程讨论学习,并制作PPT或视频;4.课后展示。在课程中,教师需要展示每组学生的PPT或视频,并邀请每组成员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教师对存在的疑问进行解决,对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补充,并进行下一步学习方向引导。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分,分为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了解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实验课到场率,学习积极性,学习活跃性;对两组患者的思维能力提升进行了解,0~2分为提升差,3~5分为提升最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思维能力提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618ca6702b5de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考试成绩评分,学习态度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考试成绩评分

详细记录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分,分为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观察组考试成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明显,详见表1。

表1 考试成绩评分 (n/%)(n=30)

组别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优秀率

对照组

10

12

8

73.3%

观察组

20

9

1

96.6%

X2

6.4052

P

0.0113

2.2学习态度

了解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实验课到场率,学习积极性,学习活跃性,观察组学习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明显,详见表2。

表2 学习态度 (n/%)(n=30)

组别

实验课到场率

学习积极性

学习活跃性

对照组

26(86.6%)

25(83.3%)

24(80.1%)

观察组

30(100%)

30(100%)

30(100%)

X2

4.2857

5.4545

6.6667

P

0.0384

0.0195

0.0098

2.3思维能力提升

对两组患者的思维能力提升进行了解,观察组思维能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明显,详见表3。

表3 思维能力提升 (618ca6702b5de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n=30)

组别

思维能力提升

学习前

学习后

对照组

1.35±0.12

3.52±1.49

观察组

1.35±0.12

4.98±1.21

t

1.3113

4.1662

P

0.1949

P<0.05

  1. 讨论

PBL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全面掌握病理专业知识。教师能够通过课程方案制定,教学大纲查阅,进行科学课程教学分配。针对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病例内容,制定适宜的教学问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引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并分配小组任务,参与作业展示。病理教学作为严肃的教学课程,病例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工作后更加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4]~[5]。本次研究,我们抽选60例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病理教学与PBL教学,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考试成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思维能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病理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思维能力,改善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病理学习中,自主学习掌握专业知识重点,切实改善教学效果。此外,PBL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与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相互协同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教学,PBL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也能更加快速理解病理知识中的抽象内容,为医学提供更加优秀,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月明.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156-157.

[2]王晶宇,卢婷婷,侯丽娟,等,刘雅莉.PBL与L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学习效果的Meta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0):56-59.

[3]吴灏.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89-290.

[4]王艳丽,张润岐,和新盈,等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6):34-36.

[5]孟艳,宫丽平,李良.PBL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中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