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护理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小儿癫痫护理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

王柳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将程序化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小儿癫痫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60例。参比组患儿实施常规基础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实施程序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护理后的QOL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 (P<0.05)。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患儿(P<0.05)。结论:癫痫患儿实施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小儿癫痫;生活质量


儿童癫痫属于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脑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具有阵发性、自发性以及反复性等特点[1]。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患儿的大脑异常放电,从而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短暂性的紊乱和失常。该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儿实施及时的干预,患儿有极大的可能因为高烧、循环衰竭、神经兴奋毒性等因素发生不可挽回的永久性脑损伤[2]。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此背景下采取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癫痫患儿实施干预,以此分析该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根据研究内容作出下文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女童33例,男童27例,年龄为5岁-12岁,平均年龄(8.75±1.46);参比组女童32例,男童28例,年龄为5岁-13岁,平均年龄(8.89±1.67)。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比组患儿实施基础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本组患儿实施程序化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为: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向患儿及其家属普及癫痫的相关知识,例如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培训、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通过此类活动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的讲解癫痫的发病机制、病情发展阶段、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由于患儿的年龄普遍较小,理解能力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亲切和蔼的态度向其讲解,在此过程中要获得患儿的信任感,并且获得患儿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②心理干预:由于小儿癫痫具有反复性、阵发性等特点,患儿可能会由于多次发病产生消极、烦躁及恐惧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患儿的性格和个人喜好,为其营造出可爱、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必须积极的和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此了解患儿近期内的心理变化,如有问题立即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儿的性格和承受能力均不同,护理人员应当一对一的给予患儿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症下药,提高其治疗的信心。③生活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儿改正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帮助其树立其健康意识,培养其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在其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指导患儿适当的进行肢体锻炼,同时还要依据患儿的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饮食主要选择高营养、清淡的食物,避免辛辣、具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④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患儿及其家属遵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要详细介绍关于癫痫药物的用药禁忌等,叮嘱患儿家属务必严格遵守医嘱为患儿定时定量的服用,切勿擅自增减药量和擅自停药。

1.3观察指标

  1. 以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为评估依据,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测评,该量表为满分值,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2)评价两组患儿的预后效果;患儿出院半年内,癫痫发作次数在1次以内为有效,3次以内为较为有效,5次以内为无效;有效率=(有效+较为有效)/总患儿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QOL评分

两组患儿护理前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护理后的QOL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 (P<0.05)。详情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QOL评分618b680fe9b62_html_51e7330b6d79db87.gif±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60

67.46±1.78

81.78±2.67

参比组

60

67.36±1.79

76.54±2.59

t


0.3068

10.9115

P


0.7595

0.0000

2.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预后情况

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2:

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预后情况[n%]

组别

n

有效

较为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60

38(63.33)

20(33.33)

2(3.33)

58(96.66)

参比组

60

20(33.33)

24(40.00)

16(26.67)

44(73.33)

X2





12.8105

P





0.000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相关的药物对癫痫患儿的病情进行控制,通常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3]。但因为小儿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发病时间并不规律,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加强护理干预,以此保证患儿的健康和安全。此外,患儿与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是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保证和基础[4]。而本次研究涉及到的程序化健康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各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对患者的行为和理念进行行为,从而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基本卫生、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培养其正确的生活习惯,以此来帮助患儿及其家属改变以往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5]。本研究在此背景下采取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癫痫患儿实施干预,以此分析该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所得到的临床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护理前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护理后的QOL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 (P<0.05)。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患儿(P<0.05)。

综上所述,癫痫患儿实施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小燕,吴春风,郑可娟.健康教育干预对小儿癫痫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79-182.

[2]张艳玲.健康教育对小儿癫痫患者生活能力和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02):326-328.

[3]刘慕君,李玮玮,李娇,郝姣.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81.

[4]王丹华.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3):150+152.

[5]苏殷.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108+11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9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