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安毅

(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


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48名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联合组,对前者采用西药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开展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数据整理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PD患者的治疗中,将西药和针刺疗法进行联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推动治疗的持续进展。

关键词:针刺疗法;美多巴;PD


P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发病机制复杂,并且确切病因尚未探明,目前临床医学界认为PD的发生多与遗传以及神经系统老年等因素相关。目前针对PD患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层面,基于不同患者在临床症状、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用药的方式也多存在差异,医学界针对PD患者的治疗方案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随着传统中医的快速发展,中医疗法被逐渐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并且治疗效果受到不少医生和患者的认可[1]。有研究指出对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针刺疗法能够对患者的神经肌肉起到一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推动患者肌肉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以下就将结合我院一段时间内收治的实际病例探讨针药结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8名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联合组,每组24人。其中一般组平均年龄(65.4±6.3)岁,平均病程(4.3±1.6)年。联合组平均年龄(69.4±5.8)岁,平均病程(5.2±1.3)年。将上述患者包括性别在内的研究相关信息收集比对后发现无显著差异,病例筛选和分组方式符合随机性原则。

纳入标准:患者满足PD鉴别诊断标准;患者对本研究各项条款无异议自愿接受临床研究;患者对美多巴等药物无禁忌症。

排除标准:患者不满足上述要求。

1.2方法

对一般组中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应用药物为美多巴,首周每日剂量为250毫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以在一周后决定是否增加剂量但是最高剂量不得超过1克,如患者耐受程度低应减少用量。联合组患者则需要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刺疗法,着重改善患者肢体震颤和姿势平衡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选择患者的足三里、命门等穴位进行针刺用于治疗患者上肢震颤的情况[2]。另外也可以选择患者足三里以及关元等临床症状相对较为严重的患者开展治疗。治疗方法为头针每个穴位撵转留针时间为1分钟,每周开展两次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

以Webster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根据积分值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2、结果

表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一般组

24

4

15

5

19(79.17)

联合组

24

7

16

1

23(95.83)

x2





8.634

P





<0.05

根据表2—1中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联合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

3、讨论

长期以来临床上在针对PD患者的治疗中,西医治疗都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包括美多巴在内的药物一直都是治疗包括PD在内的精神系统疾病的主流药物,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我国的PD患者数量也一定的增长,人们逐渐发现一直以来采用的治疗手段效果愈发不明显,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不同患者无论是发病原因还是临床表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样的治疗手段往往无法发挥同等的效果[3]。因此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等因素作为调整剂量的依据。但是在药物的选择等方面往往是靠医生本身的经验做出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临床上针对PD患者的治疗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4]。随着传统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治疗逐渐被应用到了临床医学的方方面面,并且近年来不少的临床研究都指出了对神经系统经患者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将针刺疗法和西药用于对PD患者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相对于单纯应用西药的患者来说,联合应用针刺疗法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更好。传统中医认为PD属于“颤病”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等因素有关,对患者实施针刺疗法能够有效起到神经肌肉刺激和促进的作用,尤其是在促进DA含量增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针刺疗法选择的穴位主要包括了百会穴、曲池、和合谷等,针刺能够起到调和腑脏阴阳、降低脑血管阻力以及镇静止痛等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将传统中医中的针刺疗法和西药治疗联合用于对PD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的缓和患者相关症状,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林,张光彩,周晓晖,冯琦钒.针刺联合西药对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NT-3、IGF-1、DA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1,40(07):814-819.

[2]张怡芳,旷宇,车雄宇.滋肝养肾复脉汤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04):80-82.

[3]郝姗姗.温潜法针药并举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疗效探讨[J].系统医学,2020,5(24):16-19.

[4]治丁铭,刘明军.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颤症的临床取穴配伍规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4):688-692.

[5]王延庆,娄红岩,盘晓芳,李雅迪,吕光耀.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37(03):121-124.



作者简介:安毅(1981.9—),男,汉族,安岳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科室: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