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3

“结构 -过程 -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刘丽

什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四川 德阳 6184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实习的86名护生随机均分为两组,43名护生施以传统教学带教管理,43名护生施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带教管理,分别于实习结束后进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应用护理能力考核以及护生对带教管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临床分析以及应用护理能力经学习后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5.3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教学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应用中效果理想,护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且易被接受,值得教学管理广泛推广。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护理教育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anagement

LIU L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ifang City,Deyang618400, Sichuan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ructure-process-result theory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anagemen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ternship 86 escort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43 escort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43 escort born to "structure - process - result" theory teaching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was conducted in the internship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clinical analysis ability, application ability appraisal and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nurses satisfaction survey.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analysis and applied nursing abi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95.3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1.40% (P<0.05). Conclusion: Structure-process-result theory teaching management has an ideal effe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anagement,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and it is easy to be accepted,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promo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Structure-process-result;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anagement; Nursing education

随时代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亦变高,医务工作人员也要有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意识。临床实习时期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带教管理可以夯实护生正式参与工作前知识及经验储备基础,促使护生形成高尚的职业操守,帮助护生建立健全的医护意识[1]。可见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于医院护理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带教管理模式亦有进展。以往带教管理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多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协助带教老师对护生开展教育工作。近年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教学模式得以快速发展,该模式依托良好的组织结构,应用于实践过程中,以获得满意的结果,目前应用反响良好

[2]。本文分别应用这两种带教模式对护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现作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实习的86名护士实习生进行研究,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名。其中对照组男1名,女42名,年龄19~22岁,均龄(21.25±0.41)岁,专科学历28名,本科15名;观察组男2名,女41名,年龄20~22岁,均龄(21.53±0.48)岁,专科学历26名,本科17名。两组实习护生基础资料对比可行(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施行传统教学管理,由带教老师于日常工作中统一传教,布置学习任务,并适当给予护生独立护理工作机会的模式施展教学工作。

观察组施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教学管理,具体实施操作方案如下:①结构管理:建立开展四级教育管理以双规制教学质量体系,即构建护理部、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带教组长四级管理制度,并于此基础上施行护理部、教学质量控制组、带教组长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实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避免在教学质量控制方面出现针对性和指导性不足的情况,促使教学工作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做实、做精、做细。其中带教组长经严格审核,从各科优秀带教老师中选取,负责管理安排所有临床护理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施展计划、制度制定、护生入科培训、日常带教管理、考核审查、带教老师培训、教学监督、质量把控等工作。本研究设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组,增加了另一个轨道,形成护理部教学质量控制组教学组长质量控制体系,以双轨制质量控制加强管理。②过程管理:细化教学管理核心制度,明确各岗位带教老师职责,落实教学形式、目标以及内容,同时需不断提高带教老师业务能力,保障带教老师掌握所在科内护理技术,具备灵活应用能力。在施展教学工作中,带教老师应积极与护生互动,切忌单方面知识灌输,要帮助护生按照学习重点和目标,循序渐进,分项掌握,避免盲目学习和一把抓的现象。并依据护生知识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内容强度调整,保证教学与带教组长计划进度一致;保证在此教学管理下能使护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③结果管理:结果评价应综合考虑护生间相互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护生对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表现,出科前对相关知识内容掌握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健康教育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应用护理能力考核成绩,各能力考核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好;②比较两组护生对本组带教管理满意程度,应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其中满意>90分、60分≤比较满意≤90分、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实习后各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育、临床分析以及应用护理各能力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生实习后各能力考核结果比较(x±s,分)

组别

健康教育能力

临床分析能力

应用护理能力

对照组(n=43)

84.49±4.67

81.64±5.19

82.73±5.46

观察组(n=43)

91.16±5.06

89.56±6.51

90.42±6.13

t

6.352

6.238

6.143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5.35%(41/43)较对照组81.40%(35/43)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43)

14(32.56)

21(48.84)

8(18.60)

35(81.40)

观察组(n=43)

18(41.86)

23(53.49)

2(4.65)

41(95.35)

X2

4.074

P

0.044

3讨论

本研究建立开展的四级教育管理体系以双规制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能够逐级落实教学要求,有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定期落实督查和整改工作, 能够实现持续改进护理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学管理结构健全、科学、合理是带教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3]。建立四级教育管理制度可以将工作落实到各层段人员中,以推选方式选取带教组长,一方面证明带教组长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受到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亦表示其于众多带教老师中有较高威信,这有助于管理工作推行及人员调度。同时配合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对教学进行监督及整改工作,可持续保障教学高质量,为护理管理工作奠定了健全的教学框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带教老师施教水平,建立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学团队,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便于带教老师及时掌握护生薄弱点,维持高质量教学[4-5]。结果结合主观与客观评价,全面系统的反馈护生学习情况,可为此后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针。

本研究中笔者对护生实习结束后护理工作中需用到的能力进行考核,结果表示观察组于各方面能力均明显由于对照组,提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对护生帮助更佳。结合最后两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可见,观察组教学模式更受欢迎。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应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施展教学工作效果良好,实施后的护理教学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该模式下护生各能力均得以提升,且易被接受,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莲,王丹,李婷. 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8):1057-1061.

[2]刘红梅,王小娟,吴红娟,等.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6,30(36):4506-4510.

[3]王君君,牛洁,王娟.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耳鼻喉科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9,41(1):86-88.

[4]张伟,徐晓磊,顾金玲,等.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多维质量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124-127.

[5] 刘敏杰,张兰凤,叶赟,范琳琳.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04):37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