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节能环保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姚娟

身份证号码: 51111219850706****

摘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中,将环保与节能理念引入其中加以应用,既能够将建筑整体效能进一步优化,又可显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环保与节能理念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优化二次加压设计,合理减压避免超压;优化热水系统设计;选用优质管材及节水型器具;及构建水资源回用系统。通过以上,以期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环保节能;应用

引言

在建筑给水系统的技术发展上,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其从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到实施使用,都有较为规范的应用模式,而且新兴的排水节能技术也不断在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国外的建筑给排水已经在满足最基本的给排水安全层次需求的同时,上升到节能节水的层次,整体而言其技术规范及管理模式都比较完善。我国各城市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对给排水的实施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部分发达地方,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发展城市,给排水技术可以较好地吸取国外的优势经验进行规划设计,并借鉴优质的管理模式,从而能使给排水的技术及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和合理,但是部分落后地区的水资源等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高,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给排水技术也不发达,存在绩效较低的现象。

1我国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中的现存问题

1.1管道建设中出现漏水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建设施工不够完善,导致水管建设不健全,造成水管漏水。施工中偷工减料或采用质量较差的管道进行安装,容易导致管道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漏水现象。因此,定期检查管道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管道的维修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维修人员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够等,无法及时处理管道漏水问题,或对管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等问题。因此,在管道的采购过程中,应当严格把控管道质量,选取质量较好的管道,并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1.2给水系统的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壮大,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满足这些建筑用水需求的较为常见且有效可行的途径就是在供水端进行加压,但是这一途径也会引发诸多不好的影响,其中,给水超压就是典型的问题之一。给水系统如若长期超压运行,一方面会对给水管道及设备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其使用寿命,容易破坏其稳定性导致结构失稳,甚至发生管道泄漏,影响日常生活及浪费资源;另一方面给水系统中的供水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而降低。故而,给水系统压力值的选取需要在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时确定其合理值,避免出现给水超压。

2节能环保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2.1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

现已入住的许多居住小区内,各楼层用水均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市政管网供水在水箱入口进行泄压储存后,再通过二次加压设备统一供水,市政管网压力的无效释放使二次变频供水设备的流量增大,导致电耗增加。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在低楼层采用市政直供,对于市政管网压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高楼层再考虑二次加压供水措施,降低二次供水设备的供水流量,进而降低初次投资及运行电耗,实现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与此同时,在适宜的情况下还可考虑叠压供水,对市政管网水压充分利用,降低二次供水设备的扬程。此外,还可考虑利用市政管网夜间压力较高的特点,设置高位水箱,夜间通过市政管网对高位水箱补水,白天市政管网压力不足时,通过高位水箱重力供水,保证用水稳定性。

2.2大力推广中水回用技术

生活及建筑中的排水即为中水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排出的生活污水及废水,如生活中的冷却排水、洗衣排水、盥洗排水、厨房排水等诸多排水。经过相应处理,符合国家规定水质标准的排水即为中水,此部分水资源可应用于环境、市政、生活中的非饮用水范围,如车辆冲洗、道路清扫、城市绿化及厕所冲洗等,均可应用中水,可有效代替自来水,节约水资源。中水工程同建筑工作及系统工程关联密切,中水改造存在一定难度,改造工程前期投入资金较多,因此现阶段难以大范围推广。然而从长远视角来看,特别是水资源匮乏地区,构建中水改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污水的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价值,节约水资源,中水改造工程将逐渐成为供水的主要发展趋势。各地区的降水是人们存储水的重要来源,将此作为中水资源予以净化应用,也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雨水储存系统时,应遵循就近原则,就近采集、就近循环使用、就近处理,除可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外,还可保护环境。雨水存储利用系统的构建,虽然可以有效节约大量水资源,但是此系统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在降雨量较高或用水量需求较低的地区构建雨水存储利用系统,不仅成本回收迟缓且利用价值较低,自身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2.3设施配置工作

各类设施的配置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原有的系统建设,还是在已经采用了各地施工材料之后,都需要配置专业的设施,这类设施从运行原则上来看,主要是对整个系统起作用的电气设备,因此这类设备的实际装配阶段,必须根据设备的运行原理、运行要求和处理标准,对其他的给排水系统进行配置。比如针对雨水收集系统,从表面上来看,只需要在相关设备的子系统内配置专业的雨水收集装置即可,但是从实际的处理原则上来看,无论是对于雨水的过滤、收集还是经过处理之后,在水资源的后期利用中,都需要借助专用的运行设备实现对各类资料和信息的上传。同时要能够使用专业的过滤系统,以及该系统对水资源的输出方法,实现对于所有设施的专业化配置。

2.4真空节水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节水工作之中。目前,最为常见的是真空节水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高压、真空把水与空气进行融合,形成高度的气水混合物,再喷射出来,能够快速地将卫生器具内的污物冲洗干净,既环保又节水。实践证明,在建筑排水工程中应用真空节水技术,可以达到约50%的节水率。

2.5加强水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举足轻重。建筑给排水中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与回收,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是一项比较利国利民的节能减排举措。比如,通过布设雨水回收装置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回收的雨水可以用作卫生间冲洗和绿化用水;对热水系统进行改进,减少出水阀到热水器的管道距离,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使用热循环系统,一方面能实现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将节能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就目前状况来讲,国内建筑行业节能环保设计不够深入,没有实现统一协调发展,因此需不断探究节能措施,以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给排水节能降耗理念进行推广和普及,同时发现和解决现有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显著降低社会总耗能。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项目特点,通过合理设计降低水资源与其他能源的无效消耗,促使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可在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最优解。

参考文献

[1]黎姝.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29):91.

[2]梁松.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80.

[3]欧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10):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