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中医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

倪伟萍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 上海 201100

摘 要:中医护理学作为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是我国中医的临床指导下,主要研究中医护理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临床学科。并且,中医护理的多个理论、方法以及技术都蕴含在传统的中医文献内。中医专科护理主要是指开展多个不同的中医特色护理内容,为诸多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指导等干预措施。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医护理进行综述,并简述中医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以及实践。

关键词:中医护理;专科门诊;建立;实践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行业的认知要求显著提升。预防疾病逐渐成为当前医学发展重点,且护士作为主导的护理门诊应时而生。中医护理作为医学的关键部分,其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古老而又先进的护理理论、简单易操作的措施,都和我国的社会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将中医护理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成为当前的护理重点。

一、中医护理相关内容概述

中医护理中记录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容,其主要就是强调人类的生活起居以及生活,都需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并顺应阴阳的自然人变化,一旦机体违反这一规律,将会受到邪气的侵袭,进而发生相关疾病[1]。中医护理中针对人类生命科学的阴阳理念进行了基本的概括,其认为阴阳是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对立方,更是万物进行运动变化的根本源头[2]。人类想要保证身体健康就需要保持阴阳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只有顺应自然万物的阴阳规律调节身体,保持身体阴阳平衡,阳气坚固,阴气平和,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进而保证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若人体内的阴阳失去平衡,将会导致机体发生疾病[3]

大部分疾病常出现在人体阴阳交替的阶段,特别是一些久病体衰的人群,对其进行合理的生活指导以及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中医护理写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类的生活起居需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符合各个气候以及季节的规律。《素问》同样认为人类的生命活动需要根据自然界的特点进行调整,像春夏需要晚睡早起,并适当延长中午休息的啥时间,秋天需要早睡早起,而冬天则需要早睡晚起[4]。人类只有保证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符合自然界的变化,才能避免体内的阳气受到损害,以此远离各种疾病。并且,中医护理十分主张人类需要根据自然界的规律生活,需在子时之前休息,不应该熬夜。

并且,中医护理中还提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的,其提出运动不能过量,任何一种方式都需要恰到好处,以免过犹不及[5]。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体流通血脉,调节、顺畅机体的元气,从而实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额作用。并且,由于人体的耐力以及体力均存在一定的限制,在进行运动锻炼的时候,需要根据个体差异量力而行,切忌操劳过度超过机体的极限,以免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气竭精绝”严重威胁机体的生命安全[6]。所以,中医护理中生活护理十分提倡劳逸结合,对患者进行合理、科学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二、中医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

(一)人员资质

中医护理专科门诊需由1名经验丰富、专业毕业、副高级职称的专家以及多名对口护士以及护士长,共同完成相关的工作[7]。门诊坐诊的护士需热爱自身的工作内容,并具有较高的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进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二)科室设置

科室设置需靠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等科室。科室内需设置三个不同的区域,分别为诊疗区域、治疗区域以及候诊区域[8]。诊疗区域内需配置电脑、打印机、身高体质检测等设备。各种慢性疾病的宣传手册。治疗区域内则需治疗床、屏风以及中医操作等设备[9]。候诊区域需设置候诊仪器、仪器电视等,并在电视中播放相关的中医内容。为了预防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科室需严格按照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将其划分为污染区域以及清洁区域[10]

(三)就诊疗程以及内容

患者可以在门诊挂号处挂号,并前往中医护理专科门诊接受诊治。由当天坐诊的专家为其测量血压、血糖、身体体质等内容[11]。专家还需对患者进行体质识别,完善患者的个人信息,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等内容,对其进行专科护理工作[12]

三、中医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

(一)建立个人档案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可以收集患者的病因、病变以及病情,结合患者的体质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13]。中医护理通过患者的个人档案,可以针对患者的体质特性,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进而为患者建立良好护理措施[14]

(二)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技术中的耳穴压豆可以减轻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失眠以及焦虑的动情况。把过关可以改善人体的头痛、腰背部疼疼痛等症状。刮痧则可以用于外感风寒疾病所致的不适症状。艾灸条可以缓解或者接触患者存在的虚寒症状

[15]

(三)积极培训提高能力

明确患者的诊断之后,专科医生需为患者出具中医护理专科门诊医嘱。门诊内的专科护士需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技术以及内容[1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专科门诊可以为患者他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服务以及治疗方法,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并对患者进行辨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中医专科护理需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出中医说所具有的治未病作用,并在治疗中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中医护理门诊建立后,可以显著改善当前的护理内容,丰富护理服务的内涵,为专科护士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赵俊英,黄少兰,付海英,王琛,王玮,李亚静,杨剑英,王潇潇,韩雪杰. 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的构建研究[J]. 护理研究,2020,34(21):3890-3895.

[2]管玉香,左宜,方秀萍,洪雅华,徐海霞,曹慧. 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与初步成效[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8):91-94.

[3]魏琳,于文琦,刘杨晨,张小培,刘竹韵,吴少霞,刘娟,林美珍. 中医护理门诊建立与实践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20,34(15):2771-2774.

[4]李佩瑶,于春光,唐玲,张春花,王玲,崔凯月. 专科医护人员对乳痈中医护理方案认知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上海护理,2020,20(07):6-10.

[5]覃翠珍,黄雄芬,覃周韦. 微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患者的中医护理健康宣教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0):64-65.

[6]邵方平,柴容,戚永娥,陈玲,郭莹. 中医药文化建设在中医特色护理中的构建与实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9):79-80.

[7]肖美慧,蒋小剑,胡金玲. 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推广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 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1):41-44.

[8]郝丽,赵国敏,周革霞,郭慧. “桂梅芬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建设经验[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2):8-11.

[9]孔慧,王晖. 志愿服务模式在中医护理门诊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169+180.

[10]曾玉. 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0):121-123.

[11]张素秋,陈丽丽,王丹清,陈欣新. 中医护理临床发展历程及展望[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0):1464-1466.

[12]黄君,曹岳蓉,许夏楠,王凤丹,曹芳,缪纯菊.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护理学组的组建及临床实践[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57-58.

[13]赵英.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推广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4):108-110.

[14]林美珍,魏琳,刘竹韵,叶红,刘杨晨. 具有非药物处方权的中医护理门诊的探索及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03):406-409.

[15]刘丽媛. 中医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1):88-90.

[16]周文琴,吴荣,陆蓓蓓,夏琼.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1):1454-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