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预后的影

马芬

徐州市中医院,221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实施特色肛肠护理干预,探究其实用价值。方法:随机挑选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68例患者参加实验,在综合序贯法应用阶段,均分上述人员为A、B两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实施特色肛肠护理干预。最后就患者被干预前后的舒适度、疼痛感受情况等进行对比,掌握患者的详细状况。结果:利用对比手段可知,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综合情况具有明显差异性,B组患者各方面情况都较为良好,P<0.05。结论:就最终治疗效果显示,特色肛肠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起到增强患者满意度及舒适感、改善预后、缓解疼痛感的作用。

关键词:特色肛肠护理;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预后


现阶段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民众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身患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逐年增加。据了解,此类疾病多由结肠炎症性病变及直肠引发,患者的年龄也呈年轻化,患病期间多表现出腹部不适、粘液脓血便等症状,且具备治愈难、病情易反复的特点,进而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通常,此类疾病多以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但在治疗阶段常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情绪,最终影响治疗效果[1]。所以,只有采取特色肛肠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才能辅助治疗持续进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为确保试验具备现实意义,采取分组方式将我院参与其中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分成A、B两组,且确保人数均等。此中,A组患者的年龄在26岁至56岁间,病程短则1年,长达8年;B组患者年龄在25岁至57岁间,病程与A组患者基本一致。在征得家属、患者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杜绝其身患其他疾病的情况。就上述资料显示,两组患者的情况大致等同,因此试验的进行有意义。

1.2方法

就A组患者来说,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检查病情、肛周护理等。B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特色肛肠护理干预,例如:第一,心理疏导。疾病会直接干扰患者心绪,引发负面情绪,对此,交流是最有效的心理支持方式,可协助患者疏通心结,进而乐观的面对眼前困境,积极配合治疗;第二,灌肠护理。在开展此类护理前,患者应保持肠道干净、臀部微微上翘,并合理控制灌肠管的插入深度,其后密切留意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形,则需立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举措。需注意,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的状态,必要时可深呼吸来缓解焦虑情绪。除此之外,灌肠液的温度也将直接决定治疗效果,只有确保其温度适宜,才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想要确保药物吸收效果,就必须合理控制护理时长,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待结束灌肠后,患者要定时活动,使灌肠液与有关部位密切接触,增强药物吸收性[2]。最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大小便、腹泻等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辅助资料;第三,肛周护理。据实际情况可知,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大便次数更为频繁,且多具备肛周湿疹。所以,护理人员要格外关注患者的排泄状况,告知患者相关护理注意事项;第四,饮食护理。处于修养阶段的患者,必须从饮食着手,多食用蛋白丰富且清淡的食物,才能强化自身体质,同时要严格控制食量,以免增加肠道负担。此外,禁止食用生冷硬辣食物,避免肠道被刺激;第五,出院叮嘱。若患者病情好转准备出院,护理人员需使其明确良好饮食、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排解患者的郁闷情绪以促进病情好转。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护理前后的效果可知,B组患者的情况明显具有优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于后续研究的开展而言意义重大[3]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23.0统计学处理软件的辅助下,研究最终结果。


2.结果

2.1干预前后的舒适度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

据舒适度评分及疼痛评分的前后对比可知,B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A组,而疼痛评分则较低[4]。具体数据如下:

表1:A、B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适度及疼痛评分对比

组别

舒适度评分(干预前)

舒适度评分(干预后)

疼痛评分(干预前)

疼痛评分(干预后)

A组(34例)

42.53±3.26

68.76±5.25

7.67±1.24

4.03±0.95

B组(34例)

42.79±3.31

90.15±6.47

7.64±1.27

3.12±1.25

注:P<0.05

2.2护理效果

表2:A、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34例)

9(26.47)

17(50.01)

8(23.53)

26(76.46)

B组(34例)

22(64.71)

10(29.42)

2(5.87)

32(94.12)

注:P<0.05

2.3护理满意度

表3:A、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A组(34例)

9(26.47)

18(52.95)

7(20.57)

27(79.42)

B组(34例)

18(52.95)

15(44.12)

1(2.95)

33(97.06)

注: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影响,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难免被病症折磨,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现阶段,此类疾病的起因尚不明确,大都与感染、精神及不良生活习性有关。研究发现,保留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药物保留可将药物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具有降低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此外,只有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融入特色肛肠护理干预,才能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病痛感,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5]


参考文献

[1]朱晓春,张彩平.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预后的作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7):72-73.

[2]张凤.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疗效研究[J].健康之路,2016,15(10):179-180.

[3]魏永花,李英杰,李晓艳.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11):69-71.

[4]徐洪岚.肛肠科特色护理联合柔性管理对肛肠科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3):61-63.

[5]曹利萍.对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特色肛肠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