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3

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刘艳红 ,杨阳 ,王瑞瑞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 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探究。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周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平均发作时间,心率变异性,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健康相比(P<0.05)。结论: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生理健康,降低心绞痛程度,缩短发作时间,降低心率变异率。

关键词:综合护理管理;不稳定心绞痛;应用探究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状态,也是猝死以及急性梗死的前兆[1]。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管理,稳定心绞痛的情况,减少发作时间[2]。本文中选择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90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90例,有45例男性,有45例女性。其中实验组:年龄均值(56.85±1.99)岁。对照组:年龄均值(57.28±1.85)岁。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使用硝酸甘油,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口服应用,左卡尼汀以及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点滴治疗。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定时检测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于患者的医嘱用药的情况进行严格指导,并监督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神态,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可以快速进行处理。实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原因,防治方法,进一步发展等知识的理解。将综合护理管理应用在实验组中。(1)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形成护士长,主管护士以及责任护士的三级责任制。将护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并加强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侧重于护理要点以及安全机制,保证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于科室内的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分析。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护理经验,制定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责任感,将护理管理进行落实。(2)在护理管理中需要分为医院内以及医院外两个项目,其中重点为医院内的护理,将医院的护理作为拓展。在院内护理中,主要保证正确使用药物,疾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关怀等。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以及临床症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加强与患者交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回答患者的疑问,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 结果

2.1两组的干预前后的周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平均发作时间的情况 两组干预前的周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平均发作时间相比(P>0.05)。两组的干预后的周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平均发作时间相比(P<0.05)。

表1两组的干预前后的周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平均发作时间的情况

组别

例数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分)

周发作次数(次/周)

平均发作时间(分钟)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45

63.28±1.78

76.49±1.52

2.95±1.55

1.05±0.39

7.53±3.22

3.19±1.55

对照组

45

63.22±1.85

71.25±1.95

2.98±1.77

1.75±0.58

7.58±3.11

4.87±1.92

T值


0.788

7.982

0.659

7.068

0.298

5.25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心率变异的情况 两组的治疗前的SDNN,RMSSD等心率变异相比(P>0.05)。两组的治疗后3个月的SDNN,RMSSD等心率变异相比(P<0.05)。

表2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心率变异的情况

组别

例数

SDNN

RMSSD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实验组

45

132.57±1.95

78.26±7.95

35.92±3.52

19.58±3.55

对照组

45

133.55±1.28

96.35±8.55

35.05±3.73

25.09±3.65

T值


0.978

10.975

0.299

7.98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健康的情况 两组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生理健康评分相比(P>0.05)。两组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生理健康评分相比(P<0.05)。

表3两组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健康的情况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生理健康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实验组

45

49.75±3.55

60.75±5.28

49.62±5.82

59.28±6.22

对照组

45

49.88±3.92

55.19±5.71

49.77±5.22

55.17±6.92

T值


0.378

5.392

0.788

5.92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不稳定性的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量不足造成的,会造成心肌组织突然性地缺氧缺血的疾病。在发病后患者的早期心绞痛的类型主要有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初发心绞痛。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缓解心绞痛,提高治疗效果。使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患者周发作次数较低(1.05±0.39<1.75±0.58),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高(76.49±1.52>71.25±1.95)以及平均发作时间较短(3.19±1.55<4.87±1.92),SDNN(78.26±7.95<96.35±8.55),RMSSD(19.58±3.55<25.09±3.65)等心率变异率较低,生活质量较高(60.75±5.28>55.19±5.71)以及生理健康较高(59.28±6.22>55.17±6.92)。

综上,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生理健康,缓解心绞痛程度,缩短发作时间,改善心率变异性。

参考文献:

[1]陈军玲,梁渝. 探讨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综合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J]. 医药前沿,2019,9(21):181-182.

[2]蒋莉. 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定心绞痛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03-3505.

[3]评价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张淑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3)

[4]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分析[J]. 史小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1)

[5]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 陈晓婷,李燕江,冼少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01)

[6]心理干预对女性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 区洁崧.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1)

[7]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 王文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4)

[8]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王玉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12)

[9]心理干预对女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 曹慧,李中,刘勇,杜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10]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 刘亚飞,田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