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生“以礼养德”的路径培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生“以礼养德”的路径培育研究

任轶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高职院校护理类专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同时探索“以礼养德”新路径,是培养能够履职尽责的高素质医护人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现状分析、路径构思,提出将礼育蕴含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中,结合日常制度化管理的路径培育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护理类护生培养提供“礼育”新思路。

【关键词】护生 礼育 以礼养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护理是为人服务的专业,“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是护理专业最核心的价值观。护理人员既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尊重生命、敬业慎独、修身养德等基本素质,并从技术、态度、关系三个层面去关怀病人。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生“以礼养德”的路径培育研究,对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护理类专业“以礼养德”问题现状分析

礼仪教育突出的德育效果给德育工作者彰显了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医护人员礼仪修养的必要性,更是从古到今都有共同的认识。近几年,也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通过礼仪教学提高护理专业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等观念,并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表现出在教学大纲上强调用更先进的理念架构课程内容,在教学目标上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越来越突出实训环节的教学效果等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礼仪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教育方法和媒介。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平台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被称为“微时代”。“微时代”更新了礼仪教育的育人观念,丰富了护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创新了礼仪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同时,“微时代”也对护理类学生行为礼仪观念的形成、传统礼仪教育的形式、内容及礼仪行为者的主体地位提出挑战。

2.礼仪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谢超云等认为对高职院校的护生开展礼仪教育势在必行。许志刚等强调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始体验从学生到医护工作者的角色转变,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明确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服务以及礼仪要求。

3.重视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强调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是礼仪教育的有力辅助形式,将专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护生素养培育的价值,是提高护生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

4.多学科共同参与礼仪教育。注重礼仪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从构建科学合理的礼教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礼仪教育和学科教育内容、改进教考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开拓礼仪教育途径。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礼仪教育在过去总体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礼仪教育现状也存在不少问题:1.礼仪教育政策和专业支持不足,由于高职院校重技能培训而轻人文素质培养,导致礼仪教育的受益面不够大,效果不够突出;2.礼仪课程教育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有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把礼仪课程教育仅仅定位为美学教育,有个别院校片面的把礼仪课程理解为要对学生进行形体塑造,这些都忽略了礼仪教育的另一大功能,即对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能力培养,重视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这是礼仪课程定位时必须要考虑的要点;另外礼仪教育内容欠科学,实施渠道单一、方法简单,“礼育”效果还需要在进一步探索中加强。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生“以礼养德”的路径构思

“以礼养德”包含了“礼”的本质和功能,“德”的目标和方式,以及“人”的主体性、客体性、能动性。“礼”首先是用来育人的,“礼育”在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护理类专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护理礼仪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后天的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日常管理逐步形成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学校应将礼育蕴含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中,结合日常制度化管理,不断深入挖掘礼仪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宝贵价值,使护生能在生动活泼、有礼有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到教育,也使护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创建和维护这种良好的氛围。

1.寓礼于新。学校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即开设礼仪相关专业课程,发挥第一课堂礼仪教育主阵地作用。同时结合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作为育人媒介,不断更新礼仪教育的育人观念,创新礼仪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寓礼于行。通过开展新生始业教育系列活动、“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等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结合临床实习实践,让护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明确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礼仪要求。

3.寓礼于省。重视护生日常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考核体系,在护生评优评测中加入文明礼仪评价考核模块,加大护生个人综合评价中行为习惯表现和道德素质的分值、权重,让护生的礼仪内涵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做到礼在“自省”,礼在细节。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生“以礼养德”的路径培育策略分析

1.优化第一课堂礼仪教学内容

针对护生专业特点,完善礼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专业礼仪规范,提高职业修养,注重礼仪实践性。课程授课教师利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帮助护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和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礼仪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同时,严格推行护理实训操作的管理制度,将良好的人文素养明确体现到实训课程要求中,提高护生自我规范能力。

2.拓宽第二课堂礼仪教育渠道

积极发挥礼育活动实践性作用。第二课堂以服务师生、服务校园、社区义工义诊为主线,以专业为基础,进一步规范护生的行为举止、塑造护生优良品质。同时,通过创建礼仪的大学生综合素质项目、社团等形式,为学生礼仪团队积极搭建平台,营造文明礼仪良好风气。将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文明礼仪表现纳入临床实习评价考核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3.提升日常管理文明礼仪比重

不断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日常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考核体系,在班级评比中加入文明礼仪评价考核模块,完善护生个人综合评价中行为习惯表现和文明礼仪考核的分值、权重;并逐步完善激励机制,把“立德树人”、“德育优先”理念融入管理制度中。同时,注重培养教职员工在教学和管理中的文明礼仪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学生以礼养德。

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日常管理协同育人,打通课内礼仪教育资源与课外礼仪学习需求之间的壁垒,用课内资源指导丰富课外礼仪教育内容、用课外实践形式和载体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内礼仪学习内容的导向要求,实现礼仪教育质量效果的提升。


四、讨论

高职院校护理类专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同时探索“以礼养德”新路径,是培养能够履职尽责的高素质医护人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在现有的国情下将立德树人工作和高职护理专业对“以礼养德”的探索做到有机结合,以及通过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对“礼仪文化”进行延续与弘扬,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生“以礼养德”的路径培育现状、构思、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如何真正实现两大课堂与日常管理协同育人,将职业教育和德育、礼育等素养耦合培养,弥补课堂之间的断层,让文明礼仪教育既“外化其行”,更“内化其心”,应是下一阶段高职院校护理类专业礼育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史宏波.理论联系实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98-102.

[2]刘丽琴.“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微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40-42.

[3]甘霖,熊建生.“两大课堂”协同育人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4]张立学,路日亮. 以文化人意蕴解读[J]. 中国高等教育,2018( 12) :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