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宋正宇

会东县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州 615200

[摘要]目的: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疗效和各种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各项指标的好转,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的日常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好发于老年患者,加上年纪增大,基础疾病多,使得治疗更加困难[1]。最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因此发该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身体机能退化,骨骼韧性下降,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则容易出现骨折[2]。该病主要的表现有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不能站立行走等,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为此本次研究选择80名患者治疗,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治疗的患者80名,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50-80岁,对照组51-80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 > 0.05。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有下肢手术疾病史的。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全麻后,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在c型臂透视下观察骨折情况,闭合手法复位后进行牵引,在股骨大转子上做一个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顶点,在股骨干方向进针,c型臂透视下检查导针位置,正确后慢慢扩大髓腔,连接髓内钉,观察髓内钉的位置,深度,用空心砖钻孔,插入螺旋刀,打进股骨颈,观察复位情况,锁定螺旋刀片,安装好螺钉和髓内钉,冲洗干净切口,为患者止血,放置引流管,缝合,用无菌敷料包扎。观察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身麻醉后,侧卧位手术,仪股骨大转子为中心,做一个切口,切开皮下组织,暴露关节囊,切开处理,让患肢可以内收外旋脱位,找到顶点,截取股骨头,切除关节囊和软组织,开髓,骨折复位,重建大小粗隆,对于骨质缺损的患者,则需要截取股骨头重塑固定,再用髓腔扩挫扩大髓腔,让其与置换的股骨头可以匹配,模拟髋关节复位,选择股骨头假体,注入骨水泥,固定好假体后,用钢丝固定,安上股骨头,复位髋关节,观察活动范围是否正常,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给予罗哌卡因,防止出现,缝合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血栓,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尽早对其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观察疗效和各种指标的恢复情况。

1.4判断标准 显效:表示患者的关节可以进行正常活动,骨折愈合完整,没有疼痛感;有效:表示患者的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偶尔有疼痛感;无效:表示关节活动受限严重,骨折畸形,疼痛剧烈。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统计;计数用n(%),x2检验;计量用(61779d37b9e4e_html_2d4c5f71c29e103f.gif ±s),t检验;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为90.0%,对照组的为80%,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0

16

4

90.0%

对照组

40

16

16

8

80%

X2





3.168

P





<0.05

2.2两组术后指标恢复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指标恢复比对照组的要好, 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指标恢复比较(61779d37b9e4e_html_2d4c5f71c29e103f.gif ±s)d

组别

n

骨折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观察组

40

12.5±0.5

10.0±1.3

7.1±1.5

对照组

40

16.3±2.9

15.3±2.1

9.2±3.8

t


8.167

4.312

4.002

P


<0.05

<0.05

<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比较多见的疾病,又叫做转子间骨折,主要是股骨颈基底到小粗隆下出现的骨折,一般情况下好发于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会出现疼痛感、肿胀等症状,活动受限,降低生活质量,因此要及时治疗,以免出现髋关节内翻、畸形等[3]。传统的髓内钉内固定虽然也可以改善症状,但是该方式治疗局限性较大,因为患者年纪增大,骨质疏松,导致内固定物的支撑力度不足,稳定性降低,很难进行稳定复位,尤其是骨质疏松的患者,复位难以固定,不能让患者早日下床进行活动,如果固定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脱出,断裂等并发症,影响疗效[4]。且内固定治疗操作的时候需要测量患者的股骨中上段骨髓腔大小,才能确定是否扩髓,需要手术精准定位,难度大,要求高。有相关的研究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时候不但要帮助患者愈合畸形的骨折,还要采取措施减轻疼痛,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出院负重练习,避免出现并发症。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主要是为患者植入人工关节假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以让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且该方式治疗可以用假体髋关节代替骨折的髋关节,用骨水泥进行机械性固定,可以减少创伤,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手术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减少出血量,让患者术后恢复更快[5]。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指标恢复比对照组的要好,治疗的有效率为90.0%,说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比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更好。观察组治疗的时候用骨水泥固定,可以减少骨质疏松引起的塌陷,让患者更早下床活动,对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说,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各项指标的好转,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武鑫. 对比评估动力髋螺钉(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差异性[J]. 康颐,2020(17):176.

[2] 刘刚.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4):62-63.

[3] 孟庆奇,崔树廷,梁伟国,等. DHS、PFNA、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7):1036-1039,1043.

[4] 罗小东,王洪,郭万兴,等. PFNA内固定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4):151-152.

[5] 刘畅,韩树峰. 股骨近端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3):47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