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少华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开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使得企业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依靠、参与实施国家战略部署的中坚力量,就必须发挥好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关键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可以对企业的政治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是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国民经济负责的行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一直要都在强调创新发展的思想,并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有企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成效。但是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必须大力发展企业机制体制创新,加强党建工作创新,通过观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数字化建设等方式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基于此,本文深刻剖析了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存在的一些难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手段,帮助国有企业克服重重难关,帮助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所面临的困境

1.1 经济全球化对党建工作创新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引进了各个国家的思想意识形态,这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思想体系,改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但是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会使对党的忠诚度有所降低,侵蚀中国共产党的部分意识形态,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侵蚀,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在自身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同时还要抵御西方思想的入侵,党建工作困难重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各种政变活动的成功都是西方国家对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手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确为诸多企业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但是与此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也会存在一定影响。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之中,逐渐将本企业的经济发展放到了绝对位置,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逐渐取代了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在企业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开始忽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并且逐渐将党组织边缘化,甚至是在决策中不要求党组织参与,党建工作变得无法开展,党组织的地位也逐渐降低。当企业内的党建工作开展都存在困难时,创新工作更是一场空谈。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党政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既要防范经济风险,又要警惕政治腐化。

1.2 部分党员干部素质不过硬对党建工作创新的影响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工人队伍的壮大,必然会有一部分员工存在业务素质较低的现象,这部分员工或者是业务能力不够熟练,或者是理论知识缺乏,或者是思想观念落后,过于守旧,或者是缺乏激情,不思进取,没有先进的思想,无法发挥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更有甚者,无视党组织的纪律,无故缺席党组织召开的会议,私生活不检点等。除了员工存在不当行为以外,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也有着同样的毛病,这些同志仗着自己的干部身份,无视我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性薄弱,缺乏责任感,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党的各项有关决策越来越难以执行,企业内部的党组织形同虚设。党建工作主要是要调整党员的思想,使他们达到思想积极进取、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地严格要求自己。但是现在的员工普遍主动意识不强,进取热情不高,员工素质着实令人担忧。这些问题都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果工人队伍的党性修养无法提高,那么整个国家的党建工作都有可能会毁于一旦,这需要所有的国有企业引起重视。

2优化措施分析

2.1强化政治组织保障,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政治引领作用。按照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要求健全企业党组织体系,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始终把企业党组织作为企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运用好。明晰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导向,明确其在治理决策、思想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角色,实现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健全企业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政治保障功能,发挥企业党组织自身的先进性,用党建工作的先进理念、思想以及党组织的宣传活动去影响和感染更多的干部职工,使其从自身做起,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和方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慧、启迪和参考。

2.2建立两用人才队伍

在传统工作模式下,企业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均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安排虽然略有不同,但相关工作任务基本都是由不同部门、机构负责,即便各部门、各机构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合作程度也同样会受到限制,而这显然会为企业党建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想实现党建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就必须建立同时面向党建思政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两用人才队伍,做好相关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作,为两项工作的协同开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政工作间的差异,引入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策划能力、思想政治素养、创新能力等均比较突出的优秀年轻人才,以满足两项工作的多方面能力素养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准确把握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内容上的共同点,根据协同推进工作体系下的各项工作措施,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以培养出适应心理问题疏导、党政方针生动解读等各项工作的两用人才。

2.3重构配套工作机制

为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均能够得到协同推进,使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深层次融合,企业需要对党建思政、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原有工作机制进行重构,将适合两项工作融合的全新工作机制构建起来。例如,在工作决策方面,应建立统一的工作决策机制,将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流程有效衔接起来,同时,遵循“集体领导、民主监督、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原则,提高职工在工作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使各方面工作决策均能够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体的意愿及利益。在宣传教育方面,可以利用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形式方面的共性,建立以现代媒介环境为基础的宣传教育机制,同时,将正面教育、典型示范、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实际工作(生活)问题、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工作措施逐步明确,使党建思政及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在同一项工作中得到共同发展。

2.4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党员骨干“共培”氛围

党员既是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基层党组织的形象代表。强化党员的担当意识,要求他们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积极调动群众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热情,建立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向转化机制。在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过程中,注重谋求党员向业务能手学习、业务骨干向党员靠拢,鼓励党员带头攻克发展难关,最终形成“党员就是业务骨干、业务骨干都是党员,重要岗位有党员、技术突破靠党员,艰难时刻有党员挺身而出、调整方向有党员把关、时时处处事事见党员”的良好局面。加大对党员和骨干的培养力度,注重从业务骨干中发展和吸收党员成为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成员。

结语

总之,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既提供输血功能,又具有造血效用,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企业的党建工作,尤其是企业党组织的建设为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关键在于以政治为先导、以组织为保障、以理念为指引、以模范为先锋、以文化为灵魂,从多角度多范围多方位把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徐旭.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7):63-64.

【2】鞠月萍.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8(3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