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3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李卫红

湖北省广水市李店镇卫生院 湖北 广水 432700

【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70例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人员70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ALT、ALP、γ-GT、TBIL、DBIL水平高于对照组,ALB、TP、CH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高,生化指标变化越明显(P<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的肝硬化诊断价值高,且可对肝功能受损程度进行判断。

【关键词】:肝硬化疾病;生化检验;诊断



肝硬化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持续进展至晚期,会形成肝癌[1],进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尽早准确诊断肝硬化疾病,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以阻止病情持续进展。生化检验指标可对肝细胞代谢、受损情况反映,本文进一步探究生化检验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效果。正文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肝硬化患者70例、健康体检者7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

纳入标准:(1)符合《肝硬化诊治指南》[2]中有关诊断标准者;(2)临床资料齐全、意识清楚者。

排除标准:(1)存在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存在药物、毒品成瘾状况者;(3)存在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者;(4)患有癌症者。

观察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为42-74(58.74±4.36)岁。病程为5个月至5年,病程均值为(3.01±0.27)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8例,B级24例,C级18例。

对照组:男44例,女26例;年龄为43-75(58.82±4.43)岁。

两组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生化检验方法:女性在非经期进行检测;受检对象在检验前禁食禁饮至少8h,检验前15min保持安静状态,不得进行剧烈运动。在次日清晨抽取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5mL,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取出上层血清。应用迈瑞Mindray BS-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硫酸酶(ALP)、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进行测定。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受检对象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分析观察组内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体现。


2结果

2.1组间生化检验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AST、ALT、ALP、γ-GT、TBIL、DBIL六项指标数据比对照组高,而ALB、TP、CHE较对照组更低,P<0.05。

见表1所示:

表1:对比各组的生化检验指标(n=70)

组别

AST(U/L)

ALT(U/L)

ALP(U/L)

ALB(g/L)

TP(g/L)

CHE(U/L)

γ-GT

TBIL(μmol/L)

DBIL(μmol/L)

对照组

18.65±2.86

16.38±1.54

74.65±13.27

46.24±3.28

74.96±6.62

7198.85±2342.04

20.65±5.17

11.52±3.12

3.77±0.81

观察组

94.85±15.49

59.72±10.47

180.62±30.73

22.91±2.15

54.93±5.70

2487.92±658.83

164.58±21.86

82.09±13.68

36.44±6.95

t值

40.474

34.264

26.487

49.771

19.183

16.200

53.608

42.080

39.06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

观察组中,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AST、ALT、ALP、γ-GT、TBIL、DBIL呈升高趋势,ALB、TP、CHE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

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

Child-Pugh分级

AST(U/L)

ALT(U/L)

ALP(U/L)

ALB(g/L)

TP(g/L)

CHE(U/L)

γ-GT

TBIL(μmol/L)

DBIL(μmol/L)

A级(n=28)

74.82±10.65

26.63±4.10

92.94±20.03

41.09±3.24

67.42±6.10

4265.83±726.29

86.80±6.37

55.01±6.28

22.45±4.17

B级(n=24)

87.96±13.89

53.17±8.32

135.71±30.28

24.02±3.08

53.76±5.01

3118.45±610.61

139.94±17.23

76.93±8.15

33.06±5.24

C级(n=18)

104.72±17.48

65.58±12.64

207.41±42.60

17.36±2.42

44.61±4.85

2014.54±486.43

205.18±22.66

93.84±10.30

42.86±7.89

F值

34.824

28.751

48.635

32.085

22.620

50.651

37.216

29.834

14.20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肝硬化的发生同酗酒、病毒感染、药物、脂质代谢紊乱等促使肝细胞变性坏死有关[3]。肝脏处于持续炎症、修复状态时,基质胶原沉积速度快于分解速度,会导致肝脏内胶原含量不断增加,促使肝脏硬度持续增加,引起肝脏纤维化,在胶原纤维包裹肝细胞并形成假小叶后,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形成。定期进行体检对于防治肝硬化十分关键,选择一种高效、准确的方式准确诊断肝硬化十分重要。

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式,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9项生化检验指标数据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且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生化检验指标呈现持续升高或降低的趋势,说明了通过生化检验能够将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准确区分,并能够有效评估肝功能损伤程度。生化检验指标中,AST、ALT对肝细胞受损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水平越高,则肝细胞损伤程度越严重;ALP、γ-GT可反映胆汁淤积情况;ALB、TP、CHE可对肝细胞的合成、代谢功能进行反映,数值越小,提示肝硬化程度越严重

[4];TBIL、DBIL能够对肝脏胆汁分泌、排泄与解毒功能进行反映,常用于监测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

总而言之,结合9项生化检验指标能够提高肝硬化诊断价值,对肝功能受损程度进行有效评估。


参考文献:

[1]刘方.8项生化指标联合α-L-岩藻糖苷酶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03):210-21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027(011):846-865.

[3]于丽娟,于箭,于丽云.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39-40.

[4]王宗仁.探讨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8,26(0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