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研究:问题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研究 :问题与展望

李志峰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现代化建设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谋取更多利益创造更多价值,人们不断从乡村走向城市发展。在城市发展的早期,为了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部分城镇会引进一定数量的工厂和企业,这些工厂和企业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污染性,这就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加上部分城市缺乏合理布局,人口密集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研究: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引言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人的维度和自然维度的统一。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命题的提出,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发展,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迅速升温,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生态现代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生态现代化理论首先在西方提出,然而“如何给生态现代化理论贴上一个可以揭示其本质属性的标签,目前似乎还没有一致的观点,即使是在该理论阵营的内部也还是如此”。在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方面,西方学者似乎也没有形成一致表述,但内涵大致是相同的。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生态现代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有区别的。其一,从理论形态上看,生态现代化是伴随西方生态意识的觉醒,学者在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从工业现代性向生态现代性、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型的理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是伴随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发展,在反思传统生态环境管理手段、方式和方法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从生态环境管理到生态环境治理”转型的策略。前者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系统性理论,后者则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二者呈现的理论形态不一样。其二,从概念外延上看,生态现代化的外延要大于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包括环保理念现代化、环境治理现代化、环保技术现代化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内含于生态现代化之中。其三,从根本动力上看,生态现代化的根本驱动力量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驱动力量是制度创新,通过构建制度体系“把生态环境代价外部化上日渐增强的困难,主动转换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与重建上的内源性动力”。其四,从话语体系来看,生态现代化始终难以摆脱“源于西方、说明西方和为了西方的印记”,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没有明显的西方特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正在形成。

2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市水环境的恶化

目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与之相对的却是政府用地逐年递减,河流的规模不断减小,市区河道淤积严重,当汛期来临时,河道的泄洪能力大大下降,直接导致了城市内涝的发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河岸硬化对水流的循环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地表水流明显增大,进一步给城市河道泄洪造成了压力,双重压力之下,河道的生态环境的泄洪能力必将快速下降。另外一方面,地表径流会将城市中的生活污水以及各种污染物共同带入河流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流的质量将逐渐变差,河道底部的淤泥沉积也会日益严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水污染和河道淤堵的问题,对河道原始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河中动植物的种类也会因此而锐减。传统的治理方法就是硬化河道,这种方法直接造成了水体与土壤之间的交换性极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彻底断绝河流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大大减小城市内的湿地面积,同时也会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2.2大气环境的恶化

地区人员较为密集,道路通达度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大量使用到化石能源,为车辆载具提供能源或进行工业生产。对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大气环境的恶化还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受污染的面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因此针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必须要实时监测,即时响应。不可盲目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略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3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

3.1强化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影响,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提升生态治理效能的根本保障。然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势必影响制度的权威,导致制度虚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主张树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强化规则意识、程序意识,树立依法办事、法律至上的精神,让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真正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其次,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配套措施。制度的执行力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密切相关。要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不仅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而且要完善制度细节,切实建立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后,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考核及责任追究。为增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党和国家已经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考核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并对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作出相应制度性安排。

3.2重塑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理念

制度理念是制度建设所秉持的价值追求和观念取向。当前,在新的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下,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离不开理念上的准备作为前提。这就需要着力破除一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传统观念制约,重塑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理念。一是强化整体性的制度理念。随着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生态环境治理各领域和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改变将生态环境各要素、生态环境治理各领域和各环节分割开来的传统思维,确立从制度上强化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治理和协同治理的认识,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整体性。二是强化嵌入性的制度理念。任何制度均作用于一定的传统、习俗和惯例之中,后者构成了制度运行的文化背景。制度只有融入所处的文化背景,并与文化背景良性互动,才能得到治理主体和对象的一致认同,从而得到切实遵循和贯彻。为此,需要立足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的整体设计,在平衡制度原则性与灵活性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制度与所处文化背景的契合性。

结束语

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要充分重视,共同参与,对水污染问题进行根本的治理,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各项环保措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为优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詹国彬,陈健鹏.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20(2):65-75,127.

[2]褚添有.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失灵的体制性根源及其矫治[J].社会科学,2020(8):64-75.

[3]崔晶.“运动式应对”:基层环境治理中政策执行的策略选择:基于Y小镇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0(4):32-42,166.

[4]田玉麟,陈果.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2):95-102.

[5]杨爱平,林振群.世界三大湾区的跨域治理机构:模式分类与比较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20(2):40-5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