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刘华云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康复医学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及讨论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分析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100例的脑梗死患者,均来自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到我院就医并接受脑梗死的患者。对100例患者进行了均数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提供不同医学护理服务模式对神经功能影响。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加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提供了不同的护理护理方法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显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提倡。

【关键词】神经功能影响;脑梗死;康复护理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颅内动脉血管堵塞为主,患者会存在肢体活动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情况。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极为重要。本次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将研究对此类疾病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的脑梗死患者,对100例患者进行了均数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对照组资料中性别占比分别为:男24/50、女26/50,年龄区间34-78岁(56.31±2.35)岁;实验组资料中性别占比分别为:男23/50、女27/50,年龄区间32-78岁(55.26±2.04)岁;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如下:①日常生活锻炼:给予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知识面,并耐心引导协助病人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于患者能坐后逐步锻炼日常生活锻炼,例如自我洗漱、解纽扣、进食食物等,由粗到细动作由简单到复杂1】。②语言锻炼: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从而锻炼患者的语言功能,给患者播放听说信息,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刺激大脑灵活度。指导病人炼上下颌、唇、舌锻炼,例如:舌头反复拉伸、缩回,最内左右移动、反复张嘴闭嘴等,每日2次,每次15秒。③记忆力训练:提醒患者对家人、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回忆,让患者区分病房物品的摆放,每日询问患者的年龄、时间、姓名以提高记忆能力。④肢体无法活动患者给予被动活动,循序渐进的顺序对患者肩关节、肘关节、颈部进行被动活动。⑤运动康复干预:患者肢体功能有所恢复后,协助指导对患肢关节屈伸、自主翻身锻炼,从而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确保机体活动的协调、平衡性2】。⑥关节锻炼:被动活动关节和主动活动关节进行功能锻炼让患者练习主动拿筷子等精细动作,通过长期的锻炼可以促使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肌萎缩和关节功能的退化。⑦康复教育:给予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知识面,并耐心引导协助病人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交流,从而增进护患间感情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通过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残疾症状,从而增加康复的信心。⑨良肢位摆放尽量选择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做为交替,避免压疮发生可以选择平卧位做为过渡体位。

1.3观察指标

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数越低,表明生活质量差,反之则越好。②对比组间病人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χ2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表1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实验组对比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实验组显佳,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616d2e970f205_html_c941a9caa1f9b306.gif 、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实验组

50

80.38±6.59

75.43±4.39

70.18±4.36

81.26±4.39

对照组

50

75.43±6.14

59.38±3.58

55.43±3.41

56.86±4.91

P

-

<0.05

<0.05

<0.05

<0.05

2.2 表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进行研究对比,对照组护理前SAS、SDS 综合评分与实验组对比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SAS、SDS综合评分以实验组显低,心理情绪波动较小,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有意义。

表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情况(616d2e970f205_html_c941a9caa1f9b306.gif ,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0

34.35±4.43

28.41±4.42

28.41±3.19

25.56±2.57

实验组

50

35.34±4.31

21.38±4.19

29.37±3.16

20.04±2.4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从日常生活锻炼、语言锻炼、记忆力训练、肢体无法活动患者给予被动活动、运动康复干预、关节锻炼等方面进行干预,刺激大脑神经元,调节兴奋性建立神经通路,能够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促进病人具有规律性激发潜能,并且活动肢体关节肌肉能够防止萎缩,从而提高康复的效果3】。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进行研究对比,对照组护理前SAS、SDS 综合评分与实验组对比结果显示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SAS、SDS综合评分以实验组显低,心理情绪波动较小,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有意义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具优势,对比有意义(P<0.05)。

根据以上表述,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秀明,庄丽慧,夏月虹.探讨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8):173-174.

[2]林虹,杨美,王小帆.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5):891-894.

[3]陈维军,王晴晴,陈世振.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NGF、NSE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0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