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何智滢 苏小敏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广东 广州 51043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58例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评分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科;心理障碍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ith 2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 (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help patients to build confidence in rehabilitation, and can return to norm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PsychiatryPsychological barriers

近年来受生活与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精神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的精神类疾病,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神经敏感、偏执等,患者会出现思想内容与现实脱离的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幻觉与知觉障碍,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为社会安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2]。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帮助患者调节负面情绪,建立康复信心。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58例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58例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实验组男女15:14,平均25~53岁,平均病程(2.13±1.45)年。对照组男女18:11,平均25~53岁,平均病程(2.03±1.11)年。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1)环境护理:每天定时打扫并整理病房,保持住院环境的整洁与舒适,适当的美化室内环境,完善各种配套设施,经常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得以流通,为患者的身体调节提供安静的环境基础。(2)情绪护理:每天早晨定时查看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安慰,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必要时可以借助舒缓的音乐来助其调节,当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时,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展开治疗,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便于了解患者的病因与心理变化,基于实情和患者的真实需求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正视自己的病因,通过专业的心里疏导手段来解决情绪问题。(3)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功能自理训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能力锻炼需要持续16周。(4)社会功能训练:指导患者正确的社交能力,增加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通,定时组织患者进行基本的社交活动,如唱歌、读书、朗诵等,1h/次,1次/周,持续16周。 实验组行心理护理:(1)成立专门的小组,在每天的例行检查过程中,组员需要将患者病情发展、护理方案等明确告知患者,让其对自己的身体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便于后续的自我调节与护理。当遇到心理素质较低的患者时,可以借助成功的治疗案例来使其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工作,为实现良好的护理成效奠定必要的基础。另外,家人的陪伴对于病患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患者的心理调节和病情康复,也是提高护理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2)建立情绪的合理宣泄通道,通过一定的程度训练,学会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方法即练习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渐放松肌肉,而获得心理上的松弛。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患者的症状,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凝视一物体,用单调的语言使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用坚定有说服力的言语暗示,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认知治疗:客观评价、换位思考、积极暗示。倾诉烦恼法:向给亲人、朋友、医生、治疗师倾诉。思维注意转移法:如听音乐、散步、运动等。环境调节法:外出旅游、收拾房屋整洁平静。情绪升华:绘画、舞蹈、艺术创作。多样化活动:调节大脑神经活动功能,每天从事多种活动,如运动、做家务、浇花、陪伴孩子玩乐、探亲访友等在多样化活动的情况下,使脑细胞得到了锻炼和调节,逐渐增加了脑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有助于改善病情。(3)社会技能与角色模拟训练:每周为患者制定一次模拟训练,让患者在情景模拟中掌握自身社会角色与技能,0.5-1h/次,持续16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满分为100,<50为正常,50~60为轻度焦虑、61~69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满分为100,<53为正常,53~62为轻度焦虑、63~73为中度焦虑,>73分为重度焦虑)。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型数据为用6168f93ba7f5f_html_14c398567c99e40e.gif 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型数据为用%表示,用6168f93ba7f5f_html_9a1dde57a5abc59a.gif 检验, P<0.05代表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评分(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低,P<0.05。见表1。

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9

51.52±3.41

45.85±3.14

54.25±1.25

47.25±2.21

实验组

29

51.25±3.45

39.52±3.41

54.85±1.25

41.25±2.50

t


0.514

12.254

0.874

20.254

P


0.524

0.021

0.655

0.031


3讨论

近年来,精神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近些年,我国的医疗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有了大的提升。历经多年的发展,临床护理已然完成了由常规向优质方向转变,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心理护理无论是在效果层面,还是在效率方面,都要更高一些,它的实现是在改进传统护理中不完善的地方和总结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大大推动了临床护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对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认知重建措施,不仅可以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以一个轻松、舒适的状态接受医护人员的引导,进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4-5]。对患者采用专业化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提高治疗依从性,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三方的需求,还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强其临床医护工作能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宁,袁萍,廖燕,等.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8):242-244.

[2]张荣.心理护理辅助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31.

[3]李雪,高明.罗伊适应模式心理护理对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健康促进效果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7):536-538.

[4]陆文英,梁文豪,李小梅.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技术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7):956-957.

[5]廖海岑,磨丽莉,周芳珍.心理护理对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5):83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