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降低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疼痛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心理干预在降低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疼痛中的作用

王丽 王霞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干预在降低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性早熟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划分方法,将其随机均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对照组患儿以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30例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患儿的护理后不良心理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是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对于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进而提升患儿的配合度,有效缓解了患儿的疼痛,使采血过程更加顺利,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疼痛;心理护理


性早熟患儿中,男性、女性早熟患儿分别会在9岁以及8岁之前展现出提前性成熟的特征,如男患儿的睾丸发育加快,增大明显;女患儿的乳房迅速发育、具备生育能力等。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性早熟患儿的数量与日俱增[1],患有性早熟疾病的患儿最终的身材会比同龄人更矮小,导致其正常生活受到不良影响。在对性早熟患儿进行治疗前,采血监测生长激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患儿由于年龄较小,会明显地表现出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进而提升了采血难度,也降低了其预后治疗的积极性。本次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共计60例性早熟患儿作为样本对象,探究分析了心理干预在降低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疼痛中的作用,现作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性早熟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划分方法,将其随机均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对照组患儿以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30例观察组患儿。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在5--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在4--9岁。纳入标准:①本次的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②本次的研究经过了患儿亲属的同意,亲属已签署知情书。③60例入选患儿均满足性早熟判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将患有血栓、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排出。②将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了排除。③将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进行了排除。两组患儿的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血时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护理干预以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声明干预,而观察组的患儿则在采血时应用心理干预:①采血前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以和蔼、亲切态度同患儿交谈,不要强迫患儿说话,如患儿表现出异常紧张则可通过给予其糖果、卡通画片等物件作为拉近距离的辅助工具。②采血过程中,首先要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图书、音乐等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采血时,另安排其他护理人员手持小红花或是弹球之类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患儿注意力得到有效分散便能有效降低其穿刺时的疼痛感;同时告知患儿家长安抚患儿,尽可能地将患儿的肢体活动幅度减小。如果是男性患儿则可以“小男子汉真厉害,就像小超人一样”进行鼓励;对于女性患儿则可以“小公主真漂亮,真有勇气”等话语进行鼓励,提升患儿积极性,减缓患儿的疼痛感,消除患儿的负性心理则能有效提升穿刺的成功率。③由于患儿家属会处于对儿童的担心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家属的负面心理,告知家属不必担心,可以通过举例,分享成功治疗案例来打消患儿家属的疑虑并帮助患儿家属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只有家长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儿童的治疗积极性才会有所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心理评分以及疼痛评分(VAS)。通过由William W.K. Zung编制的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由美国教育卫生部编制的SDS抑郁自评量量表对患儿存在的负性心理进行评估,患者的评估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心理条件越差。疼痛状况通过VAS评分体现,分值越高则患儿的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报告所涉及的样本对象资料如患儿的基线资料等情况均是经由统计学软件SPASS25.0进行统计计算和结果验证的,当P值在0.05以下时则表示两组数据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后心理状态更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表1两组患儿的不良心理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64.28±3.54

57.66±3.98

57.49±7.14

53.22±4.35

观察组

30

65.33±3.45

46.27±3.03

56.87±7.33

40.13±3.97

T

-

1.163

12.472

0.332

12.174

P

-

0.249

0.000

0.741

0.000

2.2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对比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VAS

观察组

30

3.02±0.30

对照组

30

4.71±0.68

T

12.454

P

0.000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性早熟疾病。在对性早熟患儿的治疗干预中,采血检测患儿的生长激素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由于患儿年龄较低,因此采血时多会惧怕疼痛而出现恐惧等负面心理,降低了穿刺成功率;而只有改善患儿的恐惧等心理,分散注意力才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疼痛感,两者相辅相成[2]。通过心理护理,能有效拉近护士和患儿的关系,以朋友形式出发,获得患儿的信任感,再借助分享玩具糖果等方式让患儿听取护士的话语,便于采血时的注意力分散进而缓解患儿的疼痛感。根据本次的研究报告可知,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负性心理评分均是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性早熟患儿生长激素检测釆血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进而提升患儿的配合度,有效缓解了患儿的疼痛,使采血过程更加顺利,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翠翠.疼痛护理及注意力分散干预法在学龄前期住院儿童静脉采血中的配合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24-26.

[2]龙世霞,黄建兰,梁成富.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采血前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9,{4}(18):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