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除草剂对桉树幼林除草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2
/ 2

不同浓度除草剂对桉树幼林除草效果对比

李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 广西钦州 535009

摘要:在桉树营林技术方法中,幼林抚育是一项及其重要的环节,与人工除草相比,除草剂除草不仅能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还能实现成本有效控制,但是在众多除草剂中找到最安全、有效、经济的除草剂,对于桉树幼林的生长至关重要。本试验主要对比两种不同浓度草甘膦对桉树林下杂草(灌)的防治效果,比较两种除草剂在桉树林下防治效果之差异。

关键词:除草剂;桉树;效果对比;草甘膦水剂


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性地发生枯死的药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除草剂作为一门现代化使用技术,已经在农、林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林业现代化的进程。

林业生产地域广阔,森林抚育中去除杂草是林业生产的主要环节,任务十分繁重,人工、机械除草均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化学除草剂是一种高效快捷的除草途径,提高了林业生产的效率,降低了林业管理的成本,受到广大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青睐。而林业化学除草种类很多,如草甘膦、草硫磷、 草铵膦、百草枯等,但草甘膦是全球销量最大的除草剂。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林地位于钦廉林场平银分场白木工区5林班,面积约500亩。试验地位于广西钦州市地处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109°56′,属南亚热带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度性质的海洋季风特点。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海洋性气候明显,是我国湿热多雨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防治对象

桉树林地杂草、杂灌。林地主要有芒草、杂灌及少量铁芒箕和茅草。

2.1.2 试验对象

桉树林。

2.1.3 仪器设备

担架式拉管喷雾器。

2.2 试验设计

2.2.1 药剂名称和浓度

各药剂和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各药剂和处理

药剂

亩用药量(kg)

亩用水量(kg)

41%草甘膦

0.8

60

30%草甘膦

1.2

60

空白对照

0

60

2.2.2 小区设计

本试验设计为每种药剂喷雾面积500亩,均匀喷雾之后,每个处理从中选择三个(重复)条件一致的小区进行调查,统计。

2.3 施药方法

使用担架式拉管喷雾机进行喷雾,41%草甘膦水剂按亩用药量0.8kg,亩用水量60kg进行配置药剂及喷雾;30%草甘膦水剂按亩用药量1.2kg,亩用水量 60kg进行配置药剂及喷雾。

2.4 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2.4.1 调查方法

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草甘膦水剂对不同防治对象在速效性、持效性和杀灭性方面的特性差异。每次同一数码相机固定角度和高度进行拍照记录,使用 Photoshop软件的颜色百分比统计功能辅助统计药剂的防治效果。(其原理是枯死的杂草颜色与存活杂草不同,通过软件计算枯死杂草颜色与存活杂草颜色的比例计算其除草率和防效)。

2.4.2 计算公式

除草百分率(%)=( 除草面积/小区总面积)*100;

返青率(%)——由于调查时为药后12天,尚未出现返青;

防效(%)=(处理区杂草防除百分率-对照区杂草防除百分率)/(100-对照区除草百分率 )*100。

2.4.3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Excel、或者R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5 试验地点、天气情况

2.5.1 试验地点

钦廉林场平银分场白木工区5林班

2.5.2 施药后一个星期的天气情况

施药后一个星期的天气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施药后一个星期的天气情况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最高温

21

25

26

17

16

14

18

最低温

17

20

15

13

13

11

11

天气

多云

多云

小雨

小雨

小雨~

中雨

中雨~阴

风向

东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风力

小于3级

小于3级

小于3级

小于3级

小于3级

小于3级

小于3级

3.1 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无论是长势高的杂草、杂灌,还是匍匐在地表的杂草,还有比较难防除的铁芒箕,药剂施药后三个月均已枯死。 试验结果统计如表3 。

表3 试验结果统计表

药剂

处理

重复

棕色

比例

平均杂草

防除

防除

平均

防除

平均差异

显著性

备注

30%草

甘膦

1

0.95

0.95

0.95

0.95

Aa

差异显著性测试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2

0.93

0.93

3

0.96

0.96

对照

药剂

1

0.92

0.9

0.92

0.9

Aa

2

0.89

0.89

3

0.9

0.9

空白

对照

1

0.02

0.02

0

0

Ba

2

0.03

0

3

0.02

0

(*棕色为Photoshop软件标示的枯死杂草所占比例。)

3.2讨论

从试验后林场工人观察反应的情况来看,在除草单价相同的情况下,41% 草甘膦水剂用量比30%草甘膦水剂少,可以减少工作量。30%草甘膦水剂起效时间与41%草甘膦水剂略迟1-2天,大约在药后7天左右能看到初步效果,这与施药时的天气有关,但是41%草甘膦水剂后续对杂草的控制效果比较强势。只是不同药剂配方调试差异所致,有些配方注重于速效性,有些配方注重于持效性效果。41%草甘膦水剂对试验小区内杂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防效超过95%,无论是长势高的杂草、杂灌,还是匍匐在地表的杂草,药后三个月均已枯死。

从试验施药时间来看,天气逐渐变冷,杂草的生理活动渐渐减慢,但是杂草仍然处于逐步萎蔫的状态,连比较难防除的铁芒箕也不例外,41%草甘膦水剂对杂草的抑制效果要比30%草甘膦水剂相当理想。

从实验前的调查来看,试验地杂草相当茂盛,覆盖率近乎100%,杂草均高2米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情况下,41%草甘膦水剂亩用量0.8kg兑水60 公斤,采用担架式拉管喷雾机喷雾的防治效果仍然是非常理想的。


作者简介:李娟(19862月—)女,汉族,广西省桂林市恭城县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