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王伟

37132819880625****

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人们在建筑上的需求逐渐增高,不仅注重建筑的质量,在美观上也要更加有创新性。以此,为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建筑工程发展时,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是影响建筑施工功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地基施工的难度也会产生变化。对于一些地质条件优良,承载力稳定的区域,地基施工难度低,能够降低地基施工成本。但是,随着建筑不断开发,适宜开发建筑的区域原来越少,地基基础条件越来越差,为了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就需要克服困难,对不良地基基础进行强化加固,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不同地质条件地基技术施工技术不同,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也存在差异,若要减少成本投入,就需要使用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加强地基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

1 建筑工程项目地基结构基础工程特征

1.1 隐蔽性

纵观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得知地基基础施工属于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企业应该做好工程设计、实际施工、施工场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可从本质上杜绝或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以免使建筑企业的资金收益、市场形象遭受损失。建筑工程项目针对施工技术方面制订的使用标准比较严苛,而且施工品质的指标也很高,加之不同工序之间有着相互的影响,因而会有一些施工内容具备了隐蔽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致使地基结构施工完成以后,施工品质的检查工作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难以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标准。所以,工程监理应该对建筑项目的施工工序严加管控,预先设计好隐蔽性工程的施工顺序,这样才能依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做好质检验收工作,确保后续施工活动的有效落实。

1.2 严重性

地基基础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关键性内容,是保证建筑工程品质的前置条件,倘若工程项目的地基基础结构施工品质不达标,就会诱发各类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质量。

1.3 多发性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建筑项目变得愈来愈多,工程项目施工品质管控工作量、困难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建筑项目地基结构基础工程施工中,倘若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品质实行严加管控,就会诱发建筑结构坍塌问题。同时,地基基础结构的质量安全问题具备很强的多发性,一旦施工行为不当、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到施工品质,这对于建筑企业效益的扩增,无疑会起到阻碍作用。

2 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2.1 强夯法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应用强夯法,施工人员要先进行预防处理,采用推土机对平整地基进行预压处理,然后结合试验结果以及地基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定位施工中的夯点,并完成相应的测量。若地基含水量大,要利用砂石填充地基,施工期间要利用砂石或坡粗砂对地基垫层,通过这一处理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能够提高地基在应用期间的稳定性,降低各种陷落等不同类型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采用强夯法对孔隙水进行科学处理,提升地基在应用期间的整体承载力。

2.2 注浆法

注浆法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方法,该方法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采用注浆前,施工人员要全面计算钻孔的深度、尺寸、位置等内容,保证各项内容计算的精准性,确保施工中采用浆液配比的合理性。浆液配比是注浆法在具体应用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期间应当严格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实际要求科学配比浆液,配比质量对于注浆法的应用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注浆期间,作为施工人员要依据钻孔位置、孔深等进行科学打孔,并精准记录注浆作业的各项内容,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支持。若发生孔洞浆液上冒现象,要加固土层,预留约 1.0m 范围,在该范围内不得加固。如果地基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有特殊要求,可以采取夯填素土方式进行施工,进一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2.3 土质换填

土质换填进行地基基础条件改良成本较高,需要将不良土体全部清除后重新换填质量符合要求的换填土。在换填过程中,换填土需要分层填筑并且逐层碾压。所以土质换填不仅耗费大量的材料,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还会延长地基施工周期。回填土的选择通常会选择力学性质较好碎石、砂土和人工改良后的灰土等,以确保地基基础达到更好的承载效果。由于换填工作需要进行开挖作业,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基坑作业标准严格执行,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2.4 堆载预压

堆在预压进行不良地基基础的处理原理是在地基基础上进行荷载堆放。通过施加巨大的荷载,使地基沉降密实。堆放预压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对地基的改良,同时还能够对含水量较高的地基进行处理。通过堆载与沙井的结合使用,在地基上设置透水性较好的沙井,当地基受到荷载压力时,地基中的水分会通过沙井排出,达到含水地基的处理目的。堆载预压虽然能够有效处理地基承载力问题,成本投入低,但是需要的周期长,所以适合应用在工期充裕的建筑项目中。而且重物堆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堆在预压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管理。

3 在建筑中地基施工的质量管控对策

3.1 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

当地基土中存在淤泥时,上层土层会变得异常薄弱,这就需要采用桩基法、换土法等处理淤泥问题。若是冲填土或者建筑工程物料,应在保证其密实性与匀称性的前提下,令其充当持力层;若是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垃圾废物,在处理前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水文、地理条件以及原材料的存储状况,经系统分析后选择最优方案。在确定地基处置方案后,还需进行系统周密的测试,以确保所采用的处置方法科学合理,全方位保障施工质量。在处置地基时,应注意增加个别工程框架的强度及刚度,以提高建筑对地基不匀称形变的适应力。在处理地基后,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情形做进一步的科学检测,检测方法包括沙石桩法、预压法、高压喷射法等。

3.2 严把施工质量关

近年来,建筑工程经常出现复合型地基,复合型地基不但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有效预防建筑工程的沉降问题。但复合地基施工复杂,技术标准严格,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要领与操作规程,科学、合理、稳妥地安排地基施工方案。特别是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地理方位、现场地质条件和应用功能等因素,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

4 结语

随着建筑环境和要求的提高,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无疑是重中之重。建筑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方法措施很多,我国有些地基处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不停的发展中,加强对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保障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掌握地基构造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加固建筑地基。在具体应用中,针对情况灵活使用,通过智能优化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施工,有利于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林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77+241.

[2]高洪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7):113-114.

[3]李仲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5):131-132.

[4]吴育晖.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分析[J].科技风,2019(02):114.

[5]闫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解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