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核心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建筑工程施工核心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任阳

身份证号码: 41022419871009****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建施工。土木工程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土木工程整体得建设水平。将土工施工技术引入到土木工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为有效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结合建筑工程发展实际,就施工技术在总体工程运用的问题开展有效探索。文章在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应用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并从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等各项工程,分析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运用,同时提供改善策略,希望可有效刺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核心技术;控制要点

引言

钢结构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建筑结构,各方面的性能都要由于传统建筑业中广泛应用的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可以说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使如今建筑行业产生巨大进步的基础和保证。但钢结构也并非没有缺点,以钢结构为基础的工程对于施工技术水平和实践的专业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方需要大力提升技术上的投入,并加大对施工实践的管理和监控,才能尽可能的保证钢结构工程的稳定。但在心事的施工实践中,总会由于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出现纰漏、所设力度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落实的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钢结构工程的整体效果受到很大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从而为建筑的使用埋下了风险。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对钢结构建筑进行实践之前,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前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控制方案。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

施工技术是针对建筑工程整体流程所采用的一系列复杂技术和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必须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才能够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在满足质量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优化成本,以更低的工程成本达到施工建设目标。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开展的核心环节,因为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从而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难以达到建筑工程预期目标。由此可见,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基本类型

2.1深基坑施工技术

深基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发展建设的基础性技术,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需要根据整个工程的发展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化,通过合理使用深基坑技术一方面来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施工强度;另外一个方面,通过使用深基坑技术能够增强工程施工的标准性,提升建筑工程的承载力,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2电气接地技术

电气接地技术主要是指对电器设施进行防漏电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建筑物中的电力线路出现短路、断路等问题。然而事实上,建筑物不同,各自对应的用电基准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以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为依据,展开合理有效的电力安装。目前,商业用电基准是380V,而民用电基准是220V,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不断强化建筑物电力管理力度,保证电力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运用电气接地技术,可以针对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电力线路进行全面的科学处理,借以为电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为了防止建筑物内部的电器设施发生电力故障导致的停工问题,技术人员应该深入研究工程结构的用电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科学实用的处理方案,从而为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发挥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需要确保电力线路之间的独立性,采用线路分离施工的方式,以此有效防止发生电力传输的耦合问题。

2.3钢结构吊装技术

在实际进行吊装之前,施工方应派出专门的检修人员,对设备是否良好运转、材料质量的高低、能源供给是否稳定等方面进行确认,并再次确认爬梯等安全设备出现在其应有的位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在对钢梁进行吊装之前,应该对其表面进行繁复的清晰,将其表面的污渍和锈蚀清除。也要对钢梁和其他部位的贴合方向进行检验,并设置合理的吊装顺序,从而使吊装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另一方面们也要严格把控钢梁的方向,将螺栓在合适的位置及逆行固定,从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出现食物的可能性。最后,如果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临时的螺栓,也不能忽视固定的重要性,并通过安全绳确保施工的安全。

3提高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3.1不断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体系中,现场施工环节占据很大的比重,所以,建筑企业在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所有的施工流程都符合专业基准,同时还应该凸显每道工序的差异性特征,继而满足项目施工的要求,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果,还可以促进施工方案更加合理有效。设计人员在规划建设方案时,必须要深入分析内部文件,将设计图纸、实际建设效果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实际工程施工的基准与设计图有相悖之处,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如果误差较大,施工人员应当联系设计人员,并展开全面交流,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

3.2保障施工技术的应用安全

增强施工企业管理者和工人的安全意识。意识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因素,在良好意识的指引下能够更好的指导施工的安全生产。所以很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必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养,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安全知识,明确各部门人员的施工责任,引导其能够在安全意识的引领下更好的参与工程施工。打造完善的施工技术安全监督机制。施工意识的引领能够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而良好安全意识的培养来依托健全对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一方面,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安排一个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应项目的施工;另外一个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着重分析整个工程的施工隐患,根据施工隐患来采取对应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3.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在施工方对工程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法律的武器,合同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把控,用合同约束有关的主体,确保其时间的结果切实满足施工方所提供的标准,从而保证工程效果能够大岛施工方的预期。在对工程进行招标的过程中,只有做好保密工作,才能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从而选择最适合施工方要求的公司。

3.4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要想使建筑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的标准,就要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多数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工程,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比较低。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比较陌生,不能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最终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设计标准。因此,在建筑施工以前,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的技能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量,使其更好为建筑施工提供优质的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建筑项目来说,其重要的衡量基准是质量以及效率,为了有效保证施工的顺利展开,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当更加严格的进行现场管理,以每道施工环节的属性选用适宜的施工技术,完善现场施工管理机制,提高施工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从而有效节约建筑成本,保证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齐,王杰.基于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要点的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2):32-33.

[2]杨鑫,冯吉,雷延栋,罗磊,简宏儒.低位顶模施工条件下的钢板剪力墙核心筒钢筋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20,42(04):557-559.

[3]蒋思良,刘怀江,周东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核心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