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人类理想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开辟人类理想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张香丽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

摘要:16世纪初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著作《乌托邦》里为后世描写了一个社会主义理想制度,开辟了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理想制度的新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莫尔;社会制度;新探索

托马斯·莫尔(1478-1535),16世纪初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他在著作《乌托邦》里为后世描写了一个理想社会,开辟了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理想制度的新探索,尽管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个制度是空想的,不完善的,但是莫尔通过《乌托邦》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对私有制根源的揭示,对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设想等等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有益借鉴。

  1. 莫尔对传统文化的总结与发展

自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反对不平等和阶级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正如列宁所说:“许多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以来,人类早已幻想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1]。在莫尔之前,人类对消灭私有制,建立美好社会的探讨一直存在,莫尔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思想,而对莫尔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莫过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奥古斯丁的《天城论》。

莫尔特别倾心于柏拉图,并且热衷于对他进行研究,从《乌托邦》和《理想国》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 从体裁上看:《理想国》的写作形式是对话形式,《乌托邦》第一部分也是采用的对话形式。从逻辑来看:《理想国》首先对商业财富积累的不正义性进行批判,然后提出自己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乌托邦》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莫尔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特别是在英国已经达到顶峰的君主专制,揭示了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在第二部分,莫尔则为我们构画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理想社会。从内容上看:柏拉图从理性出发,希望建立一个不是依靠神祇而是靠哲学家来进行统治的理想国家。莫尔也希望建立一个不是靠神祇而是由“智者”乌托普管理的国家。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乌托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理想国》的内容。当然,如果只看到两者之间的相似处看不到差别就错了。柏拉图是按照他所处时代奴隶制国家的模式建立的理想国家,反映的是奴隶主贵族的愿望,建立的是一种理想的奴隶制国家。马克思曾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说成:“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2]。莫尔希望建立的是一种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是所有人公有的社会制度。很显然,这两种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画是完全不同的。

对莫尔产生重要影响的另外一部作品是基督教文学奥古斯丁的《天城论》。《乌托邦》与《天城论》的共同点是都描写了两个相互对立的世界。《天城论》描写了一个罪恶的尘世和理想的天国,作为一位奴隶制、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捍卫者,奥古斯丁把人在尘世的生活看成是罪恶的,是暂时的,是为走向“阴间”做准备的,他希望建立一个有上帝的爱建成的天国。《乌托邦》描写的政治观念与神权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莫尔把欧洲封建专制国家同民主制度的世俗国家对立起来,并且对异教徒特别宽容,容许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睦相处,这一点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1. 莫尔对现实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莫尔借助拉斐尔·希斯拉德的口述,谈到了英国对盗窃犯执法的严厉,即盗窃犯到处被执行死刑。但是即便执法如此严厉,全国仍然盗窃犯横行,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十六世纪的英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封建领主不再满足于收传统的地租,他们开始抛弃需要劳动力较多而收入较少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大规模经营收入较高的牧羊业。这就引起大规模的圈地和对农民的掠夺,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农民被赶出村庄,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家乡,却找不到安身的去处,当他们在流浪中即找不到工作,又花完了身上为数不多的钱之后,除了从事盗窃以致受绞刑外,或者是沿途讨饭为生(这是要被当做游民而抓进监狱的)外,就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啦,这就是英国盗窃犯横行的原因所在。莫尔痛心的描写了把耕地变为牧场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后果以及大地主圈地者们的惨无人道。他写道,“他们使所有的地耕种不成,把每寸土都围起来做牧场,房屋和城镇都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做羊栏。[3]”归根结底,这也是由于把大量的耕地变成牧场引起的。莫尔在指出政府残酷迫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不道德行为时强调,这些不幸的人忍饥挨饿并不是他们的过错,他说,“其实他们非常想就业,却找不到雇主。他们是对种田素有专长的,可是找不到种田的活。[4]”通过对圈地问题的探讨,莫尔揭示了英国封建主和专制国家政治的阶级实质。

在分析英国十六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时,莫尔还尖锐地批判了当时英国对内对外政策。对外,为了王朝利益,国王们不考虑如何管理自己的国家,不顾自己国家臣民的福利,为了攫取新的土地而实行封建性侵略,这些战争使人们破产和遭受不幸。对内,莫尔批判了国王假借战备征收新的苛捐杂税,还有形形色色的罚金以及在法庭上滥用王权作为增加国库的方法。不合理的税收以及各种各样的处罚造成人民进一步的贫困化。

  1. 莫尔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与构画

在对封建社会进行批判之后,莫尔提出了自己认为理想的社会制度,并从经济、政治、伦理和宗教等方面对这个理想的社会制度进行了阐述。

经济方面:乌托邦没有私有制,没有游手好闲的人,年龄和体力达到适合劳动的男女全部参与劳动,全部物质财富(包括自然财富和社会的全部产品)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除从事农业外,每人还要学习一门甚至几门手艺,这样就不存在依附于别人的“寄生虫”了,即依靠别人养活自己的人。由于人人参与劳动,所以社会必需品十分丰富,这就不存在生活必需品不够用的情况 ,一切生活必需品按共产主义的原则进行分配,即按需分配。

政治方面:乌托邦由五十四个城市组成,主要政治机构是元老院。元老院的成员是由每个城市每年选派的三名代表组成,任期为一年,主要工作是安排生产并分配生活用品。此外还有民众大会。为了避免国家发生政变和保护人民不受虐政,规定只有元老院和民众大会才能对公众事务作出决定。乌托邦每三十户选出一名专职管理员叫摄护格朗特或飞拉哈的行政官员,主要工作是关注和监督每个人不得游手好闲,专心工作又不至于太累,摄护格朗特轮流参加元老院会议,人民则通过摄护格朗特监督元老院的活动。乌托邦的社会政治制度保证了国家领导者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在乌托邦,人们共同参加管理,领导人的选举以及民众对他们的监督,这些都与十六世纪的欧洲封建专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伦理方面:乌托邦伦理道德中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幸福的问题。什么样的幸福呢?是建立在美德的基础上并最终去追求高尚的幸福。在讲到人的幸福时指出:“构成人类的全部或主要幸福的是快乐”[5]。乌托邦将快乐分为两类,即真正的和虚假的。真正的快乐是指精神上的,符合健康人的天性的并无害于周围人的身体上的快乐。虚假的快乐是仅仅满足于生活所必需的吃喝梳洗。乌托邦人认为自己的伦理道德是最合理的,因为它从整体看是有益于全社会,从局部看有益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并且这一伦理道德和原则遵从人的天性。

宗教方面:在乌托邦允许大家有不同的信仰,实行信仰自由,这是对宗教迫害的一种反抗。但是大家共同认为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乌托邦人认为灵魂是永存的,而且,灵魂神圣的使命是求得幸福。认为恶人死后必定受罚,善人死后肯定受赏,这其实是乌托邦人全部的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相信人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但是由于多数人文主义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利益上不能同人民一致。莫尔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关心民众疾苦,为广大劳苦大众所遭受的水深火热的痛苦大声疾呼,并为改善民众的生活提出理想的社会制度,虽然他提出的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他的探索扔为后世哲学家们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有益启发。

参考文献:

  1. 列宁:《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31页。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5-406页。

  3. [4][5]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版,第20,21,72页。



作者信息:张香丽;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讲师;邮箱: 1014810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