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钟波

广东电白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525400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建筑主体施工新工艺,随后介绍了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包括框架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钢筋连接、防水施工、材料选择、现场施工管理,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建筑主体;施工管理;新工艺


引言:建筑主体作为项目工程中的重点内容,如果施工技术不当,便会导致产生工程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工程安全,为此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指导有序开展施工建设,合理应用各种新型工艺材料,提高建筑主体施工质量,进一步减少工程主体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合理引入全新施工工艺,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1. 建筑主体施工新工艺分析

随着我国近几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处于该种社会环境下,国内建筑行业相关施工工艺技术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随着各种新型工艺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国内建筑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施工缺陷,合理应用新型工艺技术,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对于当前建筑行业而言,新型工艺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对于建筑主体工程建设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层面内容:第一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率,进一步减少施工工期,有效控制资金流转周期。第二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主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保障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在建筑主体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安全观念的全面贯彻落实,应用各种新型工艺中,需要重点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1]

  1. 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1. 框架施工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梁和地梁内核心受力钢筋可以选择套筒机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框架柱竖向主筋可以选择电渣压力焊焊接技术,这两种连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钢筋接头的整体强度、可靠性,减少出现脱焊以及虚焊的问题,能够有效预防焊接区域对应的钢筋部件因为受热导致出现淬火硬化的问题。积极发展应用新型模板,提升模板施工质量,强化模板应用管理,优化模板配板设,积极发展多样支模方法。建筑工程中的框架梁柱模板,可以选择定型块可拆卸模具,现浇板支模可以选择竹胶板大模板,进一步提升整体装卸速度,能够提升现浇底板平整度,通过胶带纸将板缝彻底密封,能够有效避免产生跑模、露筋以及砼漏浆等问题,优化砼工程施工质量。针对满堂红内架以及其他形式内架可以选择碗扣架形式,碗扣架属于一种新型安装工艺,能够有利于设置成任意理想高度,同时方便运输和拼装,尤其是钢管中的携带扣件,方便搭拆,还可以有效预防扣件丢失问题。碗扣架可以在底部设置底脚栓进行调节,能够针对脚手架高度进行灵活调整。支模过程中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将支撑部位提前拆除,扩大周转速度,提升综合利用率[2]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针对水泥化热引发的温度变化实施合理控制,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内外温差进行合理控制,实现稳定降温,减少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建筑主体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率先联系建筑工程实际状况,准确计算大体积混泥土温度应力,合理选择浇筑方案,联系工程需求选择整体浇筑或分段浇筑等方法。随后合理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中的捣实机械、浇筑设备数量,合理设计施工人数以及运输工具。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进行合理分段,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外沿高度能够均匀升高,除此之外,混凝土相关浇筑工作需要在较低室外温度中实施。砼内融入超细活性掺和料,例如粉煤灰,能够有效改善砼的线性长度达、放量大的问题。进行砼拌制过程中,适当掺入粉煤灰,进一步延缓砼的凝固速度,预防因为砼快速凝固形成的收缩裂缝,合理应用粉煤灰,顺便变废为宝,有助于环境保护。砼拌和中,选择配料机实施配料操作,对具体计量进行准确计算和控制管理,选择强制卧轴搅拌机实施拌制。进一步提升砼的工作度和均匀性,减少砼强度离散差。针对筏板基础等大体积构件,需要在砼内适当掺入高效减水剂,优化砼材料性能,改善砼配料计量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各种高性能砼。

  1. 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钢筋连接属于建筑主体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各种规范性问题。比如针对建筑主体钢筋连接,焊接接头在机械连接下的面积占比需要控制在建筑受拉区面积50%之内。假如建筑主体内部钢筋数量为单数,则可以根据建筑主体需求,合理调整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面积百分比。建筑主体内受压区为不受限制的。此外,建筑主体内绑扎接头面积需要进行合理控制,如果建筑主体工程存在需要扩大接头面积百分比的条件下,梁受拉钢筋面积需要控制在50%以下,其他建筑构件面积需要联系实际工况适当放宽。为此钢筋连接施工中,需要在梁内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内,对各个建筑构件面积实施灵活调整,进一步满足建筑搭接长度要求。当前国内建筑主体施工中,产生全新钢筋连接技术,即直螺纹接头连接,其拥有不同形式,能够于工程建设中,联系施工需求和不同形式特征进行合理选择,发挥出突出作用,结束接头施工后,检查接头连接质量,优化钢筋接头质量

[3]

  1. 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主要针对建筑主体中容易被水影响的部位实施防渗漏施工处理,进一步控制建筑主体施工裂缝现象,优化工程质量。建筑主体施工中,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全面把握施工过程,形成有效的治理措施。并针对其中各个部位实施有效的防水处理,做好建筑主体防护工作。其中需要注意,在实施防水施工作业中,需要进一步联系建筑工程发展特征,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优化防水施工质量。比如在针对建筑屋顶实施防水施工中,可以选择应用水泥基复合涂膜技术。但在应用该种技术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合理把控建筑中不同施工节点、基层以及半封位置,实施全面质量检验,合理应用新工艺。优化建筑主体施工质量。针对建筑塔楼屋面和建筑裙楼屋面进行施工处理中,可以选择复合涂膜技术作为新型工艺,该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具体步骤实施,率先针对建筑涂抹涂料。随后等待材料干燥成膜后,继续实施二次涂抹,严格按照相应的步骤要求使用新型工艺,提升建筑主体综合施工效率。铺设施工中,需要注重建筑铺设方向,确保建筑主体上层材料涂抹厚度超出1毫米,最后针对防水层收口位置涂抹,需要合理应用防水材料,开展多次涂抹,避免出现遗漏的部位,最终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对于防水卷材设计应用可以选择高弹性SBC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此款卷材主要是通过SBC橡胶改性沥青充当浸渍涂盖层,将玻璃纤维无纺毡以及聚酯纤维充当胎基,并在表层施加铝泊面、铝膜面以及细砂等材料加工制成。拥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对应应用温度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耐腐、耐油、耐老、防水、抗撕裂等性能,同时拥有可常温施工优势,卷材表层设置了各种保护层,无需另外添加保护层。

  1. 材料选择

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选择非承重水泥多孔砖,其属于一种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可以提升建筑施工节能效果,拥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实心粘土砖自重高、浪费耕地等缺陷。建筑排水可以选择应用PVC隔音芯层聚氯乙烯发泡管材,促进管道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在楼层现浇板内可以选择应用冷轧带钢筋,冷轧带钢筋属于高效钢筋,和砼拥有良好粘结效果、强度高,能够进一步提升钢材利用率,有效节约钢材。

  1. 现场施工管理

为了促进建筑主体工程实现质量优良、工期先进、管理科学、技术一流等目标,需要有步骤、有计划开发应用各种新型技术,在工程初期施工阶段,需要创建专门的新技术开发小组,负责协调各项工作施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将科技成果合理转变成生产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点在于推广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需要全面攻关技术难点同时,还需要把施工现场当成科技研发主战场,以工程项目为核心,联系工程建设需求,全面推广四新科技成果,选择先进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优化工程质量,减少工期,控制资源消耗,提升工程建设效益,能够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提升技术优势,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坚持科技为指导,帮助全体职员形成科技意识,借助合理宣传帮助全员了解到科技应用对于劳动强度、成本、进度以及质量等方面所形成的影响和效应,优化科技质量,积极转变认识观念,了解到科技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向质量、要效益的基础理念思想,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先进技术学习和应用当中。将制度和组织作为基础保障,进一步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施工组织体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同时为促进各项权力、责任、利益的全面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加强先进技术普及,优化职工科技素养,对新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开展专门的学习活动,落实实践操作训练,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和工艺技术竞赛。促进技术积累、技术总结、组织设计以及工法的全面融合,促进施工计划的有序实施。

结语:综上所述,新型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出现为工程项目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目标,同时新型工艺技术的应用还会影响工程主体质量。随着科学技术改革创新,投入应用更多新型工艺,为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应用高新技术,结合当前工程建设特征,发挥出新型工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孝迪.建筑工程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07):50+77.

[2]季永胜.试论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及新工艺应用[J].居舍,2018(30):52.

[3]陈卫锋.分析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工艺[J].低碳世界,2018(0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