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矿产地质勘查 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焦裕敏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山东省 2500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对各方面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不过在实际的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会受到较多方面的影响,造成较多安全风险,导致勘查效率和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引言

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可知,在矿产地质勘查作业中易发生以下安全事故:高处坠物、人员走失、交通事故、物体打击等。这些事故会对让勘查人员的人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此必须准确掌握事故产生原因并提前做好预防与管理,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1.矿产地质勘查施工项目安全隐患辩识

矿产地质勘查施工项目通常会在恶劣的环境中展开,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导致各个施工环节存在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如果勘查单位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这些安全隐患,不仅整体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会降低,还会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1.1人的不安全行为

现阶段,矿产地质勘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绝大多数矿产地质勘查中是一种常见的不安全现象。矿产地质勘查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相关人员的参与,这些人员具有主观意识,勘查单位无法对每个人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来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操作,在施工之前也没有佩戴安全防护设备,抱着侥幸心理进入危险区域,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

1.2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机械设备,然而,勘查单位并没有对这些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比较低,相关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会留下安全隐患,在实际运行时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另外,部分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转后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相关地勘单位的成本增加。

1.3不良环境条件

在矿产地质勘查作业中,环境也是影响勘查作业安全性的一大重要因素。

矿产地质勘查都是在野外进行,野外环境比较复杂,很多勘查地区也能存有起伏较大的地形、湍急的河流、较高的海拔以及恶劣的气象条件等,这些因素会较大矿产地质勘查难度,同时也会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像我国一些山体较多、降雨较多的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勘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地区野生动物较多,同样不利于矿产地质勘查作业的安全进行。除自然环境会对矿产地质勘查作业带来影响外,人文环境也会影响矿产地质勘查作业的安全进行。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容易因沟通不畅或触犯禁忌而引发群体性伤害。

1.4管理因素

在矿产地质勘查作业中,一些单位疏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全面,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不及时,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

2.矿产地质勘查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完善安全管理组织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大,安全事故多发,为此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从而推进各项勘查作业顺利有序进行。具体如,在矿产地质勘查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与人员组成一个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并结合国家相关规范与要求,根据房地产工程具体情况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勘查作业开展期间严格执行,将各个勘查环节进行有效把控,从而让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2做好危险源排查

矿产地质勘查作业中潜存的危险因素较多,未避免发生任何安全问题,有关队伍与人员要结合矿产地质勘查作业的特征特点提前做好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与防控,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同时若在勘查作业开展过程中遇到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出现变化的情况,有关部门就需及时对环境因素清单进行修改,并针对新发现的重大危险源或环境因素按照标准流程与专业方法进行新一轮的识别与评价,最后根据对风险源的认知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方案,实现对其的有效控制,以防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2.3强化对各影响因素的管控

2.3.1 做好人员教育与管理

矿产地质勘查对勘查人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员一般不适合参与矿产地质勘查作业。未避免勘查人员在作业开展过程中突发疾病并引起安全事故,在作业开始之前就要对有关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参与矿产地质勘查作业的人员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次是做好对勘查人员的安全教育,让勘查人员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防护能力,在意外或危险发生时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有关部门需做好对勘查人员的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增强其安全防护意识,让勘查人员能自觉主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在勘查过程中,有关负责人要做好对勘查人员的监督与教育工作,及时发现人员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并督促改正,以防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勘查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先对其的个人防护情况进行检查,若有关人员未正确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不准其参与作业。

2.3.2 做好物的管理

为最大程度降低仪器设备对勘查作业的影响,需要制定与实施设备保修维护责任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范与要求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具体来说,在矿产地质勘查作业中,主要会用到测绘设备、发电机、采样工具、手持电动工具以及整流源等。对这些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与规范调试,严禁将故障设备应用于作业。同时在勘查作业过程中要能定期对各项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各项仪器设备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国家不允许使用的工具严禁将其带进勘查场地,对危险性较高的带电设备增加检查频次,对氧气、燃油、已决等物品要设置专门的区域进行存放,同时按照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2.3.3 加强环境管理

对于勘查作业开展期间影响人员安全的各项环境因素,一定要根据其的性质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尽可能将环境对勘查作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具体如,在有梅雨季的地区开展勘查作业时,就应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合理安排勘查时间计划,尽量避开不利于勘查的季节。在地形起伏大、河流湍急的地区勘查时,要将帐篷远离水源,避开低洼地以及陡坡、悬崖下方等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在野生动物较多的地区开展勘查作业时,可随身携带铃铛、口哨等物品,预防野生动物袭击,在勘查途中如果遇到野生动物要尽可能避开,以防野生动物发起攻击。在少数民族聚居或是语言交流存有障碍的地区开展勘查作业时,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信仰,不能引起冲突。其实在作业过程中随声携带工作证明、身份证件等,尽可能保证勘查作业的顺利安全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地质勘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勘查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等都有可能诱发各种类型的安全事故。基于此,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与行业规定,结合勘查项目实际情况建立起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各项针对性措施强化对影响因素的管控,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保障勘查作业顺利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湧.矿产地质勘查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理[J].世界有色金属,2018(19):178-179.

[2]邓利生.矿产地质勘查施工项目风险分级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8):59,62.

[3]朱万存,曹卫孝,井伟峰,等.矿产地质勘查钻(坑)探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护对策[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40(5):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