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浅析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培养

周博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研究生学员( 北京海淀) 100080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在役考核人才队伍的能力需求和人员类别需求,对如何培养好人才队伍,从选拔使用、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在役考核;人才队伍;培养


装备试验鉴定,是装备全寿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贯穿装备发展全寿命过程,在装备发展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装备试验鉴定包括性能试验、作战试验、在役考核等,而装备在役考核是试验鉴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新时代我军装备试验鉴定体系中一个全新试验类别,是装备在列装定型后的服役期间,对装备作战效能和适用性进行验证、对装备体系适用性和装备在役适用性进行考核的一项活动,对提高装备体系贡献率和作战适用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客观上来讲,装备在役考核是装备作战试验的后延,这就需要从事在役考核工作的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懂试验技术、指挥、质量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还要懂作战、懂训练、懂装备的操作使用等非本专业知识,所以构建复合型人才是确保装备在役考核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特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的特点,是装备试验鉴定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培养装备试验鉴定领域人才队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性。装备在役考核是一项持续性装备试验鉴定活动,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从事装备在役考核的人员具备多元化的知识面,同时对专业技能、通用技能素质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兼顾重点人才建设和其他人才的培养。

(二)整体性。装备在役考核活动的特点具有严谨、持续能特点,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均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人员构成上要与在役考核需求相匹配,按照活动流程,在役考核人才队伍相互配合和协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演变性。由于军事装备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对装备在役考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队伍也必将发生变化,以适应和满足装备发展进度,呈现出演变性的特征。在新的发展趋势下,需要不断完善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二、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能力需求分析

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装备试验鉴定活动实施的难度也将变大,对在役考核人才能力需求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指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作战人才等,需重点加强此类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

(一)指挥管理人才。指挥管理是指为达到某一共同的目标,在组织领导下,有意识的进行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指挥管理人才,地位作用很高,位居较高层次,对于装备在役考核活动,其能力需求也略有不同。站在全军层面,需具备精干、能谋善断的能力,能在整个活动中起到决策支撑作用,并且指导好下级单位顺利高效的开展装备在役考核活动;在军兵种和战区层面,需具备精干、执行力强的能力,能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对各级指挥管理人才,都需要有良好的军政素质、指挥技能、管理技能和专业素质,切实做到为装备试验鉴定服务。一方面是需具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掌握装备在役考核的基本需求、规模,读懂弄通活动总体计划,合理划分阶段和分配资源,能够预测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及时妥善处理。另一方面是需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装备在役考核,主要是考核检验装备是否好用、耐用,活动的组织开展事关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指挥管理人才需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好所属单位、管理好所属人员。

(二)专业技术人才。技术人才是装备在役考核的主力军,需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要精通本领域专业技术知识,总体分为三类:一是总体技术人员。总体技术人员需掌握在役考核总体计划、测试测量装备技术性能、数据采集和管理手段等能力,需要熟悉各系统的构成、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技术指标,协调组织技术工作,处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技术问题。二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装备在役考核活动涉及领域较多,包括试验、测试、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处理等,需要大量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精通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装备在役考核能否顺利完成的骨干力量。三是具体操作人员。此类人员主要为承试部队的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实验设备和装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以及活动期间的装备的具体操作,对装备在役考核活动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熟悉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和掌握试验装备的组成、技术性能和使用规范,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排除故障技能,能够处理一般的故障问题,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作战人才。作战人才是开展装备在役考核的现实需要,所有装备的列装,都必须紧紧围绕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服务,总体分两类:一是作战运用方面。装备在役考核主要验证装备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考核装备体系适用性和在役适用性,通常成建制展开,因此需要作战运用人才全程参与,作战运用人才需掌握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战法研究功底,熟知典型战术原则,能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协助总体技术人员完成方案和大纲的编制,指导部队开展活动。二是装备使用方面。装备在役考核,需要操作大量的装备和设备,有作战装备和专用装备,一方面要遵循操作规程,关注好安全性和协调性问题,另一方面要了解掌握部队的训练条令条例也演训方案等。

三、加快推进装备在役考核人才队伍培养具体措施

人才队伍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人力智力保证。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对战斗力标准有更高要求,对装备各项战技性能也有新要求,延伸出对装备试验鉴定能力的新要求,其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是人。建立健全人才队伍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新人才队伍体系建设理念,抢占人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装备试验鉴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力提高的活化石。

(一)加快推进高素质人才选拔使用。需求牵引任务,映射能力需求,促进培养模式转型。着眼服务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战斗力,选拔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是必然路径。选拔人员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军外高素质人才,主要挑选优秀人员进入该领域,如专业技术人才,懂前沿理论、善用系统思维,此类人员可解决专业性强的问题。另一类是军内高素质人员,主要从有过相关经历的人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中进行选拔,包括挑选优秀人员进行晋升、交流、培养、奖励等。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装备在役考核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所需知识面非常广泛,既要注重横向培养,又要注重纵向培养,按照此结构对人才进行培养,横向培养主要培养人员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包括管理学、运筹学、基础信息技术等。纵向培养主要培养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如专业领域内的装备使用和维修、测控、大地测量、水文气象等。横向培养主要由军队院校完成,纵向培养主要试训机构完成,满足特定人员培养的需要。

(三)构建合理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制定人才建设规划,确定一定时期内人才建设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措施;其次是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突出重点,区分层次,作到人尽其才,培养高度复合型的“通才”和高度专业化的“专才”;再次是构建学历教育与任职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主要依托院校完成,构建常态化培训机制,学历教育重点完成专业技术基础培训;任职培训重点面向兼职人才培养,定期在全军开展专项培训班,如参谋业务培训班,并依托数字资源开展在岗在线学习,推动培训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