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妇产科头孢西丁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药学干预对妇产科头孢西丁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探讨

李凤 贺杰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 对药学干预影响妇产科头孢西丁使用合理性的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头孢西丁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3例,头孢西丁治疗联合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用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体温,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耐药发生率、白细胞数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减少妇产科头孢西丁不合理使用情况,实现感染率和耐药率减少,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妇产科;头孢西丁;使用合理性


妇产科中通常会用到头孢西丁,用于治疗各类妇科炎症,作为处方药的一类,用药阶段一定要遵循医嘱。但是一些患者由于不明确病症情况,往往出现随意加量会减量的情况[1],滥用头孢西丁的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感染概率,从而令临床疗效适得其反。这应当引起临床的充分重视,通过药学干预,提高患者用药规范性。基于此,本研究将以本院妇产科87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药学干预影响妇产科头孢西丁使用合理性的情况进行讨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为(45.28±4.95)岁,体温36-38℃,平均体温为(37.52±0.19)℃;研究组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为(46.72±5.04)岁,体温36-39℃,平均体温为(37.24±0.17)℃。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头孢西丁(生产单位: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192)常规治疗,口服给药,每天3次,每次1.5g。研究组行头孢西丁治疗联合药学干预,用药方案和对照组相同,药学干预具体如下:①依照临床药学技术规范,结合患者自身病情以及医嘱,开展药学干预。若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应当从速告知主治医生,加强患者病房巡视,记录患者用药反应,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提高用药方案的规范性。②临床药师依照相关诊疗规范,干预患者头孢西丁的用药。首先,对患者头孢西丁用药指征进行评估;其次,依照患者分布病原菌状况和临床诊断结果,判断患者头孢西丁治疗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另外,应对患者头孢西丁用法用量进行评估,如果患者肾功能较差,应当依据肌酐清除率,对每次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最后,应加强临床药师的培训,使临床药师全面掌握头孢西丁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耐药发生率和感染情况等[2]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614be477301fb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和耐药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耐药发生率分别为6.98%和27.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和5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和耐药发生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耐药发生率

对照组

44

14(31.82)

25(56.82)

研究组

43

3(6.98)

12(27.91)

χ2

-

8.536

7.437

P

-

0.004

0.006

2.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平均体温,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数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

分组

例数

白细胞数

(×109/L)

平均体温

(℃)

感染率

[n(%)]

对照组

44

9063.74±195.66

37.19±0.38

9(20.45)

研究组

43

6042.94±113.47

37.08±0.48

2(4.65)

t/χ2

-

87.824

1.187

4.917

P

-

0.000

0.239

0.027

3 讨论

妇产科中应用头孢西丁较多,尽管该药物消炎作用十分显著,但是如果在未按医嘱用药的前提下,不仅会增加耐药率和感染率,还会引起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副作用,出现疱疹、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3]。因此临床应对头孢西丁的正确使用方法告知患者,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药品的了解,并对患者用药过程加强监控,防止患者出现滥用药物的现象。另外,由于患者在用药阶段,可能会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因此针对患者每天的用药反应,相关人员应加强巡查,记录患者用药反应,并结合患者病情康复状况,对患者用药正确量进行评估,同时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现象,从而保证药效充分发挥,提高患者临床康复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平均体温,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耐药发生率、白细胞数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药学干预可以令患者合理用药,减少感染现象,具备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可以减少妇产科头孢西丁不合理使用情况,实现感染率和耐药率减少,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平,李晖,吉晓春,张永江,杨海平.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A02):355-357.

[2]陆金勇.用头孢西丁钠与头孢吡肟对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105-106.

[3]刘长生,吕厚军,王晓雨,占克松.头孢西丁单药与联合奥硝唑用于急性阑尾炎围术期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6,35(3):189-190.

[4]吐尔逊古丽.努尔,古丽皮也木.热合曼.国家对西药政策与合理用药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8):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