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宾阳县百日咳疫情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2018-2020年宾阳县百日咳疫情监测分析

葛兰香

广西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30400

摘要 目的 了解宾阳县百日咳发病特征,为制订百日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宾阳县2018-2020年百日咳报告病例和DTaP免疫史,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宾阳县报告百日咳病例3例,年报告平均发病率0.15/10万,全部为外地报告转入本地病例,发病年龄为3-5月龄儿童,病前1月均无DTaP免疫史。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对百日咳认识不足,应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百日咳水平。

关键词 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


1982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宾阳县鲜有百日咳病例报告,最近20年,2004-2005年报告3例,2006-2017年无病例报告,2018-2019年报告3例,2020年无病例报告。为了解宾阳县百日咳流行特点,探探百日咳防控策略,为此对2018-2019年报告3例百日咳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个案及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百日咳报告的免疫史来源于广西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现场调查资料;发病就诊情况、流行病学史等信息来源于现场调查资料。

1.2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广西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病例个案信息、接种信息,查阅现场流行学调查资料,利用Excel 2003表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强度

2018-2020宾阳县共报告百日咳3例,其中2018年1例,发病率0.1/10万,2019年2例,发病率0.2/10万,2020年无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0.15/10万。

2.2 流行特征

2.2.1 发病特征 患者全部为宾州镇散居儿童,其中1月发病2例、8月1例;发病年龄为3-5月龄,其中3月龄1例,4月龄1例,5月龄1例;男性发病2例、女性1例。

2.2.2 发病与就诊 患者病后均及时到医疗卫生单位就诊,就诊单位均在3家以上,在转市级单位诊治前,先后2次以上于住地的医疗卫生单位以肺炎、支气管炎住院治疗。

2..2.3 就诊与诊断、报告 患者从发病到诊断百日咳时间间隔最短30天,最长42天,平均37天。患者在发病30天后转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诊,实验室诊断报告百日咳病例。

2..2.4 临床症状与体征 患者均有发热、痉挛性咳嗽(占100%),喉鸣、流涕、呕吐各2例(占66.67%),喷嚏1例(占33.33%),两肺听诊均可闻啰音。

2.3 流行病学史

2.3.1 病前均有外出史(占66.67%),其中3月龄及4月龄患者常到私营游泳馆游泳,5月龄患者因皮肤湿疹常到医院就诊。

2.3.2 可疑病例接触史 患者均否认有咳嗽患者接触史,其中2例患者的监护人为医务人员,其中1名为儿科医生。

2.3.3 DTaP免疫史 患者病前均未接种过1剂次DTaP,未接种原因主要是缺乏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其次因患疾病。

2.3.4 病后活动情况 患者病后除到相关医疗卫生单位、个体诊所诊治,未外出接触其他人群。

2.4 控制措施

2.4.1 严格隔离治疗患者 所有患者诊断百日咳后,独立单间病房隔离治疗,要求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隔离治疗7-10天方可出院。

2.4.2 保护易感者 开展疫点人群密切接触者排查、登记造册管理;开展0-6岁儿童百白破疫苗查漏补种:诊治医院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及院感控制;家庭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2.4.3 加强疫情监测 加强疫情监测,对疑似病例及时采样送南宁市、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在排除病例前实施严格管理。

2.4.4 开展健康宣教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控意识,提高医务人员诊断百日咳水平。

3 结论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陈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吸气有特殊“鸡鸣样”高亢声为临床特征[1]。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未经百日咳疫苗有效免疫的任何年龄组人群都可以感染,但好发于婴幼儿,密切接触者的发病率可高达80%[2]。宾阳县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对百日咳进行被动监测,2018-2020年全县共监测报告3例百日咳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提示宾阳县百日咳发病率较同期其他省发病率低[3];患者均为外地报告转入本地的病例,无一例为就诊过的所在地医疗卫生单位诊断和报告,均被误诊断为肺炎、支气管炎[4]。作为患者监护人的医护人员,每天与患者密切接触,对患儿长期出现典型百日咳临床特征也未引起足够警惕,提示基层医务人员对百日咳认识不足,无法正确诊断百日咳[5];患者均为3-5月龄儿童,病前均无百白破疫苗接种史,无同类症状患者接触史,有医院就诊史或人群聚集场所游玩史,这些特点提示感染来源可能是因接触隐性感染者,由于病例发现较迟,调查起始时间较晚,感染者来源不明;患儿未种百日咳疫苗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缺乏百白破疫苗,在疫情发生后,通过及时对适龄儿童开展百日咳疫苗查漏补种,没有续发病例发生,提示及时进行针对疫苗接种是控制百日咳疫情最经济、最有效防控措施。

百日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防控百日咳传播有重要意义。为做好宾阳县百日咳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百日咳暴发流行,应加强百日咳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公众百日咳防控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百日咳诊断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7-218. [2] 康来仪,董柏青,陈直平,等.实用传染病防治[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0:302-311.

[3] 于光清,巩夙慧. 2018-2019年桓台县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20,26(5):374-376.

[4] 黄海涛,李永城,高志刚,等.天津市2010-2015年百日咳病例临床症状与误诊的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6,31(9):791-795.

[5] 闫乐,刘利英,郭雪,等.北京市怀柔区2009-2013年百日咳疫情监测情况分析 [J]. 黑龙江医学,2014,38(7):841-84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