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朱艳梅

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省,邯郸市, 056002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研究,分析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7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运用全程护理模式,可以全方位的监测患者治疗情况,及时的解决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遇到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优化护理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全程护理模式;冠心病;糖尿病;介入治疗;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极高,患者死亡率高,为了更好的缓解患者病情,临床上通常会应用介入治疗法,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但是这种治疗手段也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因此在介入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护理模式予以优化,以便及时准确的判断患者情况,优化治疗效果。文章主要对全程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介入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印象分,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7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35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22±7.8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22±7.16)岁。所有患者中心肌梗死21例,心绞痛24例,无症状13例,其他类型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有准确清晰的判断,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方式、病史以及其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在患者介入治疗期间,了解患者的基本护理诉求,在患者有需要时及时为其提供帮助, 及时的将患者的各项情况报备给主治医师。而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全程护理,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一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对患者自身的身体状态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为其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特点,每天为患者实施1-2次健康知识效果,并做好教育效果反馈工作。二是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指导,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手册。在患者出院之后通过电话、微信以及登门拜访等方式了解患者的预后效果,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和调节,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定期安排患者复查,了解患者恢复效果。

3、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的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状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患者治疗效果。

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介入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在对患者预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具体情况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各项症状评分比较(614ad5c202682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组别

活动受限程度

心绞痛发作情况

心绞痛稳定状态

治疗满意度

实验组(n=35)

87.29±9.29

86.72±8.18

89.37±8.79

89.66±8.76

对照组(n=35)

69.23±8.19

68.27±8.22

69.23±8.41

69.11±9.01

P

<0.05

<0.05

<0.05

<0.05

表2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再狭窄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总计

实验组(n=35)

0(0.00)

2(5.71)

0(0.00)

3(8.57)

5(14.29)

对照组(n=35)

2(5.71)

5(14.29)

2(5.71)

4(11.43)

13(37.14)

P





<0.05

三、讨论

糖尿病中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居多,由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最为常见,患者患病之后,自身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干扰,而且作为慢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疾病根治难度大,必须要长期性服药预防,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长期反复治疗,使得许多患者逐渐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在治疗期间配合度相对比较低。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冠状动脉是心脏给养的重要血管,在患病之后,冠状动脉将会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可能会因此破裂出血或者是形成血栓,因此导致心脏供血严重不足,由此可能会出现心脏坏死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不仅需要做好治疗方面的工作,护理也至关重要,如果在介入治疗完成之后,患者的配合度低,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机理等依然不够了解,那么患者后期复发或者是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而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及时为患者讲解冠心病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减少各类疾病发生的概率,以上文的治疗满意度研究为例,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9.66±8.76),而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评分则为(69.11±9.01),在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时,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4.29%,而对照组则高达37.14%,整体数据差异结果显著,由此可见,全程护理模式应用的有效性。而要想使得相关护理模式更好的发挥效用,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培训,提高他们对于全程护理模式的了解度,使得他们掌握正确的护理模式应用方法,以便能够更好的发挥相关护理模式效用,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更好的优化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健康。

总之,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不仅要提高对治疗的重视度,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护理模式予以优化调整,运用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而全程护理模式在应用时就能够发挥好该效用,因此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必须要提高对该护理模式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李慧敏,吴美善,范少玲.探讨全程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16):187-189.

[2]李素琼.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145-146.

[3]金秀,李屏,曹宏玲.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05):675-677.

[4]郭艳灵.全程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5):1858-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