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换药法对毒蛇咬伤患者局部损伤护理效果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不同换药法对毒蛇咬伤患者局部损伤护理效果的观察

韦美革

柳州市中医医院 急诊医学科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换药法对毒蛇咬伤患者局部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8月开始,于2021年2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毒蛇咬伤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58例患者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庆大霉素湿敷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护理结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肿胀消退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和更换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改良换药法应用在毒蛇咬伤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改良换药法;毒蛇咬伤;局部损伤护理

引言:蛇咬伤在当前的危急重症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夏季比较多发,主要是指毒蛇把患者咬伤后并将毒液通过其毒牙注入到患者的体内,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严重中毒,从而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1]。蛇咬伤的死亡率较高,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在患者被蛇咬伤后采取及时的处理方式。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换药法对患者的局部损伤护理效果展开研究和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毒蛇咬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6岁和66岁,平均年龄为(42.35±3.0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8岁和68岁,平均年龄为(43.95±3.2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合庆大霉素湿敷法,即在清洁后对患者进行湿敷,湿敷采用庆大霉素进行,将庆大霉素滴在患者的伤口处,并采用氧化锌胶布对湿敷部位进行固定;将湿润烧伤膏湿敷在患者的伤口处,同时还需要将其敷在患者的伤口以外延伸20cm处,可以采用暴露疗法,也可以采用纱布包裹的方式[2]。每天更换一次,如果渗出比较严重可以将更换时间缩短,直到患者的肿胀症状消失。与此同时需要将患者外渗部位的肢体抬高,并观察患者的水肿改善情况。

采用改良方法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患者刚受伤的3天内尽量鼓励患者卧床休息,并在休息过程中保持关节甚至,避免局部血管和淋巴结出现粘连[3]。在三天过后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从而促进其康复速度。很多患者由于被蛇咬伤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将一些治疗成功案例向患者进行讲解,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需要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4]。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给患者讲解相关健康知识,例如蛇经常出没的环境以及遇到蛇后的应急处理。并将蛇咬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告知患者,避免患者再次出现蛇咬伤事件。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消肿开始消退以及完全消退的时间和更换纱布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需要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标准差用来进行表达计量资料,t对其进行检验;同时n(%)用来进行表达计数资料,X2对其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则说明该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开始消退时间为(1.51±0.35),对照组患者的肿胀开始消退时间为(2.75±0.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和更换次数等数据完全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和更换次数对比x±s

组别

例数

肿胀开始消退时间(d)

肿胀完全消退时间(d)

更换次数

观察组

29

1.51±0.35

3.42±0.75

5.39±0.15

对照组

29

2.75±0.38

5.17±0.32

9.83±0.42

t值


10.4596

12.3654

16.3592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被蛇咬伤后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且还会给患者留下非常大的心理阴影。而被毒蛇咬伤后需要采取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局部处理后的伤口换药来避免患者局部坏死,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在患者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手段也是非常关键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确保当前蛇咬伤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改良方法护理结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法对比常规护理结合庆大霉素湿敷法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采用改良方法护理结合清毒白炎消外敷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状态[5]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和更换次数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综上所述,将改良方法护理结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法应用在蛇咬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加速患者康复,与此同时采用的护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承受的痛苦,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变景. 刺血拔罐疗法治疗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

[2]曾凡杰. 小切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

[3]赵凯丽,唐运宽. 毒蛇咬伤的急救处理与护理研究现状[J]. 蛇志,2017,29(02):227-229.

[4]刘莎. 毒蛇(蝮蛇)咬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

[5]徐玲霞,朱卫丰,沈安,陈丽华,金晨. 毒蛇咬伤所致肿胀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0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