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PDCA 循环质量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孙薇

(武汉市普仁医院) 43008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以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PDCA循环治疗管理法实施前后的静脉用药配置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规范操作表现合计214例,实验组不规范操作表现合计24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应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明显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不规范的操作,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PDCA;循环治疗管理法;静脉药物配置


PDCA循环护理,又称“戴明循环护理”,其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方面来对护理活动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将护理工作进行系统化处理,使护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图像性,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1]。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护理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全静脉营养及普通药物等药物配置的工作机构,其要求环境必须符合国际标准,符合药物特性设计,且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相关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药学的培训[2]。如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的行为,极易引发医疗纠纷,降低临床医疗管理质量。本文对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分组,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抽选静脉用药配置次数300次,对照组以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抽选静脉用药配置次数300次。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治疗管理法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计划: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药物介绍,并明确药物性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疗程;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观察,对输液治疗进行初步了解;对药物进行三查七对,如发现可疑应立即与接诊医生取得联系;配置前与医师及护士进行交流,了解临床治疗需求。2、实施:严格按照药物查对制度管理用药,反复核对注射单、治疗单及医嘱单,注意无菌操作,谨记用药安全性;静脉药物配置顺序及时间需进行合理安排;及时回答患者疑问,药物配置完毕后,告知输液护士滴速及输液顺序,并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3、检查:科室内质控人员及时组织人员自我发现工作中的疏漏,科主任随时抽查分析检查结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借鉴好的方法来弥补不足的地方,对不达标项目分析其影响因素。4、处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建立由下向上,再由上向下的反馈系统。及时定制下一步目标,将遗留问题转化为下一循环的监控要点,为PDCA循环管理提供实际依据。

1.3 观察指标

比较PDCA循环治疗管理法实施前后两组静脉用药配置的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结果

比较PDCA循环前后静脉用药配置的情况,对照组不规范操作表现合计214例,实验组不规范操作表现合计24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PDCA循环前后静脉用药配置情况比较

不规范操作表现

对照组(n=300)

实验组(n=300)

X2

P值

配置中药篮未放置于规定区域

95

3



层流洁净台外开瓶操作

80

7



操作中针筒移出层流洁净台

19

4



带包装针筒未放置于规定区域

13

9



操作中手套被污染后未及时更换

3

0



加药完成后未再次核对并打钩确认签字

1

0



操作台更换药物品种未清场

3

1



合计

214

24

251.4044

0.000

3.讨论

近年来,作为最新提出的管理模式,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方面的有效管理措施,来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系统化管理,使其护理工作更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图像性,有效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3]。就现阶段的应用范围来看,PDCA循环管理模式已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急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应用[4]。据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能够明显的提升工作效率和操作规范率,减少配置差错,提高患者及临床科室的满意度[5]

本文研究显示,比较PDCA循环前后静脉用药配置的情况,对照组不规范操作表现合计214例,实验组不规范操作表现合计24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能有效减少配置的不规范操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应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明显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不规范的操作,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宋丽绅. 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9(10):12-13.

[2] 杜婷婷. PDCA循环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031(015):156-157.

[3] 张虹.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质量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21, 27(33):4-5.

[4] 王丹, 郑琛, 王琳,等. PDCA循环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中皀应用[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1):287-288.

[5] 陆钧, 陈丽文, 王玲玲,等. 应用PDCA循环法减少静脉配置中心不合格成品率[J]. 医药界, 2019, 00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