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测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0
/ 2


水中挥发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 测定法

李石英

连云港市灌云生态环境监测站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自然水体含酚量降低,对于人们正常用水产生的影响较小,但当水体中被排放入大量工业废水,酚类性质的化合物含量提升,就会使破环水体结构,造成污染问题。酚类水体污染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引发急性中毒、神经系统紊乱等相应症状,还会对相关渔业、农田种植等产业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水生植物、鱼类等死亡比例提升。当前,对水体中挥发酚检测方法多样,本文主要对常见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进行分析,并结合测定干扰要素的调查研究,对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总结。

关键词:干扰因素;水体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在水体检测中,对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实质上是指对挥发酚的检测,具体的技术应用包括连续流动分析、蒸馏后溴化容量以及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测定法等几种。按照炼焦、石油、医学、化学、农药生产等不同工业领域废水性质的差异,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对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构成等检测,并选择针对性的去除方法,是当前维护水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1.影响水体中挥发酚检测精度的干扰要素分析

1.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水样中的挥发酚极不稳定,尤其是低浓度的样品,易受到水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通过对不同含酚量水样的测试研究实验发现,同处于没加入固定剂状态时,水样中含有的挥发酚在24h内损失率能够达到12%左右。因此,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可靠性,需要特定的控制手段对微生物进行的氧化降解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测定单位是通过添加特定固定剂,并将水样放置在4℃温度环境中,进行保存。添加固定剂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种,其一是对水样进行酸化处理。在水样中添加适量磷酸,使水样经过酸化处理后pH值达到4.0,然后加入硫酸铜,调节水样的硫酸铜含量(1g/L);其二是进行碱化处理。在水样中添加NaOH,使其发生简化反应,让水样的pH值大于11。需要注意,碱化处理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即不适用于含有Cu2+离子的水样,因酚会受二价铜离子的氧化作用而导致浓度降低。

1.2测定样品的预蒸馏

1.2.1预蒸馏的影响

预蒸馏属于水体酚类化合物检测的重要环节,对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准确性等都有着直观的影响。挥发酚经过蒸馏处理后,会去除其中的色度以及沉淀物等方面的干扰,同时,对其他金属离子、样品浑浊状态等方面的干扰因素也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水体检测实验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蒸馏实验规定,规范操作流程。通常情况下,水样含盐量较高或是硬度较强,在预蒸馏处理过程中,水体可能会由橙红色向着绿色变化,同时,水体受温度影响,呈现出爆沸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强的干扰影响。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蒸馏液体中的酸度没有达到测定标准。针对该种情况,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添加定量的H3PO4,提升样品酸度,保证实验成果。此外,如果蒸馏过程中发现在水样中的橙色褪去,这种情况下应在蒸馏结束后,向馏出液中加一滴甲基橙。应注意,如果经由蒸馏处理后剩余的残液不是碱性,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增加H3PO4试剂的用量,直到得出精确结果。

1.2.2预蒸馏试验的注意事项

在蒸馏试验准备环节,应事先使用磷酸溶液对水样中的pH值进行调整,控制为4.0左右,保证酚类化合物能够在蒸馏过程中完全挥发出来。在实验进行阶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管理:第一,不能选择橡胶材料的实验用品作为蒸馏瓶、冷凝装置的连接管。最好选择硅胶制品,以避免橡胶制品中酚类化合物对水样测定结果的影响;第二,在蒸馏的过程中,应避免水样干涸,如果水分完全蒸干,将会导致水样中大部分干扰物质也被大量蒸出,影响水体测定数据的精确性;第三,蒸馏加热应保证稳定、均匀,避免出现突沸状况,使蒸馏液体出现浑浊、色度混淆等问题,进而污染馏出液的成分;第四,应保证蒸馏出的液体与待蒸馏水样的液体体积大体相同。酚类化合物的挥发过程较为缓慢,经试验数据分析证明,当蒸馏液与待蒸馏水样体积比为1:1时,挥发酚蒸出率为84%,当体积比达到80%时,其蒸出率会逐步增加到89%,因此,为提升测定数据的准确率与可靠性,应合理控制蒸出液体积与待蒸馏水样的比例。

1.3苯胺含量的影响

经过不断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水样中含有的苯胺超过1mg/L标准,会对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的挥发酚产生正干扰;当水样中苯胺类物质浓度小于1mg/L时,依据HJ503-2009技术要求直接测定。因此,在实际测定工作中,当水体中的苯胺浓度过高时,需要事先对水样进行处理后进行具体的检测。如果苯胺浓度值处于1mg/L-10mg/L区间时,测定人员可以选择加入适量的盐酸,对pH值进行调整,然后进行蒸馏处理,再进行检测;还可以将pH值调整至偏碱性,然后萃取苯胺,再将水样酸碱值调节至酸性,进行检测。

2.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水体中挥发酚主要来源于医学、石油、农药、油漆生产等产业排放的工业废水,检测方法包括连续流动测定、溴化容量法、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等。其中,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酚方法。如果水体中挥发酚实际浓度检测数据在0.001mg/L-0.04mg/L之间,按照HJ503-2009测定方法,应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浓度在0.04mg/L-2.50mg/L之间时,则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对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在具体检验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挥发酚具有的显色特征,做好试剂的添加管理。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在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饮用水等不同性质项目检测中的适用标准存在差异,其中地表与地下水、饮用水通常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检出限设定为0.0003mg/L;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较为严重的水体宜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检出限设定为0.01mg/L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应先添加缓冲溶液,观察水样变化,无异常后,匀速添加4-APP试剂,最后加入铁氰化钾。因为4-APP和水体中酚的实验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样中添加缓冲溶液后,使溶液呈碱性特征,pH值处于9.8-10.2区间内。缓冲溶液可以保证水样的稳定性,确保水样在添加不同化学试剂后,更显著、直观的出现显色变化;第二阶段,按照实验要求加入4-APP试剂后,在水中与酚发生缩合反应;第三阶段,添加铁氰化钾,以氧化成橙红色安替比林染料。需要注意,如打乱添加顺序将会导致部分4-APP缩合成安替比林红,会对测定结果的精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按照实验顺序规范进行添加,并通过匀速摇晃使容量瓶中的水样混合均匀,降低吸光度测量误差。

结语:在水体挥发酚化合物检测的过程中,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是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具有精密度高、测定准确的优势。为保证水体质量检测的可靠性与科学性,相关技术人员应在规范样品采集、保存、预蒸馏、萃取、分析设备操作等环节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按照实验要求合理添加4-APP、铁氰化钾等试剂,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干扰因素,提升测定工作的整体质效。


参考文献:

[1]李永亮,李健,邵茂华.地表水中挥发酚测定影响因素分析[J].青海环境,2019(2):90-92.